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街城市的灵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街城市的灵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街是承上启下的文化链条,不仅是民俗的载体,更是历史的延续

一座城市最能表现文化的是建筑,最能展现市井风俗的是老街。老街是城市文明延续的载体,人文市井的再现,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北京前门大街,上海新天地,天津津门,成都宽窄巷子是当今中国城市老街修旧如旧的代表,在“老”字上做文章,在特色上下功夫,赚足人气,获足美誉,着实成为城市建设的标杆。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有着属于本地文化的细胞,在保护和传承上都有独特的想法。从上述四城打造的老街中,可以清晰地瞥见地域文化对城市文明发挥的决定作用。

古老与现代的对接

北京的街道,风格多样,有着难以想象的包容力。长安街是北京人心目中的现代北京,宽阔大气,数不清的高楼大厦,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商业味浓重的王府井是外地游客眼中的北京,既有北京的传统韵味,又融合了西式的生活方式。而历史悠久的前门大街,历经繁华却不事张扬,是老北京永远的记忆,也是世人心中永远的北京印象。

前门大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正阳门箭楼,南至天坛路,与天桥南大街相连。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前门大街阅历无数,见证了时事兴衰和古城周而复始的繁华。

早在元朝,前门大街就有了雏形。至明朝中叶,商业的发展使前门大街真正成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到了清代,大街两侧陆续形成了许多专业集市,如鲜鱼市、肉市、果子市、布市、草市、猪市、粮食市、珠宝市、瓜子市等。附近胡同内随之出现许多工匠作坊、货栈、车马店、旅店、会馆以及庆乐、三庆、华乐等戏园。

如今的前门大街,一场规模浩大的改造工程已经完成,名曰“前门复兴”。现在的前门大街,淡化了交通功能,成为一条保持现状宽度的步行街。老北京人记忆深处的有轨电车将重新出现在这里,同时,大街北端还将建正阳桥、五牌楼,与正阳门箭楼形成一组标志性建筑群。耳熟能详的老字号重新汇聚在这条北京城的灵魂道路上,向世人展示中华老字号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前门大街历久弥新的历史风貌。

与前门大街的复兴相比,成都的宽窄巷子则是原汁原味的川西浮世绘。

成都是一座市井而慵懒的城市,从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人,智慧而吃苦耐劳,但几乎无一例外地怀揣着浓浓的乡情,即使走到天涯海角,还是深深眷恋着自己的家乡。宽巷子和窄巷子,无疑是这份牵挂中最特别、最浓郁的风景。

老墙、门洞、栓马柱、古树、青石板路,从这些保存下来的街道格局中,可以感受到成都原住民的生存状态,成都人特有的休闲散漫生活。进入改造后的四合院内喝茶,俨然是一种享受,一株树,一盆花,一座假山,一片屏风,一只石缸、一汪池水,四四方方的天井处处散发浓浓的成都老院子的雅趣。

院落修旧如旧,酒吧、茶坊、私房菜馆、会所、客栈、特色小店、花车遍及小巷。子非、花间、宽度、宽坐、白夜、香积厨、天趣、三块砖等店招无不透出宽窄巷子的文化底蕴。

充满老成都习俗的宽窄巷子已成为旅游者自由出入的汇聚地。络绎不绝的中外背包客,翻译,摄影爱好者,画家,穿梭于小巷,喝酒聊天。

宽窄巷子对于成都人来讲除了怀旧之外,还是重要的社交场所,有着“第一会客厅”雅号。这是由三条老街组成的片区,每条街道都有不同的生活基调,闲生活、慢生活、新生活,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所需。

上海新天地的石库门中透出的是一种十足的海派文化。新天地是最早打造的城市老街,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为基础,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结合起来,成为领略上海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场所。

石库门住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由于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作门框,这种建筑故称“石库门”。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十九世纪末期,上海洋场风情的现代生活,把传统庭院式大家庭的生活模式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

石库门从此成为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通常被认为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把石库门“整旧如旧”的新天地已成为上海最时尚的渊薮,也成为新天地区别于其他城市老街的标志。

城市文明的传承

老字号是老街的灵魂,是历史积淀的精髓,是城市的记忆符号。手工作坊的独门绝技已成为老街的金字招牌,是老街衔接传统文化和城市文明的基因。

前门大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大街上一个个如雷贯耳的老字号商铺了。乾隆爷吃烧麦的都一处,咸丰朝的便宜坊烤鸭,同治年间的全聚德烤鸭,光绪时期的致美斋馄饨、九龙斋酸梅汤、六必居酱菜、正明斋糕点,以及民国时期搬迁至此的月盛斋烧羊肉……前门大街留下了无数人的美味记忆。

百年老店都一处烧麦馆始建于乾隆三年(1738年),相传名号是由乾隆皇帝起的。专卖烧羊肉的月盛斋于1775年开业,老北京人代代唱着描写月盛斋美味羊肉的歌谣长大。

六必居创办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店堂横匾“六必居”三个大字据说是明朝大奸臣、书法家严嵩书写,关于这个名字典故的解释有许多。有的说六必居是六个人合伙开的买卖,托人求严嵩写牌匾,严嵩认为六人“六心”不好,所以在“心”字上加上了一撇成了“六必”。

还有一种解释是,最初六必居是个酒锅坊。“六必”被解释为酿酒的六件事:“忝稻必齐,曲蘖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另外一种常见的说法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茶之外,店铺卖其中六样日常生活必需用品,所以叫“六必居”。

天津的“津门故里”更是老字号的天下,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风筝魏、果仁张等都是响当当的老字号,在文化街处处可见这些充满传统特色的老字号的店招和产品。老街民俗记忆横贯老街始终,曲折跌宕、充满古巷幽深的意境是老街的主调。以天后宫为中心的古文化街,南口的牌楼上高悬“津门故里”大匾,标志着这一带是800多年前的居民聚落点。

漫步这条古街道,总要情不自禁地寻觅历史的踪迹,体会一下古味、中国味、天津味和文化味,而且非寻不能出情趣,“故里寻踪”一名由此而来。

古文化街的南、北口,各有一座大牌楼,古街以两排楼之间为原始中心区域而逐渐扩展。六七百年里,这里始终是商业繁华地段,常使人产生思古幽情。北口的楼匾写有“沽上艺苑”四字,寓示着这里的街貌、店铺、商品,带有浓郁的艺术气息。

挖掘整理并光大老字号的传统手工艺,已经成为老街的主打项目。老字号是承上启下的文化链条,不仅是民俗的载体,更是历史的延续。从这个层面上讲,老街复兴的意义不单单在于一个街道的整理翻修,一个旅游片区的再造,而是保留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古老文明的重要信号,亦是古老城市文明的鲜活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