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冰冷的科技遇上柔软的想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冰冷的科技遇上柔软的想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全世界城市约占地球2%的面积,却消耗了75%的能源。单我们的照明、暖气和制冷系统就耗用了50%的电力……面临人口剧增、资源耗竭、气候恶化、环境污染的“城市病”,城市的未来何去何从?从手工作业城市、工业化城市,到今天电气化城市、信息化城市……城市的每一步发展都与科技密切相关。

材料二:重庆山水相依,绿地遍布,湖泊纵横,风景宜人。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也患上了“城市病”。重庆的未来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来达到人与城市、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

未来的重庆是什么样的,你想过吗?请结合实际,大胆想象,以“重庆之城,我未来的城”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科技在我身边”重庆市第三届中小学生科普征文大赛决赛试题)

阅卷启示

寻找失落的想象

陈海亮

“科技在我身边”重庆市科普征文大赛,也是创新作文大赛重庆赛区总决赛,今年是第三届了,在学生中间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这次的决赛,反映出一个很大的问题,孩子普遍缺乏想象力,很多文章给阅卷老师的感受是“似曾相识”。一个机器人、两个机器人,十几个、几十个全是机器人,就像一连吃了几十个鸡蛋,让人没了胃口,甚至有点反胃。

“鲜有亮点,鲜有。”这几乎是阅卷老师对决赛作品一致的感慨。

未来的重庆会是什么样呢?借助科技的力量重庆将展现怎样的风貌?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展开相关联想与想象:计算机―――智能―――智能城市。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重庆在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下会变得如何美好―――堵车很少看见了,因为未来重庆建成了功能强大的“重庆之眼”数据中心,实时采集各种路况数据,通过“北斗导航”传输给每一辆车的智能系统,实时提供参考车速、行使路线等等。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能源,能源消耗特别是电力消耗巨大是现代城市病的主要表征。重庆最大的电力消耗在哪里呢?答案是空调制冷。那么未来重庆怎么解决这个巨大难题呢?

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未来重庆的园艺师,通过基因技术培育出能有效吸收太阳光能的新藤蔓植物,未来重庆成了由一座座建筑绿岛构成的绿洲……

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工程师,你和你的团队研制成功一种“多晶硅”涂料,它最大功效就是让建筑的外墙变成一面面硕大的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贮,再通过“无线传输系统”并入城市电网……

我们还可以借鉴世界上一些成功的城市发展案例来构想重庆。比如阿联酋的首个零排放城市计划,想象未来重庆也要达到零污染和零排放等。

当然,以上对重庆未来的想象只是冰山一角,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可是我们的日常作文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了吗?答案是没有。

当下的作文教学最大特征,一言以蔽之曰“功利化”。相关的教学基本是以“考试”为中心的“配套训练”,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作文依靠语言来表达,更依靠思维来支撑。本次作文大赛的设题把我们作文教学的盲点暴露了出来。

当然,如果说作文是“末”,那么阅读就是“本”,阅读是写作的源泉。文字阅读本身就是在人们脑中再造形象的过程。我们不能只给孩子看“优秀作文选”,我们要推荐给孩子们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好书,让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充满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文字表达能力才会得到较大提高。

当然,办法还有很多,前提是我们应当先有变革的意识和紧迫感。

记得很多年前有一篇名为《智力测验》的小小说,大致情节是:

主持人在黑板上画了一大圆圈:“请大家回答,这是什么?”首先是一些机关干部接受测试。科长科员、处长局长面面相觑,最后结论:研究研究再下定论。

第二组是大学生。他们哄堂大笑:只有傻瓜才回答这个问题。

第三组是中学生。一个尖子生说,这是零。同学们齐念三遍:“零”“零”“零”。一个调皮的学生嘟囔一句“我怎么看像英文字母O”,班主任瞪得他直吐舌头。

第四组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抢着回答:“月亮”“皮球”“鸡蛋”“李谷一的嘴巴”“老师的眼睛―――她生气了”。

电视台播放这个节目的时候给它加了个标题:人的想象力是怎样丧失的。

这篇小小说创作于1987年,那个时候的孩子还知道李谷一,然而作为一线教师,我总觉得这篇小说只要把“李谷一”换成“杨幂”就可以发表在今天。

三十年了,我们的教育在某些方面似乎依旧重复同一个动作―――原地踏步。我芒刺在背。

主编手记

让想象飞一会儿

彭一平

“科技在我身边”这个主题,对于参赛者而言,只需要在现有科技的基础上合理想象,用自己优秀的写作能力将想法表达出来即可。现实总是残酷的,以许多参赛者提到的“堵车”为例,有学生说以后不会堵车是因为人类适应了“慢生活”,还有学生说是因为城市人口骤降,因为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

阅读数篇作品让我的心情笼罩上雾霾,跟开车上班的时候很不幸地被堵在了隧道里差不多。好吧,我们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堵车为例,讲一讲这个作文思路怎么“飞”更靠谱。

