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许渊冲“三美论”视角下的壮族嘹歌翻译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许渊冲“三美论”视角下的壮族嘹歌翻译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壮族嘹歌是广西原生态民歌的典型代表,具有浓厚的民族、地域、文化特征。《壮族嘹歌》英文版的问世,将富有民族特色的嘹歌展现给世界,为世界了解广西壮族文化搭建起一座桥梁。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美论”在翻译界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以诗歌翻译“三美论”为基本原则对嘹歌英译进行分析,探讨民歌翻译的问题。

关键词:民歌 壮族嘹歌 “三美”论 翻译

一、前言

鲁迅先生曾在1934年4月19日《致陈烟桥》中提到:“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 这段话后来被引申成文艺界这样一条重要原则,“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民族的指的是属于某个民族独特的、具有民族个性与民族精神价值以及风俗习惯、道德信仰等民族文化的显性表现,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特征。世界的指的是某种艺术品蕴含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是人类所共有的,得到全世界的热爱与欣赏。广西素有“歌海”之誉,其民歌内容丰富、艺术特色鲜明,反映出广西各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及文化艺术水平。作为广西壮族原生态民歌代表的壮族嘹歌,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是民族的,就越应该推广到世界去,因此,对壮族嘹歌翻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壮族嘹歌及其英译简介

壮族嘹歌主要分布在广西右江、红水河、邕江流域,其中心在平果县,是壮族歌谣文化的经典,由民间口头传唱和手抄歌书等方式流传于世。嘹歌内容丰富,以壮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为背景,缘事而发,有感而歌,众口传唱,反映了壮乡风土人情、民俗历史,是壮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壮族嘹歌》英文版以《平果壮族嘹歌》为蓝本、基于现代壮文拼音进行英译,包括《三月歌》、《日歌》、《行路歌》、《建房歌》和《贼歌》五部民间长诗。其英译者是广西百色学院翻译团队,他们熟悉壮语文化,具备较高的翻译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嘹歌英文版的问世,是中国原生态民歌原语翻译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壮文化在国际上的交流与传播,填补了广西传统民间歌谣英译的空白,被誉为是“一座沟通英壮文化的桥梁”。(吴俊,卢澄,2012)

三、诗歌翻译“三美论”原则与壮族嘹歌的翻译

(一)诗歌翻译“三美”原则

我国诗词翻译领域专家许渊冲曾提出诗歌翻译的“三美” 原则,他认为译诗“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许渊冲,2006)。在诗词中的“三美”,第一位是意美,其次是音美,最后是形美;译者在翻译诗词的时候,不仅要完整地表达原诗的意美,最好还应该将音美进行完美地展现,并在这个基础上将形美也进行相应的传达,使“三美”原则在翻译中得到充分体现。许先生非常强调“意美”的重要性,同时认为“三美”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押韵的‘音美’和整齐的‘形美’是必要条件,而‘意美’却既是必需条件,又是充分条件”(许渊冲,2006)。“三美”原则对诗歌翻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在壮族嘹歌的英译中多有体现。

(二)嘹歌的特点与英译原则

嘹歌充满着浓厚的壮族文化特色,具有以下特点:(1)嘹歌取材于壮民族的日常生活,歌唱他们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以抒情为主。(2)语言独具艺术性。喜用排比、对仗、反复等修辞手法,从头到尾都用五言四句的形式,有古代歌谣的风格,但并不艰深晦涩,而是朗朗上口,并以押脚韵为主,歌唱起来悠扬悦耳。正因为嘹歌有如此的民族文化特征,因此,嘹歌英译极具挑战性,因为英壮文化在语法习惯、句法结构、修辞格律上具有很大差异。嘹歌的译者指出:嘹歌英文版的定位是:(1)传播壮民族传统文化的桥梁;(2)文学翻译;(3)文化翻译。目标是:让世界人民了解嘹歌的意、形、音美,让壮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世界文化之林。(周艳鲜,2012)

