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习惯的危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习惯的危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习惯效应;心理定势;心向

一、引言

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会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吗?相信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就给出否定的答案。可是,在有些条件下,我们的知识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甚至会让我们走入思维误区,无法解决一个原本简单的问题。下面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次,爱迪生让他的助手——一位数学系的高材生测量一个鸭梨形的玻璃器皿的容积。他吩咐完了之后,就去做别的工作去了。过了很长的时间,这位助手也没有告诉他结果如何。爱迪生觉得很奇怪,过来一看,助手还在忙活:他按常规的方法,对这个器皿的长宽高等进行反复测量,还在纸上画了许多图,写满了高等数学中计算体积的各种公式。但由于这个玻璃器皿形状太奇怪,所以他折腾了半天,还是没有计算出它的容积来。爱迪生见此情形,笑着拿起那个玻璃器皿,把它装满水,然后把水倒入量杯中。他告诉助手:“看看它的刻度,那就是这个器皿的容积。”他的助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这是心理学中一种被称为“心理定势”的现象在作怪。由于这位助手受过严格的数学训练,所以接受任务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高等数学中各种高深的数学公式,却想不到用简单到小学生都会用的测量方法。

心理定势(psychologically set)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这个概念最早由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缪勒(G.E.Muller)和舒曼(F.Schumann)在1899年概括重量错觉实验时提出,他们采用了“心向”(Einstellung)这个术语,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盲目的习惯效应”(the blinding effects of habit)(Luchins,1950)。心理定势使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倾向习性,并影响问题是否顺利解决。心理学家卢金斯(Luchins)等人在1942年对这种奇妙的心理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

二、实验介绍

1.实验目的

考查先前学习的解决问题方法对后续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特别是能否用更简单的方法解决后续问题,以揭示心理定势的影响。

2.实验过程

为了考察先前学习方法对后续问题解决的影响,心理学家卢金斯进行了水罐实验。他给被试提出了一系列与装有不同水量的水罐有关的数学问题。要求被试用这些水罐作为量具,其任务是最后量取出一定量的水。例如,如果水罐A可盛18升水,水罐B可盛43升水,水罐C可盛10升水,那么该如何量取5升水呢?答案是在水罐B中盛43升水,从其中倒出一些水盛满水罐A,接着用水罐B中的水盛C两次,最后水罐B中盛的水就是5升,即B-A-2C规则(从水罐B中倒出足够的水盛满水罐A,然后再盛满水罐C两次;也即43-18-(2×10)=5)。经过一系列这样规则的问题,将被试不断训练,熟悉B-A-2C规则,他们开始认为解决问题都是同一个规则。以下实验任务1到8都遵循同样的规则,但是6到8题也可以根据更简单的规则A+C或A-C实现(见表1)。

表1 定势作用例题

实验分两组,实验组需要完成1到8题,而控制组只需要完成6到8题。

3.实验结果

由于受到B-A-2C规则的影响,经过练习的被试(实验组)比没有经过练习的被试(控制组)在解决第6、7、8个任务时表现更差,具体结果见表2。因为他们只要用A+C或A-C的规则就很容易解决问题,轻易就能量取出所要求的水量。不仅如此,由于受到先前定势的影响,当问题可以用两种规则(B-A-2C规则和A+C或A-C规则)来解决时,被试仍是选用复杂的规则而不寻找简单的规则。例如,第6个用两种规则都可以做到,很多被试却并没有注意到。实验结果说明了心向的影响。先学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不断强化后,容易导致被试盲目使用的倾向,甚至可能忽视更简单的方法。而且,那些学过规则的人们在解决例4问题时比那些没有学过的被试所用的时间更长,这体现了心向定势思维的不利之处。

表2 定势对问题解决影响的实验结果

三、实验应用

两个实验都展示了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的阻碍。但心理定势也有其积极意义,体现在能够加快常规问题的解决。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存在大量不需要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实际问题。只要按照已有的解决方案按部就班进行就可以顺利解决。当个体对解决问题的方案已经熟练掌握,就会形成很强的心理定势,很快进入问题解决的过程,并且也能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解决这类问题时,经过大量训练、拥有大量知识的熟手就比没有经过训练的新手具有更大的优势,这个优势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功于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虽然在解决常规问题时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需要创造性解决方案时,心理定势的危害就暴露无遗了。它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变得机械化,不具备灵活性,往往会使人走入思维的困境。

打破心理定势的方法之一就是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思维路径、不同的思维角度、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关系出发来思考问题,以求得解决问题的种种可能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心理学家吉尔福特(Guilford)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主要成分,并设计了发散生成测验。这个测验通过测量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来衡量创造性高低。其中变通性(flexibility)指的是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范围越大、维度越多,变通性就越强。创造力强的人其思维的变通性较强,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如何在日常学习中培养这种优秀的思维品质呢?以数学为例,一题多解就是变通性的最好体现。有位学生说,他们的数学老师常常要求他们做完一道题后再体会一下,想想有没有别的解法,然后再综合比较一下孰优孰劣。但他认为这样做会浪费许多时间,一天也就做不了几道题目,所以没有采纳老师的建议。然而,由于他做完一道题后不注意重去思考,没有开拓新的思路,结果在考试碰到难题时很容易卡壳,所选用方法也常常不够简捷,以至数学考试成绩不太理想。

事实证明,上述数学教师的要求是正确的。很多学生总认为对于一道题找到一种解法就够了,为什么还费功夫去找另一种?殊不知,对于一道题,如果训练运用多种解法,则会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技巧,使学生在碰到数学难题,当一种解法无法再继续前进时,能够灵活地转换另一种方法;遇到问题能够采用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根据吉尔福特创造性思维理论的语言来说,就是具有了良好的“变通性”。因此,这位数学教师一题多解的要求其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由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心理定势在解决常规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很多情况下会阻碍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当注意分析问题的性质,一方面要善于利用心理定势,提高常规问题的解决速度,另一方面要避免心理定势的危害,提高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成功机率。

(选自董奇、边玉芳教授主编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书系》之《教育心理学》)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北京,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