首先,我们可以试着找堵车的原因。假设,一个城市规划者将功能性建筑过于集中,比如将写字楼、商务区、医院与学校过于集中到某一个区域时,你觉得通往这一区域的道路会有畅通的时候吗?非常遗憾的是,这是我国很多大城市都存在的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围绕它探讨。比方说:未来的城市规划者可以借助强大的户籍数据库系统,分析出全市范围内各年龄段人口与职业分布,让学校选址分布于各区的人口聚集地附近;让大型医院不再集中于一个区域,在重新分配医疗资源的前提下,着力建设社区医疗保障系统;建立中央商务区,让写字楼集中于某一个区域,但又不与教育、医疗资源相矛盾;以低碳环保原则出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提供更加科学的出行选择……

其次,结合现有科技。比如大家熟知的卫星导航系统,每车搭载指甲盖大小的卫星导航芯片并不是太难,路口的摄像头搭载一个车辆密度识别算法也有先例,如果再搭上现在的3G网络,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想象:卫星识别某一路段行驶车辆的密度,结合监控设备提供的流量密度,再通过无线通讯网络给车辆发出建议路线。

于是,我们的作文就可以这样写:周日清晨,阳光还没来得急亲吻露珠,我就急不可耐地叫醒睡得迷糊糊的老爸,因为他答应我今天一起去科技馆……车刚开出车库门口,导航系统通知某路口车流量极大,建议绕道。我知道,近地轨道上的导航卫星正在测量行车密度,而地面控制中心的电脑正在结合监控摄像头的数据计算最便捷的路线,驾车行驶的我们,在高科技这位幕后英雄的支持下,开启了低碳生活的新模式……

最后,我们应该反思自己:信息极大发展的时代,良好的素材拿到手里为什么只能生搬硬套,却无法触类旁通呢?

作为青少年科学类传播期刊的主编,我想提一个小小的建议:除了接受学校教育带来的知识外,多从自己生活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观察世界;通过课外阅读掌握大量素材时,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整合有用的信息。在这里顺便推荐几本我个人觉得还不错的科学类图书杂志,《科学Fans》《万物简史》《趣味生活简史》《牛奶可乐经济学》,以上几本,在保持科学严谨的前提下,能够以不太严肃的方式讲科学,大家不妨读一读。

优秀作品

人在桥上

重庆市珊瑚中学校谭琳潇

又是一个清新宜人的早晨。太阳慵懒地从林立的高楼间露出微笑的脸。

“一桥横跨南北,天堑变通途。”回味着这句诗,我来到桥上,来到这座将现代化发展与生态环保完美融合的桥上,在它繁花拥簇的人行步道上,欣赏着、观望着这座巨变的城市。

我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往下望,钢筋混凝土的桥墩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由轻便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筑成的桥墩。用这种材料筑成的桥墩不仅防水、承受重压,还支持LED屏显示。千变万化的指示灯和图案都可以通过桥墩上的电子显示屏播出来,带给过往船只更为便捷的信息。

惊叹于桥身设计的巧妙,再往桥下看,那清澈的江水更让我愉悦。我亲爱的母亲河长江,闪着粼粼的波光,在阳光的抚慰下,千娇百媚。这不也是科技带来的福泽么?迎面驶来一大型船只,船上设有两个巨型舱道排水、吸水,因为这样的设计,船可以向潜水艇一样自由沉浮。令我惊讶的是船舱中还有数百个停车位!

不知不觉,有点累了,身旁就是一个可移动座位,我惬意地坐了下去。这桥上的设施真是“惠民”啊。桥面上悬浮的车道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桥面是用超导材料制成的,实现了车与桥的“零摩擦”。过往的车辆有条不紊,几秒钟的时间就过了这座桥,没有噪音、没有车尘、没有尾气排放……人与环境竟可以如此和谐,这是科技给环境最好的馈赠。

桥两旁的幢幢高楼也悄然换上了新装。高楼外墙的深色玻璃被制成了凹面状,人们在凹下的部分栽种了花草,远远望去像一个个鸟巢,偶尔也有小鸟在里面栖息,真是一个美丽的空中花园啊。太阳已悄悄地爬到了头顶,我却感觉不到平时的炙热。四处望去,每隔10米就有一个或大或小的喷泉,既美化了环境,又为重庆的夏季添了一丝凉意。

天空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我抬头仰望,天蓝得很明亮,白云也很惬意地在天上游荡。这在以前是看不到的。远处,似乎有气体在旋转、升腾,那是什么?哦,一家巨型工厂引起了我的注意。工厂把污水废气通电分解,再利用化学原理使它们转化为无害气体,加热生成水蒸气,排向空中。看着那水蒸气兴高采烈地扑向蓝天的怀抱,我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嘀”,一辆汽车从我身旁奔驰而过,刺耳的喇叭声把我拉回了现实。

原来我只是站在桥头,遥想着这么个未来重庆,这么个“人间仙境”。

人云:拥有科技就拥有了未来。尽管“城市病”让重庆的生态环境“遍体鳞伤”,但我坚信依靠科技的力量,我未来的城,一定会成为长江中上游更耀眼的明珠。

(指导教师:罗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