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两种消毒剂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两种消毒剂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消毒剂对气管切开造口处的护理效果。

方法:61例气管切开病人分成实验组(31人)和对照组(30人),实验组先用0.5%碘伏消毒,对照组用75%乙醇消毒,一周后观察效果。

结果:实验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0.05%碘伏是气管切开处伤口良好的消毒剂。

关键词:碘伏乙醇气管切开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11-02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手术,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但常常因为患者机体抵抗力差、营养不良、贫血、痰液不易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污染切口等等原因引起切口感染,切口周围皮肤红、肿、热、痛、分泌物多,从而加重下呼吸道感染,增加病人痛苦[1]。因此,从人为因素着手预防导管留置引起的医院内感染显得极为重要[2]。本科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采用0.5%碘伏作为消毒剂消毒气管切开处伤口,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气管切开病人共61例,其中男38例,女23例,年龄22-86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1人和对照组30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Apache Ⅱ评分值)、病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按常规做好物品、消毒剂、患者、工作人员着装及手卫生消毒准备,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气管切开造口以无菌生理盐水彻底清洗,剔除坏死组织,清除脓性分泌物。实验组采用0.5%碘伏棉球消毒气管切开造口,并以造口为中心,由内向外环形涂擦造口周围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在10cm以上,待干后气管切开造口处覆盖4-6层开口无菌纱布1块,导管口覆盖2层无菌纱布1张,每日2次;对照组则采用75%乙醇消毒。气管切开处伤口有渗血渗液随时更换敷料。

1.3观察指标。①观察内容:气切护理时观察并记录刺激性呛咳的次数;观察并记录气管切开一周后切开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表现。②刺激性呛咳:是指在气切护理过程中造成的连续性咳嗽。③气管切开口处皮肤感染情况:0度:导管入口处皮肤没有变化;Ⅰ度:导管入口处皮肤红肿直径小于0.5cm;Ⅱ度:导管人1:3处皮肤红肿直径大于0.5cm;Ⅲ度:导管入口处皮肤红肿而且有脓性分泌物[3]。

3讨论

3.1乙醇。乙醇为中效消毒剂,能使细菌体脱水凝固变性,虽然有灭菌作用但对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及芽孢杀菌力差。它性能不稳定,易挥发,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并易引起刺激性呛咳[4],少数有酒精过敏。

3.2碘伏。碘伏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广谱杀菌剂,杀菌力强,能杀死病毒、细菌、芽孢、真菌、原虫,对乙型肝炎病毒有破坏作用[5]。0.5%碘伏消毒液可在创面形成一种极薄的杀菌薄膜,缓慢持久地释放有效碘,使细菌的胞质或胞膜内巯基、多肽和蛋白酶在数秒内被碘化或氧化,使之失活并丧失复制及遗传功能,能使已经感染的组织消肿,促进炎症吸收,使肉芽组织生长迅速并无不良反应[6]。还具有收敛作用,使创面干燥,保护切口周围皮肤。

3.3碘伏受有机物影响大,有机物存在可降低其杀菌效果[7]。因此,切口周围有痰液或脓性分泌物污染时,应先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洁后再用碘伏消毒,才能充分发挥碘伏的消毒效果。

综上所述,碘伏的无味、低毒、无刺激性,使用方便,并优于酒精消毒效果,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桂英.两种不同气管切口感染换药方法的效果观察.中国健康月刊,1005—0515(2011)7-201-02

[2]伍民生,赵晓琴,陈强,等.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报,2007,6(21):87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J].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

[4]杨华明,易滨.现代医院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2002:133

[5]徐宏,刘桐树,张铁峰,赵兴业,蔡菁,郝国令.碘伏对HBV-DNA与HBsAg灭活效果观察.中国消毒学杂志,1992年第9卷第1期

[6]周剑丽,高春霞,张卓等.碘伏在外科换药处置中的作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6):6536

[7]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