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槐仲:“活龙”日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槐仲:“活龙”日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75米水位的鲜红界桩,把云阳县活龙村人的心都搅乱了。

以这道红线为标界,江水会一级级上爬,爬过千百年来兴旺的水码头,爬过数百亩良田沃土,爬过数十万株茂密的橘林,爬过父老乡亲的百年老屋……而留给活龙村人的,是土薄地瘠的荒山草坡,岩高崖险的青石峭壁。

活龙村25个组3045人中,40%的人口将成为移民,70%的田地将被淹没,人均耕地不足0.5亩。

>> “我当上村支书了!”

――王槐仲日记・1995年11月16日

活龙村一直是一个群龙无首的“烂摊子”,眼看移民任务异常艰巨,危急中,乡党委找到了长江贩运搞得风生水起的王槐仲,要他回村当带领大家移民致富的“龙头”。其时,王槐仲在长江与人合伙经营货船,贩运煤炭、肥料、木材、水果,船载吨位在云阳屈指可数。

王槐仲失眠了,三峡工程兴起,水上运输蓬勃发展,几年挣上百万元不成问题。

但面对乡党委领导的“三顾茅庐”,面对群众的热切盼望,这个耿直的汉子没有忘记自己在党旗下的誓言。1995年11月16日,王槐仲毅然挑起了这副沉甸甸的担子,成为活龙村的支部书记,也成了乡移民专干。

>> “没有村组公路,人们出不了山,移民工作也受到影响。必须改变乡亲们肩挑背磨的日子。”

――王槐仲日记・1995年12月8日

1995年冬,王槐仲决定带领乡亲们向贫穷宣战――在层峦叠嶂的悬崖峭壁上筑路,把公路从江边修上山坡,方便移民搬迁。这是王槐仲移民工作的第一步棋。

财力不济,人心难统,修路一时受阻。面对困难,王槐仲带领村支两委组织全体党员先干起来。他往返于工地,每天要走至少5公里路。没干几天,高血压、颈椎病复发。放心不下工地的王槐仲,每天把盐水瓶挂在扁担上,一边输液一边指挥修路。颈椎病不时袭来的剧痛,常常把他折磨得浑身颤抖,大汗淋漓。医生、村干部一个个恳求他住院治疗。可他说:“就在工地上打针、输液!哪怕痛得遭不住,痛叫声也要成为修路筑路的助威声!”

他的倔强终于把这个“烂龙村”拧成了一股绳。

在王槐仲带领下,1996年,13公里村级公路成型;1997年,打通了到磐石的主干道;1998年又打通了到冯龙的公路。

>> “千百年来土地都是农民心之所系,命之所归,解决不好土地问题,‘安得稳’尚且无从保证,‘能致富’又从何谈起?一定要首先解决土地问题!”

――王槐仲日记・2003年2月3日

三峡工程二期蓄水时限即将到来,望着荒山坡上稀稀拉拉的田土,望着无地耕作的移民焦急的眼神,王槐仲一夜又一夜地失眠了。

愚公可以移山,我们为何就不能从将被淹没的土地“虎口夺肥”?想法经过村支部讨论,他振臂一呼,启动了“肥土上山,造台增肥坡改梯”工程。

江水不等人。2003年4月,王槐仲带领群众肩挑背扛,用脚板、肩膀与水位赛跑。不到100天,他们硬是从即将淹没的河滩夺下8000多立方米淤泥,并将其整体“搬家”到3公里远的坡上,改造坡耕地250亩,使后靠安置无地的移民人均获得0.6亩耕作条件良好的梯地。王槐仲的这第二步棋,下到了移民的心坎上。

>> “要让移民两眼盯市场,两脚连市场,钱包鼓起来,蔬菜是块大‘蛋糕’。”

――王槐仲日记・2003年3月14日

云阳新县城人口将近15万,蔬菜是个大市场。但与新县城一江之隔的活龙村人,从来没有种菜卖的习惯。

2003年,乡里发动活龙村群众种菜,种子发给群众却无人问津。王槐仲急了,难道这步棋走错了?他开始琢磨如何在增肥增厚的土地上走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路子,他和老伴商量:“我们先种点菜,做个示范。”2004年一开春,他就在门前0.5亩地上种上了黄瓜、四季豆,一季下来卖了2000多元。为带动全村的移民种菜致富,他将自己的种菜技术手把手传授给移民,无偿把自己培育的优质菜苗分送到移民地边。

“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活龙村人的心热了。2005年,全村种菜规模由2003年不足100亩发展到1000亩,发展钢架大棚9个,成为新县城的蔬菜基地。每天,活龙村有200余担蔬菜摆上新县城市民的餐桌。2005年,移民人均增收250元。全村靠种菜年收入超过1万元的家庭达到100户。

>> “今天,我参加了三峡工程建设全国劳动模范表彰会。会上,再次强调要带领移民奔小康。种植蔬菜只能算是小打小闹,我们必须引进强大引擎,推动活龙村经济持续增长。”

――王槐仲日记・2003年12月23日

回到村里,市里规划的“百万吨优质柑橘产业化工程”始终在王槐仲脑海里盘旋。他想起了活龙村曾经繁茂的果林和现在满坡的杂树。种柑橘的效益是种粮食的5倍以上,王槐仲想,必须借此东风,点树成“金”,发挥经验优势,让老路子成为移民致富的新亮点。他坚定不移地把这枚棋子落了下去。

2004年,他开始多方奔走,向移民部门等争取产业扶持政策。这一年,云阳、万州、开县决定联手打造“库三角”经济联合体,建立柑橘“库三角”。

上级的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终于,王槐仲点树成“金”的梦想瓜熟蒂落。2005年,活龙村终于争取到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成功引进北京汇源集团投入300余万元在活龙村建成1000亩优质柑橘滴灌示范园。2005年11月底,4万株优质纽荷尔脐橙营养苗定植上山。树苗、农药、肥料以及基础设施全由汇源投入,果农还可享受国家5年的退耕还林政策,每亩地每年每人可获得补助225元。

2005年12月初,活龙村在全县率先成立果业协会,把移民组织起来,进行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活龙村的果园成为库区起点最高、规模最大、组织形式最好的基地,被人们誉为“库区第一园”。

王槐仲替移民算了一笔帐:1公斤柑橘可卖2元,每株年产量50公斤,移民人均有25株苗,户平100株,那么人均年收入就有2500元,户均年收入就有1万元,相当于每家都建了一个“绿色银行”。

>> “活龙村真像一条摇头摆尾的龙,它‘活’了。”

――王槐仲日记・2006年4月25日

活龙村“活”了,13公里村级公路盘旋上山,村完全小学兴建落成,400立方米的小水厂日夜吞吐,2万多平方米移民新房矗立在街道两旁,以前人均二十几平方米的破烂土房摇身变大为人均六十几平方米的砖房。冰箱、彩电、电话进了农家,村民出门就是街道,娃儿读书不出村……新码头上,水上运输业逢勃发展,25名移民驾船当上了老板,碧波之上,如蛟龙出入。年产值5000余万元的造船厂落户活龙村,70多名移民告别农耕,“升级”为技术工人,年收入超过1万元。

王槐仲说,2006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3175元,比移民前增加了2000多元。

村民更是深有体会:“是移民工程把我们移进了福窝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