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六个特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六个特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那么应当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呢?

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要体现六个特性

就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而言,什么是好的体制和机制呢?我们认为,好的体制和机制要体现以下六个特性

一是价值性。首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二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保障文化民生、促进文化公平为宗旨。一句话,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是“核心价值引领”和“公共需求导向”的有机结合。二者始终内在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个过程之中,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谐统一的两个基本要求。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和机制也必须充分体现这两种鲜明的价值取向。然而,在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仍然存在偏重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问题。

二是公益性。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和机制要突出公益性特点。公共文化服务以普遍实现公民文化权益为准则,追求的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体现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公共文化服务与非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使二者之间形成互促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三是均等性。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和机制还要体现均等性,让全社会公民都能无差别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我国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仍然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城乡之间的差距比较大,而且一些地方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二是地区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不同地区的人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均等。

四是普惠性。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和机制必须体现普惠性和包容性。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就是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我国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普惠性上有待改善,特别是基层群众、偏远地区的群众、流动农民的公共文化需求没有得到很好满足。公益性文化场馆要向人民群众免费开放,聚集于“单位”的公共文化资源要向社会免费开放,城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向外来务工人员免费开放,构建共享式、包容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五是便利性。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和机制,以方便人们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为原则。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要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之中,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远离人们生活和脱离生产的问题。

六是有效性。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和机制还要有有效性。一方面,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要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服务和需求不能脱节、错位;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也要追求效率性。这两个方面,在现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跟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仍然存在差距,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同时,也存在着公共文化服务效率低甚至无效率的问题。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二是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三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四是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效率、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也要主动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学习借鉴国际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更好地面向大众、服务人民。

为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加快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构建以民众公共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其核心内容。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必须注重民众的参与,建立健全有效的民众参与机制。目前,民众在公共文化服务和公共文化建设中参与还比较薄弱,人民群众无论是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还是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民主参与程度都有待提高和加强。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首先要了解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这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在现阶段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之中,大部分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是自上而下的单向模式,人民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方面很少有自己的话语权和表达权,结果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公共文化服务的缺位和错位,进而使得人民群众真正的文化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政府代替人民群众做主,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全能式政府高度集权的惯性延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这种自上而下的、单边的文化服务决策及供给机制严重地限制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

为此,需要改革旧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决策机制,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民众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和参与机制:一是完善人民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方面自下而上的表达机制,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真实文化需求纳入到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务决策和供给的议程之中来;二是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在公共文化服务之中的监督机制,避免或减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过程中违背人民群众意愿或侵害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现象的发生。三是将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建设或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程度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的绩效考核之中,建立起自下而上的考核问责机制。

公共文化服务评价考核机制有两大缺陷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并没有根本改变。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等人民本位的公共服务则仅仅停留在喊口号上,并未真正摆上政府的工作日程之中。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的政治前途、政绩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

我国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评价考核机制存在着两大缺陷:一是重形式轻效果,也就是只注重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年度资金投入数量、文化设施建筑面积等等,而忽视了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本效益分析,这种评价机制导致一些部门对公共文化服务只做表面文章,并没有取得真正的成效;二是缺少自下而上的监督、问责机制。单一的自上而下考核机制具有反复性和间歇性,而且无法体现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程度。为此,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考核机制,除了考核诸如投资等外在指标外,还应注重对投入产出效益、文化设施利用率以及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考核。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立健全民众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参与机制,形成自上而下的考核问责机制和自下而上的公众监督机制,将民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纳入到绩效考核之中。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0ZD&018)的一项成果。)

责编/刘建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