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秋天来了,吃点啥,喝点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秋天来了,吃点啥,喝点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秋分已过,我国的南方天气依然非常炎热,而北方已开始有一丝凉意。按照北方的习俗,立秋过后要“贴秋膘”,但是由于气温高,很多人担心多吃肉会上火。那么,“贴秋膘”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现在的天气适合多吃些肉吗?

按照24节气来讲,立秋后,往往白天很热,而夜晚比较凉爽,早晚温差变大。自然万物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人体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立秋以后,我国民间,尤其在北方素有“贴秋膘”这一习俗,这种习俗对于今天的生活还适用吗? “以肉贴膘”怎么做才科学?

应该说,“贴秋膘”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一方面它起到承前的作用。因为在夏季炎热高温,很多人胃口很差,吃的食物量很少,油腻的东西吃得多点儿会感觉不舒服,即便吃进去以后,消化吸收也不好,身体限制了自然饮食的摄入,到了秋季天气凉了要进补,这是承前。另一方面就是启后,冬季即将到来,在严寒季节里,人要动员更多的能量去御寒,消耗很大,需要在入冬之前有生理上的储备,这个储备正好落在秋季这个关键时期,所以我们说“贴秋膘”。

传统的“贴秋膘”以多吃些畜肉类为主,牛羊肉、鸡肉、猪肉都是我们最常吃的肉类,究竟要吃哪种肉更进补呢?

吃猪肉不上火

猪肉是汉族人的主要肉食品,具有丰富的营养和馨香美味。其性平、味甘咸,能滋补肾阴,治热病,退热,津液亏虚之证。能润肌肤、利二便,治皮肤干燥、二便不利。能止消渴、益气血、倍精神、治贫血消瘦、体质虚弱之证。立秋之后的气候特点是干燥。肺属金,其性燥,立秋后,肺的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食物调养应以养阴生津,滋阴润燥为主。猪性质偏凉,所以猪肉有牛羊肉等不具备的一种功效,即滋阴降火。为什么猪具备这样的功效?实际上与它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是息息相关的。大家都知道,猪有懒惰嗜睡本性,每天都是躺着的,只有吃的时候才活动活动。再加上猪为圈养,环境潮湿,按照《黄帝内经》“阴静阳燥”的理论,活动多的,偏于好动的,属性偏热。如飞禽类的动物,一般的陆地动物,多数是偏于热性的,如牛、羊、狗以及野生动物等。而活动少的、偏于安静的,属性偏阴。所以古人认为猪有水性,偏寒。因此多吃一些猪肉,一般不会导致人出现上火症状,但湿热体质或痰滞内蕴者慎服。“痰”和“湿”均是脾胃运化失职而产生,多食肥甘厚味后会加重脾胃的“运化不利,聚湿呈痰”,久而久之则成积聚,出现各种“代谢异常”。

牛肉补气养血

牛肉蛋白质较多,脂肪少。牛肉蛋白质含量较猪肉高两倍多,所含必需氨基酸甚多,

营养价值高。古人认为牛肉有补气养血作用。《韩氏医道》记载“黄牛肉,补气,与锦黄芪同功”。水牛肉性凉,黄牛肉性温,能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治脾胃虚弱,消化功能欠佳;或久病体虚,神疲乏力,气短唇白,面色萎黄,手足不温,畏寒怕冷,腰膝酸软之人。牛肉比较适合气血不足的中老年人。同时又因为牛肉的脂肪含量明显低于猪肉,100g瘦牛肉的脂肪含量为2.3%,瘦猪肉的脂肪含量为65%,对于那些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不益适合吸收太多脂肪的人士来说,要多吃牛肉少吃猪肉。但需要注意的是,有小便黄、大便干、口干舌干及咳嗽有黄痰等火旺症状的人则尽量少吃牛肉。

便秘者少吃羊肉

羊肉性温,味甘。有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功效。为冬令进补之佳肴。元代李呆谓“人参补气,羊肉补形”。但立秋后,天气渐渐干燥,人们常常出现口干唇焦、大便秘结等秋燥症状,再吃羊肉热性食物,无异于火上浇油。

脾胃虚弱者多吃鸡肉

鸡肉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3倍,而脂肪含量仅为猪肉的1/20,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性温味甘,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之功用。立秋进补,强调先调理脾胃。鸡肉味鲜,气味清香,能促进食欲,主治脾胃虚弱,食少纳差,有利于多种疾病的恢复。

贴秋膘要荤素搭配

其实,“贴秋膘”不仅是多吃些肉类食品,应该是荤素搭配。体质瘦弱者,就应该抓住秋凉这个好时光,适当补充肉类等动物性食物,补益气血,滋补肺肾。而已经超重或者肥胖者,那么无论在什么季节,都要科学合理地减肥,不需要再“贴秋膘”了。

吃点啥?

