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战略理论的逻辑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战略理论的逻辑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自从战略管理理论正式形成以来,对它批评、批判的声音从没间断过,笔者认为,导致人们走进战略理论迷途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没有准确地理解战略理论本身,而不是西方战略体系本身的问题。

关键词:战略理论 内在逻辑

毫无疑问,当代的战略管理理论备受中外学者和企业家关注,但自从战略管理理论于1960年代正式形成以来,对它批评、批判的声音从没间断过,尤其以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研究战略管理理论的著名学者亨利•明茨伯格为代表。今天,似乎人人都知道战略,但似乎又不真正懂得战略。甚至有人认为战略是“形而上”的,虚无缥缈的东西,尽管人们知道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很重要。因而人们越发批判流行的战略理论,如“核心能力论”、“竞争优势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等。

笔者认为,导致人们走进战略理论迷途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没有准确地理解战略理论本身,而不是西方战略体系本身的问题。

战略理论的根本问题

先从理解战略的定义来准确地理解战略理论。

尽管研究战略理论的学者和企业家对企业战略定义的理解存在偏差,但他们基本上认同:企业战略是指基于企业综合实力(资源、能力和名声)和所处环境的判断,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统筹安排。因而可以说,企业战略本质上是一种统筹安排,是一种逻辑认知。那么战略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做什么”,而不是“执行”。当然,“执行”对战略很重要,这是无庸置疑的。但问题是“执行”归属于管理理论,它是“管理”的根本问题,因为管理是指有效地整合组织的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由此可推断,管理是在战略已经给企业谋划其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有效地整合组织的资源(执行),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我们就有理由怀疑“战略就是执行力”这个论断。

上述是从“物"的层面,而不是人的层面理解战略的根本问题。我们认为,从人的主要层面―战略决策能力是理解战略的根本问题―“做什么”的关键。企业的决策能力主要是企业管理高层的战略决策能力,联想、海尔、万科等企业十几年长盛不衰而持续发展,这和管理高层的战略决策抉择是不可分的。

战略理论的一般内在逻辑

翻阅经典的《战略管理》教科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基本上是以“做什么+如何做+由谁做”作为文章的逻辑构架,而这也符合人们的一般思维逻辑,被大多数人们所认同。但从这战略实践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战略的一般逻辑应是“谁来做+做什么+如何做”。这也是《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用严格的标准筛选世界500强后而留下的11家企业在实践活动中所遵循的思维和行为逻辑。我们不难理解实践中的企业往往是在有了战略主体之后,才有了战略决策的产生,也就是说先有人后有“物”。从小企业来说,往往是有了创业主体才能有创业决策,然后才能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从大企业来说,往往是有了股东、董事会,才能有其发展的决策。然后,才是企业在确定其前行的方向后,再确定“由谁做”和 “如何做”的问题。

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实践中的战略往往是战略决策者依据其积累多年的经验而对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外部环境有了大概的判断之后,按自身习惯的方式或按组织的惯例而进行的,这里面的逻辑和上述的逻辑是一致的。

神州数码总裁郭为介绍企业能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发展到中国IT 行业的一个有名企业的关键是:企业通过了“情感关”、“战略关”和“管理关”。当初,在2000年联想一分为二后,被分拆到神州数码的员工和高层管理者包括郭为在情感上都十分痛苦。此时郭为首先安抚其部下,稳定人心,也就是先解决好“做什么”的主体问题―“由谁做”,然后确定向IT 行业服务的战略方向―“做什么”的问题,之后就几乎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即“如何做”的问题。正是该企业按照“谁来做+做什么+如何做”的行为逻辑做事,才使神州数码取得一个阶段上的成功,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战略理论和管理理论是密不可分的,郭为才会如此强调其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战略确定“做什么”和管理的“执行”。这也启迪我们应把战略理论和管理理论有力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走出战略理论的迷途,而实践也证明战略和管理理论是密不可分的。

对战略理论的根本问题和战略的一般内在逻辑的正确理解,有利于人们走出战略理论迷途。

应明白战略理论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它有其产生的理论背景。因而,在运用战略理论的时候,应尽力弄明白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同时要理解我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回归自己的文化背景,修养自己。

我们学习战略理论应是学习理论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而不是理论本身。而这就需要战略主体在实践中感悟、总结,而不应把自己禁锢在教条的迷途中。

参考文献:

1.亨利•明茨伯格.战略历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周三多,邹统钎.战略管理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