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智能“副驾”大比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专业的车载信息终端和作为业余选手的移动终端各有所长,并逐渐融合,共同推进汽车业的智能化升级。
1885年,德国人卡尔·佛里特立奇·奔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马车式三轮汽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获得汽车发明专利,这一天也被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100多年过去了,科技进步推动汽车的机械性能不断改良。今后,除了新能源之外,智能化将成为汽车业的主要卖点。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汽车领域内超过90%的创新都与智能化相关。未来,从信息查询到信息管理,从休闲娱乐到在线办公,智能车载信息系统有望成为汽车的“副驾”,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目前,在汽车智能化的道路上有两大阵营。专业的车载信息终端从车载导航进化而来,它能够与车辆本身更好地融合,但专业化也决定了收费较高,面临着用户接受程度不高的难题;手机等移动终端作为业余选手,虽然在专业性上无法与前者媲美,但使用更为方便,也更易于与产业链的其他部分结合。可以预见,随着双方的竞争与共同发展,业余选手将对专业终端形成有益补充,并通过多屏互动等方式与专业终端融合,共同推进汽车业的智能化升级。
车载信息终端:专业版的困惑
汽车的智能化需要车载终端作为支撑,而车载终端从车载导航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的智能化也是车载导航的智能化过程。车载导航的发展历程与手机类似,在经历了“新鲜事物、高端定位、价格昂贵”和“产品普及、价格下降、利润降低”两个阶段之后,进入了挖掘产品附加值、挖掘新增长点的阶段。
目前车载信息终端发展还很不成熟,商业模式尚不清晰,但车载导航的各个参与者都开始了布局。整车厂商有先天优势,相关系统相继被推出,通用汽车有On-Star、丰田汽车有G-Book、一汽集团也有了D-Partner。GPS导航地图数据服务提供商四维图新在2012年6月与丰田汽车成立合资公司,提供车载导航地图信息传输服务以及车辆远程综合信息服务。好帮手、路畅等车载导航终端制造厂商也开始向车载信息服务商转型,提供夜间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和实时路况等服务。
服务的专业化决定了这种形式的车载信息终端不仅成本高,收费也高。以通用汽车的On-Star为例,服务免费试用期为一年,若想续订,则根据服务内容多寡,分为尊享套餐、畅行套餐等五个级别,价格从480-1580元/年不等。而最低档次的关怀套餐只包括碰撞自动求助系统、紧急救援系统、安全保障系统三部分。因此,目前On-Star系统的续费比例很低。赛迪顾问卫星导航事业部总经理王平在接受《新财富》采访时解释了其中的原委,“On-Star最能发挥作用是在车辆发生意外时,而这种概率非常小。因此,用户会觉得每年1000多元的费用很不值”。
收费高导致了用户少,而用户数量少又反过来制约了其他业务的发展,缺乏新的创收途径也让收费居高不下。例如,基于位置服务的商户查询、预定等都需要较大的用户规模作为支撑,用户少便缺少了与商家谈判的砝码。因此,如何扩大用户规模是绕不开的难题。改变向用户收费的模式或是根本,有多种模式可供参考。比如,向汽车厂商出售车辆使用信息,帮助其建立数据库,完善售后服务,为技术改进提供数据支撑。或者是与保险公司合作—对汽车信息的管理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对事故进行认定也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
除了高收费,从车载导航到专业的车载信息系统的过渡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对于车载终端,用户的使用习惯、操作习惯都与手持终端有很大不同,但目前前者的应用程序多是从其他终端移植而来,缺少为车载终端开发的专属应用。另外,车载信息终端的网络接入很大程度上还借助于手机,上网速度以及流量限制影响了许多应用的使用体验,这也是目前制约智能车载信息终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移动终端:业余选手来势汹汹
相较专业版的困惑,作为智能汽车领域的业余选手,移动终端凭借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优势,反而更为来势汹汹。易观国际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一季度,中国手机地图导航用户规模已达到2.03亿。谷歌、百度等互联网企业,诺基亚、三星等终端制造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电信运营商纷纷加入竞争队伍。现在,连苹果也欲分一杯羹。
在2012年6月举行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宣布在即将推出的iOS6系统中将抛弃谷歌地图,推出自有地图应用,可提供卫星3D实景视图以及3D建模视图。其中,3D实景地图支持手势缩放和旋转,可以从不同角度鸟瞰城市全景,也可放大到单一建筑360度旋转浏览。此外,苹果地图还将支持Siri语音控制,并可提供交通流量实时监测,支持分段导航,拥有100万家商家信息。
其中,Siri的新功能Siri Eyes Free Mode(免视模式)有可能成为智能汽车领域的颠覆者。通用、丰田、克莱斯勒、本田、奔驰、奥迪、宝马和捷豹路虎都计划整合Siri语音控制功能,在方向盘上安装按钮,点击按钮便可与Siri对话,实现打电话、发短信、路线导航、搜索等功能。在中国市场,苹果因为不具备从事导航地图测绘与服务的有关资质,因此选择了与高德软件合作的方式。苹果也已经推出了支持中文的Siri的测试版本,并计划于2012年秋季推出正式版本。
其实,苹果在该领域的布局早已拉开。其曾先后收购了地图API公司Placebase、两家专门制作3D地图的公司Poly9和C3,并申请了多项相关专利。2011年秋,苹果还在新的iPhone软件中推出了自己的地理编码器,以代替谷歌的产品。苹果与谷歌的分道扬镳,不仅因为iOS与安卓的竞争关系,还因为自家的地图产品将更有利于产业链的延伸,例如与刚推出的地理围栏服务Passbook的结合,通过定位向用户推送优惠券等信息。
以地图为基础,百度也一直在积极布局。2012年4月,百度地图推出免费导航功能,支持离线使用,可按城市下载地图包,并可以通过收藏功能实现电脑与手机的信息同步。2012年7月,百度地图宣布将为车联网行业提供量身定制的API服务,专注于新终端。开放API后,百度地图将能以“出行服务”为中心,为驾车、乘车人员提供各种相关服务,包括兴趣搜索、驾车路径查询等。而签约了百度推广的企业,可在百度地图上获得标注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的权利,这也是百度把地图业务和其他业务资源整合的一种尝试。
虽然优势突出,但是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导航这一核心功能上,仍无法与专业设备媲美。易观国际分析师尹兴隆在接受《新财富》采访时表示,手机等移动终端只是专业终端的临时、而非永久替代品。首先从屏幕的物理特征来看,手机的清晰度比不上专业终端。其次,专业终端的GPS卫星信号接收芯片的接收能力更强、灵敏度更高。最后,手机的电池容量、运算速度都会影响导航的质量,接电话也会对导航过程带来影响。
不只是导航功能,专业终端还拥有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配置或服务,例如On-Star系统在汽车车体上安装了几百个感应器,相当于为汽车的全身安装了像人一样的神经系统,这是手机等移动终端无法实现的。总体而言,手机等移动终端无法完全替代专业终端的作用,但它们使用方便、成本低,且拥有大量的用户群,在产业链的衔接上也更为便利。未来,它们将对专业的车载信息终端形成有益的补充,并逐渐融合,共同推进汽车业的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