从养生的角度来说,秋季也是养收的时节。

秋季气候凉快舒适,秋高气爽,凉风习习,同时秋季多风少雨,天气干燥,日热夜凉,天气多变,容易产生皮肤干燥、口干唇燥、舌红津少、口渴便秘等症。人们在秋季容易患上感冒,许多旧病在秋天也容易复发。秋季的养生重点在于养肺,因此不宜食用煎炸食物、辣椒、生姜等燥热伤津的食物,而应多吃芝麻、核桃、杏仁等甘润食物和豆制品。

白果秋梨膏

原料:白果汁、秋梨汁、鲜藕汁、甘蔗汁、山药汁、蜂蜜各120克,霜柿饼、生核桃仁各120克。

做法:1.将白果去膜、芯,秋梨、鲜藕、甘蔗、山药去皮后捣碎,磨烂取汁。2.把柿饼、核桃仁捣烂如泥。把蜂蜜加适量清水稀释后,加入药汁和泥膏,搅拌均匀,微微加热,融合后,离火稍凉,趁温将其余四汁加入,用力搅匀,瓷罐收藏。

用法:每次服2汤匙,每日3-4次,可常服。

功效:本方具有清虚热、止咳止血的功能,适用于肺结核长期低热,咳喘,咯血,声音嘶哑,口渴咽干等症。

禁忌:咳嗽咯痰量多者忌服。

银耳百合粥

原料:银耳、百合各10克,粳米25克。

做法:银耳用水泡胀,百合、粳米适量,洗净后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粥,再加冰糖少许即可。

用法:每日1次,配餐温服。

功效:益气养阴润肺。

蜜汁芡实饮

原料:白果仁、红枣各40克,芡实30克,桂圆肉10克,莲藕40克,冰糖、蜂蜜各2大匙。

做法:1.以上材料分别稍冲洗;莲藕洗净去皮,切小块备用。2.锅内入白果、芡实、莲藕及水12杯,以大火煮开,改小火煮至熟烂(约1小时)再入红枣、桂圆续煮约30分钟,加冰糖煮溶,熄火待凉,最后入蜂蜜即可。

功效:芡实是补虚圣品,可治女性带下,同时对男性有强精壮阳之功效。

百合粥

原料:百合干50克,白糖10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百合干、粳米分别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1000毫升置火上烧开,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用法: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

功效:养阴清热,润肺调中,镇静止咳,抗癌。适用于肺结核,肺燥咳嗽之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心神不宁,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癔病,食道癌等。

山药杏仁粥

原料:山药、玉米各100克,杏仁29克,酥油适量。

做法:1.山药煮熟,玉米面炒熟。2.杏仁炒熟,去皮、尖,磨成末。3.每日用开水调杏仁末10克和山药、玉米面适量,加入少许酥油,空腹食用。

功效:补中益气,温中润肺。适合于脾虚体弱、肺虚久咳。

豆浆粥

原料:新鲜豆浆300毫升,粳米200克,白糖50克。

做法:1.将粳米洗净,放入锅内慢火熬煮。2.待粥将熟时,冲入豆浆、白糖,煮开片刻解开。

用法:供早、晚餐温热食用。

功效:补虚润燥,清肺化痰。适用于虚劳咳嗽、痰火哮喘、便秘等症。

豆腐皮粥

原料:豆腐皮2张,粳米200克,冰糖5克。

做法:1.将粳米浸泡,淘洗干净;豆腐皮切成小块。2.将粳米放入锅中加清水煮粥。3.待粥成后,加入豆腐皮和冰糖,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早、晚餐食用。

功效:清肺化痰,补脾益胃。适用于肺热咳嗽,痰少色黄,脾胃不足,食欲不佳。

橄榄汤

原料:橄榄20枚,豆腐皮50克,白糖适量。

做法:1.将橄榄打碎;豆皮撕碎。2.将二者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煮沸,煎20分钟。3.取汁加糖即可。

用法:温热代茶服用。

功效:清肺,解毒,化痰。适用于干咳、咽喉肿痛、醉酒等。

喝点啥?

