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越州赵公救灾记》赏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越州赵公救灾记》赏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吴越大旱,继之以瘟疫,浙西路“死者五十余万人,城郭萧条,田野丘墟”(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曾巩这篇文章详尽记述了越州赵救灾的情况。首段写他的周详考虑以“谨其备”,中间部分详记救灾措施,最后以议论作结,说明写作本文的目的。本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很能代表曾巩散文的特色。

曾巩作文,“本源六经”(《宋史・曾巩传》),每每不忘宣扬儒道,因而时有迂腐之论。但儒家思想中也有不少可取之处,如“民为贵”、“民惟邦本”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在曾巩的思想中,民本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洪范传》、《救灾议》等文中屡有阐述。这篇文章,虽重在记叙,而不是议论,但其民本主义思想倾向是显而易见的。首先,灾疫之苦,一般情况下,深受其害的只是黎民百姓;关心灾疫,不能不说是关心民生疾苦。其次,曾巩倾慕赵的为人,因为赵直言敢谏,“弹劾不避权幸”,素有“铁面御史”之称,而且“平生不治赀业,不畜声伎”,“施德悍贫,盖不可胜数”(《宋史・赵扦传》)。但作者偏偏选取“赵公救灾”一事为之作记,可见堪称“父母官”的赵扦,更受作者敬佩:如果读完全文,知道作者怎样详细地记叙灾疫之际,赵如何事无巨坚细地了解灾情,一一拿出切实可行的救灾措施,立即付诸行动,使“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那就更能感受到自始至终贯串全文的民本主义思想精神。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思想精神指导下任劳任怨的为吏之道。任劳,是赵为了救灾,“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任怨,是在救灾中“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在灾疫横肆的特殊情况下,为了百姓疾苦,敢于打破僵死的陈规惯例,即文中所谓“故事,岁廪突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等,并坦然为之承担责任。这与千百年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昏官庸吏,不啻天渊之别。

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固然在于赵救灾事迹本身,但与文章在艺术上的特色是密不可分的。

民本思想与其说是一种“思想”,不如更本质一点,把它看作一种朴素真挚的情感。与这种情感相一致,这篇文章呈现出自然淳朴的文风,这也是曾巩散文惯有的风格。这种文风,体现在运笔行文上,就是一切都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完全按照事情发展的逻辑顺序来写,毫无雕琢之迹:先调查研究,后制定措施,再付诸实践,最后取得成绩。这与韩愈、苏轼的陡峭突兀之笔迥然不同。这种文风,体现在语言上,就是质朴少文。我们知道,曾巩的文章,在唐宋散文家中,是最缺乏文采的一个,这是曾巩散文在建国后遭到冷落的重要原因之一。纵观此文,毫无形容刻画之辞,句句实在,不可移易。用今天“文学性”的要求去看,自然是很大的不足,但缺乏文采并不等于缺乏感情,恰恰相反,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文笔,传达出了浓郁真挚的感情。因而对于曾巩散文的朴拙少文,还是应该辩证地看待。

曾巩散文长于记叙的特点,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救灾本是一件头绪纷繁的事情,但作者却能以要驭繁,把握关键,条分缕析,叙事清楚,毫不给人烦琐之感。文章首段写赵扦备灾的考虑,一连提出七个问题,面面俱到而又有条不紊,这七个问题,是全文的总纲,以下都紧紧围绕这七个问题来写;但又不是机械地回答这七个问题,而是把灾民分成“不能自食者”和“能自食者”,把灾情分为旱情和疫情,然后就此一一出具措施,既完全解决了首段提出的问题,条理又十分清楚。借用文中“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的话来评价此文,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曾巩的文章,得力于经、史。得力于经,是指他的文章大抵都是为了论道,即使是应酬性的文字,也少有不论及道者。所以他作杂记文,决不就事论事,为记作记,停留于事情本身。他总要从他所记叙的事情中,挖掘出一点东西,或是人们不易体察的感情,或是极为深刻的哲理,或是更具普遍性的原则,这往往能提高文章的格调,这篇《救灾记》,作者的目的并不是为赵树碑立传,他是把赵作为一个“有志于民”的官吏楷模来写,因为“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并号召其他官吏“推公之所已试”,向赵学习。这样写,就堪称一篇经世致用之文,也才符合儒家传统的“文以载道”的准则。另一方面,说曾巩的散文得力于史,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文章中总是旗帜鲜明地褒贬是非、评判得失,还因为他的文风严谨,常常带有史传性。他的这篇《救灾记》,如果截去末段的议论,就俨然像一篇严肃的史传文。文学性散文是不这样写的。这个特点,与全文的自然淳朴、行文的平易、语言的质朴少文、叙事的井井有条、结构的谨严相一致。把这些特点综合起来看,我们就比较容易把握住曾巩散文的特色了。最后,需要补充几句。曾巩这一类文章,绝非故作高论,他是身体力行的。他在地方任上减赋赈饥、治暴降盗、完城修桥、储药救灾等种种政绩,在历史上都有详细记载。正是因为他有这些实践,这篇文章才能写得这样实在、这样感人。

(《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