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影像中的魅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影像中的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莎士比亚戏剧是推动影视发展的一种动力,其戏剧剧本为当代电影改编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对莎剧改编的可行性及现状进行了相关探讨,并对列举的中西经典改编电影版本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剧本 电影改编

莎士比亚堪称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其作品经典无数,至今仍为各地艺术人士以各种形式改编上演提供思想源泉。

2006年冯小刚的《夜宴》华装上映,关于莎剧对当代电影产生的影响因此也成为电影和文学界人士津津乐道的话题。难怪冯导要借《哈姆雷特》制造噱头,电影自诞生开始,就和莎翁作品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默片到有声电影,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舞台剧到卡通片,从古典风格到后现代流派,一百年的历史上演了一百年的莎士比亚。仅仅默片时代对莎剧的改编上演就有400多次。有声电影出现后,据《吉尼斯大全》记载,截止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忠于原著的改编就不下270次,还不包括种种由莎剧变形后的衍生影片,真是堪称文学名著改编之最。莎士比亚的37部剧作从1895年电影诞生至今,在全世界的电影舞台上尽显其无穷魅力

在电影诞生仅仅四年后的1899年所拍摄的默片《约翰王》,成为电影史上第一部莎士比亚作品。而1929年由萨姆・泰勒执导,著名影星玛丽・璧克馥和道格拉斯・范朋克主演的《驯悍记》,成为第一部有声的莎士比亚电影。从此,一系列莎士比亚作品改编的问世,形成了一道亮丽的莎翁电影风景线。

莎剧可以成为电影剧本源自其具有剧本元素。美国电影理论家道格拉斯・布朗德在其著作《电影中的莎士比亚》中说:“莎士比亚的剧本与其说是戏剧著作,不如说,它们是电影剧本,是电影诞生在三个世纪前写作的电影剧本。”他的话并无夸张之嫌,仅以《哈姆雷特》一剧来说,《哈姆雷特》是莎翁四大悲剧之首,自然也成为被搬上银幕次数最多的名剧。这部剧之所以为众多导演竞相改编,并如此成功地为各位导演囊括大奖助一臂之力,从其文学本质上来看,不可否认的是它符合了电影编剧们的口味,换句话说某种程度上它具备了“电影性”:剧情结构对称,角色错综复杂,对生命意义的隐喻,份量足够的性、和暴力等元素,以及剧本本身所蕴含的强劲戏剧张力。正是这些要素成就了几百年前的戏剧剧本向现代电影剧本的成功转型。

笔者认为当今由莎剧改编衍生而成的电影大致分为以下两种模式。其一,基本保持戏剧剧本原貌进行小处修改的改编;其二,以莎翁原剧本故事情节为主要情节进行大幅度改编。以下对这两类型改编进行相应的举例分析。

1948年,劳伦斯・奥立弗改编并出演的影片《王子复仇记》是目前所有相关电影中对莎剧剧本保留最为完整的一部。奥利弗是一位具有极高戏剧修养的一流演员,他出身于英国皇家剧团,很早就受英国戏剧传统的熏陶。他的影片完全忠实于莎剧原作,将其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奥立弗通过摄影机流畅的运动,将莎翁的舞台剧电影化,但仍完好地保留了原作的文化厚重感和英伦历史美感。这部影片已成为一代中国观众解读莎士比亚的启蒙影片。

奥立弗在此剧中自制、自导、自演,全片打破了舞台剧的限制,画面黑白通透、摄影机调度灵活,在美轮美奂的伊丽莎白时代古堡中,透过哈姆雷特的双眼,一步步地将观众卷入丹麦宫廷风云之中。《王子复仇记》是如此的成功,一举包揽奥斯卡金像奖和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莎剧改编的另一种模式是借用原剧主要故事情节来编写新剧本。在解构之风盛行的艺术领域,戏仿、解构甚至成为后现代艺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些电影人另辟蹊径,以现代人的视角去演绎莎剧的精神,对原著甚至做了“整容”,拍摄了很多戏仿、解构,甚至是反讽的莎士比亚电影。其中以美国电影《现代版罗密欧与茱丽叶》、2000版《哈姆雷特》,日本黑泽明根据《麦克白》改编而成的影片《蜘蛛巢城》,中国的《夜宴》等电影为突出代表。这些影片从现代视角切入,借助莎翁原著作为载体,揭示相应时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可谓是蕴含着异国情调的莎士比亚电影。