秋天的干燥咽喉常常感到不舒服,干咳、少痰或痰黏不容易咳出,口干鼻燥、少津,甚至指甲发脆、毛发干枯、皮肤瘙痒等,季节的更迭让人一下子不适应,不舒服,因此秋季茶养应以清热润燥、养阴润肺、益气生津为原则。在秋天,睡眠时间应比春夏稍稍延长。秋气性燥,室内宜保持一定的湿度。在饮食调理中也要以防燥护阴为主,少用椒、葱、蒜,多吃芝麻、糯米、粳米、甘蔗、菠萝、牛奶等柔润食物。

茶养方便易行,即可养生又能治病,在秋季,根据自身体质,选用适宜茶方,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会有裨益。

桂圆枣仁茶

材料:桂圆肉、炒枣仁各10克,芡实12克,白砂糖少许。

用法:将枣仁、芡实洗净,与桂圆肉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转用小火煎熬20分钟,滤去汤渣,放入白砂糖,搅匀即成。

功效:养血安神,益肾固津。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神倦、遗精等。

无花果大海茶

材料:无花果30克,胖大海、蜂蜜各10克。

用法:将无花果切碎,同胖大海一起放入茶盅内,用沸水冲泡,待温度适宜时加入蜂蜜代茶饮。每日1~3次,每次150~200毫升。

功效:润肺利咽,润肠通便,补脾益胃。适用于秋燥伤肺、伤胃之慢性咽炎、口干咽燥、干咳痰少、大便干燥、消化不良等。

果汁红茶

材料:红茶50克,白砂糖350克,橘子数个,柠檬汁、橘汁各50毫升,白兰地酒40毫升,清水750毫升,冰水约2.5升,碎冰少许。

用法:在锅中加水750毫升,加热至沸后放入红茶叶,维持微沸5分钟离火滤去茶叶,晾凉后放入冰箱中冷藏。饮用时在每个杯中倒入红茶汁40毫升,放入柠檬汁、橘汁、白砂糖,加入冰水100~150毫升,再滴入少许白兰地酒,放入橘子1瓣,碎冰少许即可。

功效:强身健体。

银菊山楂茶

材料:、金银花各15克,桑叶12克,生山楂25克。

用法:将、金银花、桑叶、生山楂洗净,一同放入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用小火煮半小时,去渣取汁代茶饮。每日1~3次,每次150~200毫升。

功效:清热养肝,润肤美容。适用于秋季高血压属肝热淤阻者,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

川芎糖茶

材料:川芎6克,绿茶6克,红糖适量。

用法:用清水1碗半煎至1碗,去渣引用。

功效:祛风,止痛。民间常用以治疗风寒头痛,血虚头痛等症。秋季北风大,而风者易伤人之头面,故易致头痛,而常喝此茶,可有效防止秋季风邪对人头部的伤害。

雪耳茶

材料:雪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

用法:先将雪耳洗净加水与冰糖炖熟;再将茶叶冲泡5分钟取汁,和入雪耳汤,搅拌均匀饮用。

功效:滋阴降火,润肺止咳。适用于阴虚咳嗽者。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之效。雪耳配冰糖可助滋养润肺、止咳化痰之力,配茶叶取其消痰火于利湿之中,兼有消炎作用。

橘红茶

材料:橘红3~6克,绿茶5克。

用法: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饮用。每日一剂,随时饮用。

功效:润肺消痰,理气止咳。适用于秋令咳嗽痰多、黏而咳痰不爽之症。此茶以橘红宣中理气,消痰止咳,茶叶有抗菌消炎作用。二味配制,对咳嗽痰多、黏而难以咯出者疗效较好。

玉竹冰糖茶

材料:玉竹15克,冰糖适量。

用法:玉竹、冰糖加沸水适量,加盖,浸泡15分钟,并用筷子和匀后饮用。

功效:养阴生津、润喉益肺。

民间的秋季饮食,集合了多年来百姓生活经验,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使用,让身体和精神处于最佳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