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我国正在开展新的课程改革,教师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直接应用者,是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直接的参与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探索者。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角色观念,必须实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转换,以全新的角色投入到新的课程改革中去。
一、变“传授者”为“促进者”
在新课程的教改中,教师应该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是教师一个质的转变。教师的职责由原来的传递知识到现在的激励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此,教师力求做到: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潜能,诱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运用评价手段激励学生学习。
二、变“权威者”为“合作者”
过去的教学,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整个教学活动按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学生不能破坏这个机械程序。这样的教学活动严重窒息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知识构建的活动。教师应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成长的导师、学生学习的首席发言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机械的参与学习,而是互教互学、互学互动,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变“批评家”为“赏识家”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注重发现学生的错误、缺点,然后批评、指责、写检查等,这样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新课程要求教师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没有一个学生是一无是处的,教师要用“放大镜”和“定位器”来给学生找优点,用“扩音器”和“互联网”给学生以表扬、鼓励,使学生在被“赏识”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发展特长,淡化并逐渐改正。
四、变“执行者”为“研究者”
新课程所蕴含的新理念、新方法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和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很难解释的。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别人把研究成果送到手,再不加思索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教师必须是一位积极的、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者,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教育,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课程内容、教材教法与教学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极的经验进行总结,以期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最终,使自己由“教书匠”成为“科研型”的教师。这是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总之,只有我们调适好自己的角色,坚持民主、平等、宽容的态度,采取激励、启发、引导的方式,倡导自律、超越、创新的精神,就一定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做一名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师。
(作者单位 吉林省松原市肖家乡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