这些影片由于形式上的大胆革新和全新的艺术角度尝试,曾经引起了很大争议,很多人对此类影片不屑一顾,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为这一类型的莎翁影片并不是简单的“戏说”,而完全是用后现代的眼光在解读,这种改编不仅仅是对经典文本单纯的解构,而且是通过变形、错位、夸张等方式扩展和升华莎剧原来的主题,以期在继承与颠覆之间寻求平衡,使经典焕发出新的活力。

再来一赴满席极具中国原汁原味菜色的《夜宴》吧。2006年冯小刚携巨星们高调出场,张罗了一席奢华夜宴。在中国,忧郁的复仇王子又多了一个太子“无鸾”的分身,而且还会唱《越人歌》,会跳面具舞、使越女剑,比起英国那个只知道痛苦的原版哈姆雷特更胜一筹。影片中的王室、图穷匕现、红颜祸水、权谋篡逆等中国元素令人着实眼花缭乱。

然而观众对这部巨资、巨星、大手笔制作影片的反映似乎没有冯小刚预想的那么狂热,反而贬大大过于褒。部分观众提出,影片华服的背后,总是感觉缺少些什么。那到底是缺少什么“调味料”呢?

从近年来一系列中国古装大片的创作理念和操作方式上看,第五代导演对中国电影的贡献更偏重于形式的拓展,而非叙事的绵密深入与思想的洞察力。当他们试图重新借重中国传统文化或西方文学经典,构建具有全球商业价值的影像话语时,却因缺乏对传统和经典的认知与理解,在表述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同样,当冯小刚把《哈姆雷特》翻拍成一部中国古代宫廷戏的时候,更阐述成为我们司空见惯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和凶残杀戮。而莎士比亚在这部传世戏剧中所贯穿的人文主义精神,他赋予哈姆雷特“思索人类命运、变革黑暗社会”的人道理想,却恰好不在《夜宴》主创者的构想之中,因此影片在内容上显得空洞、匮乏、苍白。就连冯小刚也曾经说过:“无论是莎士比亚原著还是改编的黑白电影,给我留下的印象都是不好的,因为它的西方哲学思想不太适合中国人理解,总觉得矫情。”因此在《夜宴》的餐席上,《哈姆雷特》成了一个叫卖给外国片商的噱头,我们最终吃到嘴里的这道大菜,还是一块沾了些西式沙拉酱的陈年腊肉,回荡着中国五千年来“宫闱秘史”的血光与腥气。

近年来,好莱坞大闹“剧本荒”,今天的影视产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文学和戏剧的改编,越来越多的影视制片人把投资眼光投向改编作品,他们认定观众已经熟悉的素材是符合商业规律的。据有关数字统计,在美国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影片有85%是改编的,美国电视台每周播放的电视电影45%是改编的,而获得艾美奖的电视电影有70%选自改编影片。莎士比亚戏剧以其超越数百年历史的魅力仍旧震撼着现代人的心,其对现代电影业所做的贡献估计逝去的莎翁也是无法预计的。莎士比亚的魅力也许就在于他的作品永远不是封闭的,而会在流传和演绎中不断产生新的价值和意义。每一部莎士比亚电影与原著都会存在差别,如果这种改变是一种创造,那么它只会更加丰富莎士比亚作品的内涵,增添它的魅力。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他是历史的莎士比亚,属于世世代代。

参考文献:

[1]罗吉・曼威尔.莎士比亚与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

[2]贾磊磊.何以风情印悲欢――对话冯小刚.电影,2006年第八期.

[3]莎士比亚悲剧集・哈姆雷特.人们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