译者在强调嘹歌翻译目标时,也道出了嘹歌在意、形、音三方面具有动人之处。总的来说是一个美字:嘹歌的意境美、音韵美、形式美;三方之美的最核心则是“情”字。

嘹歌的意境美。嘹歌内容丰富,涉及劳动、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充分展现了壮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核心主题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情’字……嘹歌,为爱情而歌,是爱情的赞歌。”(蓝阳春,2005) 嘹歌采用丰富的意象,如自然界的花草植物、昆虫动物、日月星辰来表情达意,以歌言志。嘹歌词汇丰富,表达细腻,能以区区几句创造优美的意境,表达丰富的情感和完整的事件。译者“巧妙运用意象保留、移植、转换、浅化、省略、增加等意象翻译手段传递原文的意境,力求保留嘹歌的语言风格与本土文化特色,再现嘹歌的意境美”(周艳鲜,2012)。

嘹歌的音韵美。嘹歌诗体为五言四句,属于古体歌类,以押腰脚韵为主,辅以头脚韵、脚脚韵。“其韵点呈现着一种互相打绞、犬牙交错的状况,使句与句之间、行与行之间、节与节(也即首与首)之间形成了一种环环扣紧、循环往复的‘滚雪球式’的不断延伸推进、没有尽头结尾的节奏感极强的韵律‘套路’,加上语言的朗朗上口,就使其唱者一旦进入了这个‘套路’,便会身不由自主流连忘返,唱得忘乎所以,通宵达旦。” (蓝阳春,2005)嘹歌的韵律特点是其翻译上的挑战。嘹歌的翻译不仅是文本翻译,歌重要的是唱出来。译者遵循了诗歌翻译的忠实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成功地嘹歌独特的音韵美进行了传递。壮族歌手唱着嘹歌去海外演出并取得了成功,将壮族民歌文化之美带向世界。外国友人称赞道:“用英文唱出来的嘹歌,就像英语情诗一样,我们一下子就能明白歌中表达的美丽爱情与快乐生活。” (莫璇,2012)

嘹歌的形式美。由于嘹歌在形式上具有五言四句的特点,译者采用异化策略保留嘹歌的视觉形式美,具体翻译方法是:“注意译文诗行‘宁短勿长’的原则,一是保留每节诗四句,二是音节或单词数尽量控制在5-8个,保持每诗行长短基本一致”。(周艳鲜,2012)对于嘹歌中经常出现的反复、排比、对仗等修辞方式,译者也主要通过直译的方式对原文进行保留。

(三)嘹歌英译评介

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看“三美”原则在嘹歌英译中的运用。如下例:

在那眯眯笑 So lovely you smile, as if,

像彩蝶恋花 A butterfly over flower and leaf.

两眼轻轻眨 Slightly you are blinking,

真是够风流 Showing in full you’re so charming.

在那眯眯笑 So lovely you smile, as if,

像彩蝶恋花 A butterfly over flower and leaf.

嘴说眼凝视 You speak and stare at me,

十分有诚意 With earnest love I can see.

以上歌词以蝴蝶为喻,细腻传神地描绘了青年男女间含情脉脉、相互恋慕之情。该喻体生动贴切,又委婉含蓄,译文保留了原诗歌“蝶恋花”的意象,传递了原文的意境美。就韵律而言,译者运用尾韵押韵的方式再现原诗的“音美”。在翻译“像彩蝶恋花”一句,译者采用增译法,加添了“leaf”一词,并将风流一词译为“charming” ,使之与“blinking”押韵,使译文呈现“aabbaacc”的韵律规则。此外,译者巧妙运用头韵使译文具有音乐性,呈现更多美感,如第一句的“so”和第四句的“showing”。

再看以下例子:

男 今天真吉利 What a lucky day,

见喜鹊鼓翅 Magpie its wings to display,

见鳄鱼呼风 The Crocodile summon the wind,

见新人出门 And new couples go out to play.

女 今天真吉利 What a lucky day,

见喜鹊鼓翅 Magpie its wings to display,

见鳄鱼呼风 The Crocodile the wind does summon up,

见春风扑面 Spring breeze caresses on my face.

