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戏曲声腔中的传统审美观念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戏曲声腔中的传统审美观念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以我国戏曲声腔传统审美心理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心理学、音乐史学、美学的相关视角进行分析,认为:提倡外在“感知”——亦即“感觉”与“知觉”的外在形式美,是我国戏曲艺术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审美传统。因声腔的兴衰而导致不同时期戏曲剧种的存亡已成为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的重要演变规律。我国的戏曲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声腔衍变兴衰史。

关键词:戏曲声腔;传统审美观念

中图分类号:J61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31-01

我国的戏曲艺术因自身源远流长、民族文化积淀深厚、各种流派纷呈、声腔艺术魅力独特等特征而著称于世。它集我国不同地域、族群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审美风尚等诸种因素于一体,是我国传统音乐艺术发展高度成熟的代表。“戏曲声腔”作为我国戏曲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在自身的形成、发展、传播、分布过程中,又深受特定社会条件、文化环境的制约,使声腔本身存在“多元异态”的客观发展态势。学界以往的研究以“传播论”为基础,基本形成了“四大声腔”(昆腔、高腔、梆子腔、皮黄腔)的分类标准。近年来伴随着“民族音乐学”的兴起,新观念新方法被大量引进研究领域,众多专家学者逐渐将视线投向“四大声腔”以外的各种“小戏”声腔。

从民族音乐学的视角考察,我国戏曲声腔品种的“大”“小”之分,皆与其生存流传区域的语言习惯、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心理、审美心理,以及传承过程中受外来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变异密切相关。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这些地区的文化共生系统,不同地域的文化共生系统组成了戏曲声腔品种的环境,这种文化环境间接影响了戏曲剧种本身存在时间与传播路径的长短、传播速度的快慢、受众面与影响范围的大小。因此,成为衡量某戏曲剧种“大”、“小”的重要参照标准。其中,以各地文化认同与审美心理为基础的传统音乐审美观念对我国现存的戏曲声腔影响尤为深远。

戏曲声腔属于戏剧的范畴,作为戏剧“以整体性情境,与人们的全方位心理需要相对应。整体性情境,亦是戏剧美的主要承载体,是集中体现过程性和直观性的感性形式。”在戏曲声腔中,这种整体性情境的营造不但要求演员嗓音上的各种变化以迎合观众的听觉需要,而且需要结合各种伴奏乐器的音响、以及表演者除“唱”之外的其他三要素——“念、做、打”的相应配合,对观众形成视觉、听觉效果的整体冲击,引发其内心各项审美心理活动的空前活跃,观众亦会随着声腔与戏剧情境的不断变换而产生相应的心理共鸣。此时,其他心理活动已被戏剧表演与声腔演唱的直观性、形象性所取代而退居次要地位,戏曲声腔因其与观众内心之间形成的快速、直接地碰撞而成为营造整体性情境的主要媒介。

“中国传统戏曲观众的审美心理定势,以‘感知—情感’为主体构架。他们要求获得显豁、凝练、优美的感知,并由感知直通情感。在这个非常突出的主体构架的旁侧,他们也要求便捷的理解,充分的想象,并保持疏松、灵动的注意力。”在“感知—情感”的审美主体构架中,观众对“感”与“知”——亦即“感觉”与“知觉”方面的要求较高。与“感觉”相对应的“形象”、与“知觉”相对应的“声音”,都成为我国观众在戏曲音乐综合审美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舞台上的“声音(即歌唱)”与“形象(造型、做功等)”的“显豁、凝练、优美”等审美要求,并由此引发的戏曲声腔创作、文武场表演程序的“程式化”趋势,均构成了“感知—情感”审美心理定势的实践基础。这从本质上说明了提倡外在“感知”——亦即“感觉”与“知觉”的外在形式美是我国戏曲艺术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审美传统。

我国戏曲发展史上,最早见诸史料记载的戏曲声腔当属明代中叶形成的所谓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其直接来源为南戏的各种变体。据廖奔、刘彦君合著的《中国戏曲发展史》的统计,当时除四大声腔以外的各种腔调约15种,包括杭州腔、乐平腔、徽州腔、青阳腔等,皆属于以地域命名的声腔种类。这说明后世的剧种概念由早期的地方性声腔发展而来。产生于江苏南部的昆山腔、江西东北部的弋阳腔与乐平腔在地理位置上都紧邻方言区上的“吴语区”,亦即这些声腔基本采用“吴语”结合当地的民间曲调,演绎出各自独特的音乐风格。昆山腔却于此后不久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当地的一些曲师如魏良辅诸人,创制了“水磨腔”将演唱技巧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同时将弦索类乐器加入昆山腔的伴奏。昆山腔亦因此风靡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剧种——昆剧。剧种概念肇始于此。清初戏坛的“花雅之争”,各地声腔争奇斗艳,融合了西皮二黄声腔因素的京剧在乾隆末年正式形成,风格细腻单一的“昆腔”逐渐被板式变化丰富、演唱风格多样的“皮黄腔”所取代,“皮黄腔”亦在不断融合其他声腔种类的基础上形成了影响至今的“京腔”。因声腔的兴衰而导致不同时期戏曲剧种的存亡已成为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的重要演变规律。因此,在笔者看来,我国的戏曲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声腔衍变兴衰史。

参考文献:

[1]廖奔,刘彦君著.中国戏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2]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