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名家陈无忌的丹青人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名家陈无忌的丹青人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上海艺术博览会结束后,海上著名实力派国画家陈无忌的多幅作品被鼎艺艺术基金公司以二千多万元的价格买下,而陈无忌也是首位被该艺术基金推荐展出的艺术家。作为陈佩秋与谢稚柳的入室弟子,他凭借着个人的天赋和勤奋,成为目前中国出版画册最多及拍卖纪录增长最快的中青年画家。早在2008年陈无忌就应邀参加上海艺术博览会,在整体成交量一派低迷的情况下,成绩斐然,为众人所通晓。

而如今,陈无忌的国画作品又将在2012上海艺博会重磅登场,为此,我们也采访了陈无忌先生,希望能率先对其有个全方位的了解。

师承与风格

出生于上海、曾侨居新加坡的陈无忌,以山水为主,并有花鸟,人物等作品。至今在海内外举办过二十余次个人展,追求画家画和文人画相结合,及工笔和写意相结合的风格。近年来,在“上法唐宋”、“外师造化”并结合“中得心源”的基础上,致力于将放纵的和细腻的画法熔冶于一炉的风格追求,个人面貌日见明确,时代精神亦在不断完善。

陈无忌自己说他小的时候就特别爱画画,当然这是天生的。后来也正是因为绘画,因为山水,他与孙仲威、李伯南、谢稚柳和陈佩秋等各位老师结缘。陈无忌告诉记者,也正因为有了诸位恩师和对艺术的追求,钟于突破自我、突破成规,他才慢慢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画出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除先生们对我的提点与教诲之外,我想大自然亦可谓是我的老师。我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在中国画中,写生与创作是分不开,写生的时候,画家已自然地将所见的景物提炼和升华,由景造境。我在这个过程中,自得自乐,随心所欲。师心,师造化,便慢慢促成了自己的风格。”当初陈无忌到新加坡,就是为了希望在画风上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以便吸收更多新事物。陈无忌觉得,三十岁前一直留在内地,觉得要去多看些不同的事物,新加坡是东西交流的地方,所以便选择了去新加坡。在异乡,可让他放开怀抱,在没有顾虑下,去寻找,去发掘新的东西。

陈无忌的恩师陈佩秋先生曾言道,“陈无忌是继张大千之后泼彩泼墨山水画无可争辩的第一人。”由此窥知,陈无忌的泼彩绘作在当下之画坛,无人可比。他向大师致敬,却不为大师所拘,创时下之新风。而对于陈无忌作品在市场中的表现,著名书画家徐建融先生也在评论中说:“……这种堂堂正正的风格,是他选择了继承、弘扬唐宋传统之“正宗大路”的必然结果……所以,理所当然地率先获得艺术市场的广泛认可。

水墨的传承

作为水墨画的名家,对于水墨在如今的发展,陈无忌也有其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从精神层面而言,无论是传统水墨还是当代水墨,都与中国道家哲学中的“悟”有关,讲究的是意在画外的悠远之思。而传统水墨,更在意道。画有道,道法自然。提笔挥毫,不要物趣,但求天趣,逸笔草草,作画,却非画,似画,亦非画,追求的一种解衣磅礴的心境。然而,当代水墨虽也着重于精神上的思索,却更趋个人心理化与私密性,是愈加世俗化的思考。

再从笔墨角度来说,传统水墨注重笔与墨的水融,侧重于纯粹的水墨状态。讲究皴擦点染、墨分五色等传统概念。而当代水墨可能就摒弃了传统的作画方式,又或者谓其是融入西方艺术体系的新水墨,是传统“笔墨精神”所蕴涵的现代抽象境界。

由此,陈无忌认为,一成不变地继承传统水墨的衣钵,已为时代所不允。20世纪是一个西学东渐的时代,回首中国水墨画进程,不难看到,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变革,已经构成这个世纪的基本主题。笔墨是需要时代气息的,而不是一味的模仿。但也并不是代表要摒弃传模移写,前代的青绿山水总是给以后人巨大的启示,后代的绘画又总是或多或少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这亦是中国画论中所着重论述的传承与师承。

“对于我而言,先入为主的经验是艺术的出发点,亦是我艺术发展的基点。无论如何融入新机,都是需要以传承为根基。但我从未满足于此,石涛说的好:‘古之须眉,不能生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非我故为某家也。’”陈无忌面带笑意,却异常认真地说:“继承、创造应该是统一在一起的,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又应时代之要求,具古以化。”

丹青人生 诗画自然

对于能够在艺术和市场都取得喜人的成绩,陈无忌摆摆手表示:“只是勤奋罢了。”陈无忌研习中国画有三十多年时间,他指出,各种画法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也能够打开画家的创作心胸和气度,更多的画家习惯将自己有限的精力集中其中一两种画法的研习,以求突破。虽然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但是陈无忌非常勤奋,因为在学画之初,老师就告诉他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收广袤的世界于眼底,胸怀万象,腹满经纶。别将自己框于单一的牢笼,更勿做井底之蛙。尝试各种可能性,从万归一。

“我首重“人品”的修养。所谓‘人品不高,用墨无法’。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隐约透露着一股不正之感,跃于笔端。文如其人,画亦如此。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陈无忌不断地强调,诗情画意、学养兼修才是更进一步地境界。绘画是清事,亦是韵事。画家是闲人,亦是杂家,必须具备深厚的学养。学画先当修身,身修则能心平气和,能应万物,读书可以养性,书画则可以养心。若是读书明理,阅历事故,胸中学问既深,对生活有所积淀,修养会从作品中间显现出来,画境亦自然超乎凡众。反之亦然,如果换做是缺乏文化底蕴的人,作品则会表现出浅薄,没有深度,经不起欣赏和推敲。

陈无忌的泼彩画作追求的是西洋绘画的光与色的效果和现代摄影融入在现代的水墨中的效果。而工笔青绿山水则建立在扎实传统的工笔水的基础之上,既有传统水墨和笔墨的坚实功底,又不乏娴熟的着色能力,因此使画面美不胜收。“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遁无形。”陈无忌最后说:“我的阅读,我的收藏,我的游历,都成为作品中的养分,充实丰润了人生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