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和历史教师的责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和历史教师的责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校园:知识和人文的分裂

作为基础教育的终端和高等教育的预备期,普通高中教育理应在知识和人文两方面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础。然而,现实中的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人文的现象。这一现象表明当前教育发展与其理想目标相差甚远。对此,笔者列举以下若干现象以作部分证明。

(一)评价重学习成绩,轻品格修养

目前的教育教学对学习成绩和品格修养的评判愈益狭隘。即便是“学习成绩”,也大多限于诊断性考试成绩,而少有生成性学习评价:在传统的期末总评成绩中虽有平时分数占30%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几乎为教师们所忽视;“品格修养”仅仅被理解为学习成绩的附属物而已。

几乎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习惯性地因果推断: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好,所以他(她)的品格修养一定好。如此的学生评价规则源于追求统一但不免狭隘、树立权威却不免专权的评价制度。同时,它还因如下两个因素被固化和强化。一是在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日益强烈的同时,整个社会的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望构筑了多问成绩少提修养的社会氛围。二是一些教育行政官员在这样的氛围下,背负着重压、裹挟着利益而集体失语,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就有这样的学校领导在教师大会上公开宣称“高考成绩就是你们的生命”这一类似是而非的话。在这样一个物质有限、精神匮乏的教育环境里,评价机制局促如初,应试之风长盛不衰。

(二)教育管理追求整齐划一,阻碍学生个性发展

当前社会发展的态势多元化倾向日益加剧,学生在价值观的塑造方面普遍出现认识矛盾、意识焦虑等问题,整齐划一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教育工作者囿于制度成本的高昂,缺乏多元多层的主客观条件。上述两个因素导致“学生越来越难管”这句话几乎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口头禅。

更为糟糕的是,在教育工作者眼中,所谓管理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保证学生不出什么乱子,保证学生按部就班地勤奋读书,保证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如此等等。在他们眼中,“管”的目的是保证学生获得好成绩。于是,在具体操作中,学校往往因为学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和其他学校高考成绩提升的压力而不断强化控制,由此导致学生的个性受到极大的束缚。

(三)教学过程缺乏情感态度,缺乏有效的反思机制

什么是好教师?一种是能教出高考、会考和联考班级该门学科平均分数好的教师,一种是既能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又能增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师。虽然上述两种答案本身并不应该被置于决然对立的两极,但是在现实的高中教育中,前者是“常态”――正常且通常,后者是“变数”――变态和变化。

从学校进行的教学调查反馈信息来看,受到学生欢迎的大抵就是这样两类教师,然而这两种类型的教师往往不会是同一个教师。学校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期望更多地是停留在知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却很少讨论和反思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的达成度。学生不反对考试,但是,他们讨厌教师们仅仅为考试而教。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套着改革的外壳,而内芯在很大程度上仍旧是作坊式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人文精神缺席的教育,是作为个体的人严重异化的教育。它的最大弊端是什么?学生情绪的被压抑、人格发展的被扭曲以及一个伟大民族创新能力的缺失。总而言之,它抑制了青年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创造精神,挫伤了青年学生的崇高理想和自尊自爱。

二、高中历史教学:价值目标与教师的责任

历史学是一门人学。历史学通过构建并解释过去的生活生成和积淀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包括了人之成为人应具备的三大品质――独立、宽容和敬畏。“独立”是指自觉运用判断和行动的自由,保持对生活和社会的批判力。“宽容”是指充分尊重他人判断和行动的自由,对多元的社会发展能够给予足够的理解。“敬畏”是对自然资源、生命资源和社会资源理性地认识和利用,防范过度的包容和排斥,防范过度的自由和限制,防范过度的获取和舍弃。

历史的现场由人、社会和自然三种元素构成,其中以人为中心和重心。高中历史教学的价值在于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促进理解的智慧、养成包容的精神、增添担当的勇气,其核心就是为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奠基。具体而言,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要达成三个“学会”目标:一是“学会关心自己”,即青年学生能够自觉追寻和创造生命的意义,逐步养成独立的个性思考的习惯;二是“学会理解社会”,即青年学生初步学会对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发展多元的、开放的理解,逐步具备理智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历史使命感;三是“学会善待自然”,即青年学生初步认识科学在改造自然方面的进步性和有限性,逐步具备人类和自然共存共生的家园意识。