男 今天是吉日 Today is a lucky day,

见画眉欢歌 Mavis are merrily singing,

见了哥讲话 Cattle egrets are calling there,

见友人出游 People are all out playing.

女 今天是吉日 Today is a lucky day,

见画眉欢歌 Mavis are merrily singing,

见了哥讲话 Cattle egrets are calling there,

见友人出游 People are all out playing.

以上例子选自《三月歌》中的《相逢》部分。《三月歌》是嘹歌中十分重要的长歌,描写了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时节,壮族男女结伴去野外游春,他们赏鲜花、摘野菜,不亦乐乎,当春雨降临,他们又纷纷回家播种育秧,边春耕,边歌唱。原文用“喜鹊鼓翅”、“鳄鱼呼风”、“画眉欢歌”、“了哥讲话” 等意象表现青年男女在春天结伴出游的欢快心情。

喜鹊在中华文化中是喜庆的象征,据说喜鹊能够预报天气的晴雨,人们常用“出门见喜”来祝福自家的吉祥;鳄鱼对气压很敏感,下雨之前,气压变化,鳄鱼因此吼叫,古人便以鳄鱼为神兽,能呼风唤雨,古人以遇见鳄鱼呼风为吉祥之兆;画眉歌唱,鸣叫起来,婉转多变,古人称其叫声为“如意如意”,以听到画眉鸣叫为吉祥如意之兆;“了哥”即八哥,善摹人言,具有传媒的功能,遇到了哥鸣叫,更是与姻缘有关的吉兆。春在中国人眼中是生机萌发的季节,春风扑面、新人出门、友人出游,遇到吉祥鸟鸣叫、鲜花萌开、鸟语花香,好一派盎然的怀春之意,这些物象都寓意了吉祥欢乐,这种“吉祥欢歌”不仅仅是一般的欢歌,更暗示了怀春的男女那思无邪的爱情之歌。他们春游春耕,对歌谈情,情景交融。

需指出的是,译者在翻译中突出了民族传统,有意识地不顾西方文化中一些传统,如喜鹊表示喋喋不休的人,有“爱嚼舌,传播小道消息” 的内涵,并且西方人认为喜鹊会带来不吉利,如“Magpies that chatted, no omen so black(喜鹊为最坏的兆头)”。鳄鱼则代表凶猛残忍、狡猾奸诈,如“鳄鱼的眼泪”表示假慈悲的意思。尽管在西方文化中这些动物传递的意象不同,但英译中完全保留了原文的意象,传递了独特的壮族文化。

韵律方面,译文用押韵的方式体现原诗的韵律美。形式方面,男女歌手反复吟唱相同的诗行,富有节奏和韵律,表现了游春欢快的心情,译文将原文的反复和排比句式直译出来,保留了原文的特点。

四、结语

广西要在中国的发展中崛起,必然要重视本土文化的软实力,利用好广西民歌这一独特的文化名片。《壮族嘹歌》的英译,以诗歌翻译理论为指导,挑战了诗歌翻译中的难点,有效传递了嘹歌的意境美、音韵美、形式美,向世界彰显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也为其他语种的翻译提供了启示。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等学校立项科研项目 “语用翻译论框架下的广西民歌法语翻译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4LX540

参考文献

[1] 蓝阳春.《嘹歌》的特色及其在壮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壮族《嘹歌》文化研究之八[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2] 莫璇.英文唱嘹歌,老外都听懂[EB/OL]. http:///20120109/n331581804.shtml.

[3] 吴俊,卢澄.一座沟通英壮文化的桥梁――评《平果壮族嘹歌》(英文版)[J].百色学院学报,2012(2).

[4]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5] 周艳鲜.广西壮族嘹歌壮语英译策略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6] 周艳鲜.壮族嘹歌韵律英译策略研究[J].百色学院学报,2012(2).

[7] 周艳鲜,陆莲枝.平果壮族嘹歌(英文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