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下讲台又何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王世建,男,(1976-),河南商丘人,梁园区张阁镇第一初级中学,中学语文一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与教法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尤其是信息化教育的广泛使用,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是一个极大的冲击,这就要求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与时俱进的转变,比如“学中做、做中学”中教和学的主角必须发生变化,真正做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 教师角色 转变 教学实效提高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我在某杂志上看到一则关于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的一则课堂实录。执教者和学生们探讨哈尔威是位什么样的船长,最后得出结论。“大家还有疑问吗?”有一个学生把手高高举起,说:“老师,我认为哈尔威船长最后不应该去死。”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我也这样认为!”“老师,我不同意!”……教师说:“下一节课,我们开个辩论会吧。”教室里一片欢呼声。
第二天,执教者推开教室门,感觉气氛与往常不同:两排桌子分开,学生相对而坐,俨然“两军对阵”。抬头看黑板,三个彩色大字“辩论会”格外醒目。教师以为“主持人”的宝座肯定给他留着,没想到一个同学捷足先登,教师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观众。接下来,在主持人的主持下,正反双方唇枪舌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争辩的结果是: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但他最终的选择并不是最佳的选择。辩论结束时,担当主持人的同学还给大家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的父亲辛辛苦苦创建了一个织布厂,生意很红火,却因为工人的一个烟头,父亲变成了一个穷光蛋。一夜之间,父亲的头发全白了。父亲万念俱灰,但并没有因此而轻生,而是选择坚强的活下来。后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父亲第二次白手起家。主持人告诫同学们: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正如反方所言,我们要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这一堂课,执教者自始至终都在台下,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别出心裁地让学生走向讲台,真正意义上调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深深感悟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按照执教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老师走下讲台又何妨?从此,我走下了讲台,和学生一起读书、思考、辩论、探究,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我的每一个学生。我知道,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是管理者,也是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那么,教师的观念如何更新?教师的角色如何转变呢?
一、走下讲台,由重知识结论的灌输者转为重学习过程的谋划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应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在于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于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变自己。”②就语文而言,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如何为学生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如何找准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并能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如何淡化“教”突出“学”,把教学过程变成“培养学习者”的过程,使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如何使班级、小组合作和个体学习各个环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达到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这都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和平等对话。在新课标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是动态的、发展的。作为指导者,教师应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作为参与者,教师应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呢?一是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及与他人友好相处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走下讲台,做培养学生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开路先锋
现代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要勇于做打破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其一,要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精神。教师要超越自我,放下权威的架子,把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敢让学生向自己挑战,使师生双方在平等的条件下交流看法,沟通分歧。其二,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多谈感受,多说想法,教师出题时多出些主观性试题,在评价时不要求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有这样,学生的主题性才会得到体现,学生才会敢想敢作。
三、走下讲台,由“倒水人”转变为“挖泉人”
长期以来“桶论”这个教育隐喻理念一直在教育界占据着一席之地。它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很高,似乎教师的知识储备一定要多于学生。然而,在当前,教师的知识储备并不一定多于学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学到教师不知道的东西。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主要是因为其阅历比较丰富,在专业知识上先走一步而已。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甚至主动向学生学习,这样才有可能走在前面。
“桶论”对教师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主要是一种量上的储备,似乎越多越好。退一步说,即使教师确实有满满一桶水,试问,这“一桶水”是什么时候的?新鲜与否?水的质量如何?教师光有满满一桶平常的水是不够的,这水还要是具有丰富营养的高质量的水。此外,“桶论”不仅没有强调教师知识储备的质量,而且没有考虑到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要求。似乎教师只要有一桶水就够了,至于他们应该如何倒这桶水,往学生碗里倒时会不会歪了,会不会溢出来等问题都不在被考虑之列。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教书匠”“倒水人”。教师不必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有时甚至要有意识的暴露自己的无知,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以使学生除去对教师的神秘感和权威感,主动担起学习的责任。
一个有自知之明、充满自信的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我这里没有一桶水倒给你们,你们都拎上自己的水桶过来,和我桶中的水相互倒,这样我们大家就能有一大盆水。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共同学习、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并不是万能的上帝,不肯定无所不知。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协调人,其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尽可能多的提供资源,营造一个积极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健康、和谐地发展。
因此,笔者赞同一些教师的说法:与其期待教师时刻有一桶水往学生的碗里倒,还不如把教师当成一个帮助学生挖掘泉水的人。学生就是一眼泉,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而教师就是引导挖掘泉水的人,使泉水喷涌而出,永不停息。教师应该从“倒水人”变成“挖泉人”,为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的终身发展出一臂之力。
基于以上种种,你准备好走下讲台了吗?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P1,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②洛克:《教育漫话》,P175,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