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教例题”到“用例题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教例题”到“用例题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学课本中的例题是数学教材的核心内容,对例题合理地分析和解读成了每位教师的基本功。教师不能单纯地教例题,而应该从学生的学出发,用例题来教,方能显现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灵动与精彩。苏教版第十册《找规律》一课,要求学生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和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找规律重点在于“找”,怎样用例题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如何设计探索过程才真实有效呢?带着思考,我进行了课堂实践与反思。

一、例题呈现

例1:下表的红框中的两个数的和是3。在表中移动这个框,可以使每次框出的两个数的和各不相同。

(1)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2)如果每次框出3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3)如果在上表中每次框出4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每次框出5个数呢?先试一试,再填写下表。

二、初次尝试

按照例题的设计,我制作了1-10的数表,让学生框一框,思考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不同的和?学生很快得出答案9个,接着每次框出3个数呢?4个?5个?学生一一动手框一框,得出答案填入表格。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观察表格得出结论:总个数-每次框的个数=平移的次数,平移的次数+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所以得出规律:总个数-每次框的个数+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在随后的练习中,学生一直用这个刚得到的规律甚至可以说是模具生搬硬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改进教学

(一)巧妙创设情境引入例题,使例题教学自然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材料必须是现实的、有挑战性的。本节课,教材对新知的处理是直接进入例题的学习,出示例题让学生进入自主研究的学习程序,我认为如果直接进入难免会让学生觉得不自然,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到达头脑兴奋激动的状态,我决定增加一个置疑的环节: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电影吧!在看电影的时候都希望和一起看电影的亲朋好友坐在一起是吗?老师这里有18张天文台的入场券,邀请你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参观天文台,请你拿三张连号的券,你想拿哪三张?

生:我想拿左边的1、2、3三张!

生:我想拿中间的三张。

师:一共有几种拿法呢?

学生皱着眉头想了会儿,有的学生说15种,有的学生说16种。

师:到底是几种呢?

学生仍然不敢肯定,急切地等着老师的答案。

师:像这样拿连号的券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这一类问题是有规律可循的,今天我们就带着疑问来学习——找规律。

师:我们研究这一类问题时都是从比较简单的情况入手,我们先来研究有10张券,取2张连号的券的情况。

说明:这个拿券的题目原本是书上练习十的第1题,教材的本意是在学生学习了新知之后进行练习巩固所用,我分析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构和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觉得完全可以用此题激趣置疑,让学生经历:提出疑问—动手操作—交流总结—解决疑问的完整过程,也是满足学生自我学习需求的过程。

(二)挖掘例题的生长点,使例题教学深入化。

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例题的功能,引导学生以原有例题为生长点,组织积极的迁移,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联系,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关系,训练学生的思维。采取步子大一点,即提出综合性较强的问题,细节问题深一点、精一点的方法,积极启发,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得到培养。

在学生进行了操作后,例题的设计是让学生把操作的结果填到例题的表格里,以便于进行规律的归纳总结。而我在这个表格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部分,设计了这样的表格:

这个表格与教材没有任何冲突,却比教材上的表格多了两个思维点:

1.进行完试一试的教学后。

师:这个表格还多了一行呢!你有办法填一填吗?

生:每次拿6张券,平移9次,得到10种不同的拿法。

生:还可以每次拿7张券,平移8次,得到9种不同的拿法。

生:多呢!可以填无数种呢!

生:不对!最多拿15张,超过15就不够拿了!

师:你的回答真好!看来并不是有无数种填法的,总张数有多少张就最多可以拿多少张!如果拿15张还能平移吗?

生:不能!只能得到1种拿法!

说明:表格最下方多出来的一行让学生自由填,引发了一次思维的撞击,让学生知道了并不是任意填法都可以的。

2.继续进行教学。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表格,为什么同样是拿2张券,上面平移了8次得到9种不同的拿法,下面却平移了13次得到14种不同的拿法?

生:因为数字不一样。

师:什么数字不一样?

生:因为上下的总张数不一样。

师:对了。大家看,上面是在总张数为10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的,而下面是在总张数15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的,所以平移的结果就不一样,这个对比提醒了你什么?

生:我们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总张数是几!

说明:这个问题虽然很简单,但在学生独立解题时却经常忽略,这个大表格把总张数不一样的例题和试一试结合了起来,挖掘出例题中能让学生更清晰看见两题区别的生长点。

三、充分准备学具探究例题,使例题教学自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第一次试教,我没有准备学具,只有一套简单的教具和PPT课件,每个学生只能看老师的演示,课件也只能按部就班地一一呈现,学生仅仅记住了这个表格,只能够在头脑中形成肤浅的结论,印象不深刻。教材的内涵应该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我重新用电子白板软件制作了课件,增强了交互性,也方便了我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同时我把例题需要用到的红方框,用透明胶片打印了50张,也设计了练习纸,让每个孩子都亲自体验了平移的过程,感知了用小红方框平移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和这个细节引发的思考。(学生操作好,填好了表格,并讨论了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是从左往右平移的。我发现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先在最左边框住了几个数,没被框住的个数就是平移的次数。

师:为什么没框住的个数就是平移的次数?

生:比如,我框住最左边两个数,这时后面还有8个数,就意味着还能往后平移8次,所以只要用总个数-每次框几个数=平移的次数。

师:你从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真了不起!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平移的次数再加1,就是一共有几种拿法。

师:为什么要加1?1在哪里呢?

生:1就是我们一开始框住的那一种拿法。

师:你们同意吗?你说得一点都不错,这一种拿法是一开始框住的一种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啊!

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知,很快找到了这一规律,可喜的是还有学生发现了直接框住最后的数,用“打头”的方法找规律,最重要的是,所有规律完全是由学生通过自己动操作得出的,他们掌握了自主探索规律的方法。

“变,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从初次的尝试到最后的确定,围绕着例题的一次次改变,充分说明了每个例题都拥有无穷无尽的潜能,我们要利用每一个有价值的改变,每一份宝贵的课程资源,站在学生的角度正确地把握例题、用活例题、创造性地使用例题,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才不是“教例题”,而是“用例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