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钱荒”未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央行抛出“今年市场流动性整体充足,银行备付金充裕”的公告仅一天后,承受“挤兑”传言的工行董事长姜建清就站出来打破了货币监管者与银行间的沉默。在姜看来,被市场轰轰烈烈炒了10余天的并不是“钱荒”而是“心慌”,他希望政策的预期更加清晰、稳定。
三天后,央行行长周小川出现在陆家嘴论坛上。谈及钱荒,周的论调是“市场基本正确理解了央行,此次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其积极意义在于提示银行需要对自己的资产业务作出调整”。周传递的政策信号可谓明晰,但商业银行的“心慌”却难以从中得到平抚。
市场人士喜欢说此次“钱荒”是央行给商业银行的一个教训,周小川本人也不否认这一说法。至于为什么要给这个教训,导火索在于银行们把错了货币政策的脉,按照银行圈的判断,下行的经济形势下决策层会推出扩张性政策,因而纷纷提前出手、布局卡位。6月的前10天,全国银行信贷增加近1万亿元,其中70%以上系票据业务。巨额增长的票据业务让监管者很不爽,因为这意味着新增贷款并没有多少流向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
监管者更深度的担忧在于银行资产的结构问题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大量资金在金融同业体内循环,或以高价流入了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顶着“金融创新”名头的影子银行形式层出不穷。在6月20日“钱荒”话题被引爆前,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向银行们喊话,称要注意防范不符合实体经济真实需求的“金融创新”,防止资金自我循环以及监管套利行为,确保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对于这场肆虐近一周的“钱荒”,积极者认为央行警示了中国银行业不计后果的扩张表外资产、校正了资产错配的操作。悲观者则称央行被A股市场5年内的最大跌幅裹挟,错失了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契机,功败垂成。
但无论如何,央行的出面干预只是平息了短期风波,“钱荒”的温度并未退去——过去两年中如火如荼的信托受益权类买入返售和票据类买入返售业务在此次“钱荒”中严重受挫,不难想见未来以同业负债为资金来源的影子银行形式将不再流行,地方政府融资面临全面收紧,而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重要性则显著上升,票据业务这类资金“空转”的模式也会受到压缩。监管层意欲推进的金融去杠杆化正缓步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