追求上述目标是历史教师的职责。在学校教育的诸多领域,历史教师都可以去努力一番,尽一些自己的责任。下面笔者从“必修课程的课堂教学”“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生社团活动”三个方面说说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想法,重点说第一个方面。

(一)必修课程的课堂教学:尊重多元,包容理解

历史教师理解历史应该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并尊重社会的多元发展。为此,我们不仅需要用一种多元的、具有包容性的观念理解历史,而且要重视对同一历史现象多面阐释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是我们教学中重要的理论指导。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跌入一个理解上的误区,即把丰富的唯物史观仅仅理解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等几条机械的结论。这样的理解忽视了社会的多元发展,忽视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具有包容性的历史观念不少,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创始人罗荣渠先生提出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一元”是指“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经济力的变革”;“多线”是指“在同一生产力状态下的不同社会的发展,受复杂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千差万别,但可以归纳成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不同的发展道路;任何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都不是单向度的、静态的,而是多向度的、动态的”。他把社会发展看成一个有机体,认为“生产力形态的变迁和同一生产力形态下的社会变迁,是由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的产物。这些因素一般包括:生态、人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等七大因素”。

“一元多线”的历史发展观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特别要重视对“多元”的理解,逐步纠正长期以来过分关注“一元”所带来的可能的理解偏差。

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为例,从17世纪到18世纪,英、美、法通过革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各国资产阶级进行了艰苦卓绝同时也是影响深远的民主政治建设。19世纪,随着各国先后开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各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深入并趋向完善。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基本框架下,各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具体形式各有千秋。如英国代议制度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呈现出渐进地温和变革、民众的斗争和政府的妥协相结合、尊重传统和遵循惯例等特点。又如“美国1787年宪法”特点的形成是和北美殖民地的历史传统、独立后的共和国困境、制宪者的民主政治理念及其制度创新、政治智慧密切相关的,尤其是制宪者的公共品质、妥协精神和高超的制宪技巧至今令人感佩。

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认知和理解上述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个性特点及其多方面的成因,尤其是关注政治传统、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学生理解社会的多元发展和体验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是很有意义的。

历史虽然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历史阐释往往是多面的。教师在扎实掌握历史专业知识并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知识的基础上,从不同于现行教材的视角提出问题,激起学生的疑惑,运用课堂教学的诸多方式方法引导和推动学生解疑,并在课堂之外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课外书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和增进思考,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以“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教学为例,笔者在一次听课中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执教者在总结“美国1787年宪法”评价要点的时候,列出了进步性和局限性,其中局限性中的“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它所体现的也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这一条特别扎眼。“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在当时就一定是局限性吗?这个疑问油然而生。而且还有学生在课后针对这一条提出问题:资本主义是当时的进步潮流,那为什么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就是局限性呢?

这个疑问,可以从宪法内容及其影响的角度加以阐释,但也可以从“评价的历史”角度加以说明,引导学生对历史局限性进行深入思考。对历史局限性的理解是颇能培养学生包容品质的。“上述这一评价的来源是什么?对美国宪法的评价的历史又是什么?”围绕着这两个问题,笔者查阅了国内学者评价美国宪法的学术史资料。从中选择了三则材料让学生阅读,摘录如下:

【材料一】美国宪法虚伪地标榜不分阶级的全民民主,实际上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了剥削阶级统治。“三权分立”不过是一种手段,掩盖剥削阶级的实质。

――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1979年)

【材料二】美国宪法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提供了第一份政治现代化的草图,开创了近代成文制宪运动的纪元。按这个新体制建立的这个新国家不仅较之封建制国家是一个崭新的尝试……是一个巨大的进步。……美国宪法中保留了奴隶制……从这些方面说,美国宪法又有其保守的一面。美国的保守面,从更深的层面上透视,不过是美国革命中所体现的社会变革渐进思潮的反映。

――罗荣渠《略论美国联邦制度的形成和体制的特点》(1987年)

【材料三】美国的民主之所以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能走向真正的民主。美国的民主直到今天也不能说是真正的民主,更不用说在两百多年之前了。不过,当时的美国民主制尽管还存在着无数的局限性……却无疑是18世纪末的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化并且最有前途的政治制度。

――马克主编《世界文明史(上))(2004年)

