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爱情与阴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爱情与阴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日光流年》的故事,隐喻着人类的生存现状,重点表现耧耙山脉深处的三姓村几代人不屈不挠地抗争命运的乌托邦本能。《日光流年》中双蓝――司马蓝与蓝四十的爱情成为作品中“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情缘绝唱。双蓝爱情分为四个阶段,其中,蓝四十与司马蓝对爱情的感受与追求大相径庭,全无爱情中所谓的“心心相印”。

第一阶段,两小无猜的初识:1.吃奶。A.蓝四十与司马蓝相识在四十的母亲喂司马蓝吃奶的时候,蓝四十“对他笑了笑”“笑得无声无息,就像一瓣初绽的红花浮在她那水嫩的嘴角上。”“于是,他们相识了,开始了他们情爱最初的历程”;B.这个初识的意义更在于“除了知道奶水的重要,他也早已明白了伙伴的重要”。蓝四十对司马蓝无私地让出象征母爱的“奶水”,而司马蓝则关注从其中得到可以生存活命的利益。2.拉手。A.两个人相处的另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细节是他们初次牵手。在聆听了整个村庄繁殖的夜语后,“男娃女娃都着魔样一对一对分开站立着,一对一对拉了手,像一对一对的夫妻样分分明明的……司马蓝就过去拉了蓝四十的手,手里就像握了小小一冰肉团”;B.而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段插曲,司马蓝最初牵的是蓝六十的手,蓝四十被所有孩子抛弃在一边哭泣,在蓝六十的劝说下,司马蓝才拉了蓝四十的手。由此可见,司马蓝最初对蓝四十的选择只是出于繁殖配对的需要,并无感情需求可言。

第二阶段,青梅竹马的初恋:1.羊汤。在去教火院卖皮子时,家长们纷纷给嘴馋的孩子换来了羊汤。司马蓝与蓝四十之间关于羊汤的情景是:A.“四十说你那羊肠汤让我喝一点,司马蓝说喝多少?她说喝一半。他犹豫了半晌,就给她碗里倒了一半羊肠汤”;B.“司马蓝看见蓝四十端着一碗青气直冒的羊肠汤在不远的地方望着他,把羊肉汤碗朝他这边递了递,示意让他过去喝她的羊肠汤”。同样一碗羊肠汤,司马蓝用来笼络人心,对自己心仪的蓝四十也要犹豫半晌才能做出决定。而蓝四十则毫不迟疑主动要求司马蓝来喝汤。2.分粮。A.司马虎抢了蓝百岁的鸦腿,蓝四十把鸦腿夺了回来。司马虎说如果要做嫂子就要给吃一半。“蓝四十“呸”了一下,在司马虎面前吐了一口就走了。可走了几步又转回身来果然把那只老鸦腿上的肉撕下一半给了司马虎”;B.司马笑笑把粮食分给蓝百岁,“司马蓝说:‘百岁叔说你这村长怕是白当哩,说种油菜十有六七村人照样活不过四十哩’司马笑笑忽然把头低下来,看着司马蓝的脸,好像要弄清那话是真假一样。问你听见了?说是他女儿四十说的呢。”因为爱情,蓝四十可以让出自己珍贵的口粮。而因为粮食,司马蓝轻易地出卖了爱情。3.月色。A.在一个没有月色的夜晚,司马蓝吻了蓝四十,“一根枯树枝在脚下被他们的情感烧得炸响了”,“浑身的血流前所未有的狂奔”;B.然而,就在同一个夜晚,他又看到了“蓝三九眼里的光如月色一样美,从此他把蓝三九也铭记在心了。司马蓝对蓝四十并无惟一指向性的爱情,爱情的理解,只是对美丽女人的占有。

第三阶段,繁花凋零的弃绝:1.弥天大谎。A.蓝百岁死了,蓝四十首先找到司马蓝通知了这一消息。司马蓝对蓝四十说:“四十,你嫁给我算啦,嫁给我我让你天天在家歇着不干活。”B.司马蓝的最想说的话却是“你只要对村人们说,昨夜儿你爹把你叫到了床前,说他说他怕活不了多久了。他觉得村里新一茬人里就我司马蓝接他的村长合适哩。”最终,司马蓝的求婚成为谎言,他放弃了蓝四十。2.知己爱人。A.在司马蓝与杜竹翠成亲后,司马蓝还时时去蓝四十那里坐坐,他说:“我心里憋得发慌,就想和你说说”;B.然而,司马蓝最想说的是“我想让你领着村里的寡妇们都去九都做那人肉营生呢”。司马蓝对蓝四十的关照,更多出于利用蓝四十更好为村政权服务的目的。

第四阶段,刻骨铭心的复合:1.牵挂。A.司马蓝病了,要不久于人世。他对蓝四十说:“我一辈子最对不起的是你,不放心的也是你。”“我不该死在你前头,我怕将来你死了无儿无女,后事没人操办……”;B.过了几天,他带着自己的三个女儿,来到四十家,演戏一样跪下,请求蓝四十去九都出卖肉体为司马蓝治病。司马蓝真正牵挂的是自己的生命与权力,而非蓝四十的后事。2.合铺。A.对司马蓝提出的要求,蓝四十提出了要和司马蓝合铺。司马蓝答应了,杜柏甚至为此写了字据盖了公章;B.蓝四十在九都受尽了屈辱,身心俱创,回村后,她没有主动要求合铺。司马蓝问:“你说我们合铺还是不合吧?”蓝四十说:“不合了,我看见男人就腻了……”于是司马蓝“站了起来,赌气一样朝大门走过去。

在这部作品中,不止对爱情的叙述可以分出A、B两个叙述系列。整部作品几乎都在A、B两个系列的话语中撞击。这种撞击是作者本人内心的碰撞与追寻。作者想要借助这部小说寻找抗争命运的轰轰烈烈的生命本原意义。作者试图从这种简单的自然本性中透视人生的奥秘,他疏离以往对乡土民间的理性批判态度,剥开了长期以来裹在民间身上由贫穷、愚昧、落后织成的外衣,把笔触探向人之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于昊燕:河南大学文学院2005博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