针对高一学生,笔者根据上述材料设计了三个问题:(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学者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要点。(2)三位学者对宪法局限性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笔者希望通过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历史局限性时应该反复考量的三个问题――时人做到了哪些前人没有做到的,时人只能做些什么,时人能做却没有做到的是什么;理解一个观点――文明进步是一个“累进”的过程;认识一种态度――对历史局限性的包容性理解。

(二)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开拓视野,进行公民教育

高中学生正处于即将成人的重要阶段。“成人”有生理、法理和心理三个层面。心理层面的“成人”主要是指人在价值层面上的成人。因此,“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是青年学生普遍思考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关乎青年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发展。然而,这两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却杂陈着“理想褪色”“精神贫血”“勇气缺失”“方向迷乱”等令人担忧的乱象。虽然学校教育确实不能保证培养出如孔子、亚里士多德、牛顿、梁启超这样的大家,但学校教育应该且必须为培养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提供必要的智力、思想、精神等条件。而作为“捍卫记忆、发现价值、传递精神”的历史学科就担负着通过影响青年学生的历史记忆进行公民教育的责任。

为此,在嘉兴高中历史专业团队的鼎力相助下,笔者主持开发了“人在历史中的地位”这一选修课程。这是一门融历史学、政治学、文学、哲学、科学于一体的知识拓展类高中选修课程,既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又有饱满的思想张力。这一课程历史人物的选择体现了时代性、多样性、典型性、“去熟悉化”和“去脸谱化”等原则。本课程选择的14位个人和4个群体,生活在古今中外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属于社会的不同领域。他们或许并不为高中学生所熟悉,但他们各自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素养,如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博爱精神、民族精神、民主意识、科学责任等等。他们人生中的典型故事,对学生而言,有的可以励志,有的可以警示。课程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从“内心的坚守”“社会担当”“人与时代的关系”等三个视角阐发了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素养。开设这一课程的主旨就是通过影响青年学生历史记忆的路径,通过启发并引领青年学生理性思考人生的方法进行现代公民教育。

(三)学生社团活动:实践参与,亲身体验

组织学生社团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在多样化的活动实践中增长知识,关心国家,了解世界,同时增进合作与宽容的精神,发展学生的独立性。

1998年岁末,笔者所在的学校成立了一个学生社团组织――世界知识之友社。其宗旨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社团倡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发展;用自己的笔写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

社团活动除了师生讲座外,还举办了一些学校规模的系列活动。其别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资料展览”活动。这一年是 “”开始四十周年,“”是扼住国家命运之喉的浩劫、伤害民族尊严的浩劫,更是剥夺每一个生命权利、摧残灵魂和肉体的浩劫。我们的祖辈和父辈把这段刻骨的记忆埋在心底,而我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则拥塞着许多盲点和误区。记忆还是遗忘,这是一个维系我们每一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问题。为此,学校历史组全体同仁和学生共同努力,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整理收集“”资料,再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布置了一间“”历史展览室。其中的实物展品均由学生提供,包括形态各异的像章、保存完好的成套连环画、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红旗》杂志、“”期间发行的邮票、1967年出产的颇具时代特点的台钟,等等。

另外,我们还收到了八份学生对“”亲历者的访谈录,非常真实地记录了被访者的历史记忆,同时也反映了采访者的感受。如有一个学生在访谈的最后这样写道:“抬起头,只见奶奶依旧仰着天,我还想再问什么,可随即又闭上了口,我知道,奶奶也不想再多说什么,且让她好好去抚平这心灵的创伤吧;奶奶脸上的两道泪痕仍然依稀可见,这哪里是什么眼泪,分明是对历史永久的记忆。”又如有学生这样写道:“陆大妈最后的那番话,似乎是对‘’时期的向往,也流露出对当前生活的一丝不满。然而又是什么使她依旧怀念年代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也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展览室在开放的一周时间里,不同年级的学生纷纷前来参观,甚至还吸引了学校的和嘉兴市来学校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们。大约有近30名学生在参观留言本上写下了自己的感想。虽然其中也有个别的不文明的语言,但绝大多数学生表达了参观感知“”历史时的惊讶和这种历史必须杜绝的态度。

知识传授是增强人的外在力量,而精神熏陶才能完善人的内在心智,这就是所谓“精神成人”。我们不可能改变教育环境,但可以改变课堂的某个角落,通过渐进的甚至只是点滴的方式,承担起为青年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奠基的责任

这是我们的责任,其实这更是我们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