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现状与趋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现状与趋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供应链金融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其融资模式带来的风险不可小视。文章在总结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第一,关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全面系统架构研究;第二,关于供应链物流与资金流的协调运作机制研究;第三,关于银行、第三方和供应链节点企业三者之间作用机制研究。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风险管理 融资

供应链金融及其风险问题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内部贸易中往往占有优势地位,因此这些企业习惯于通过向上游赊销、向下游压货,将流动资金压力转嫁到供应链处于非核心地位的企业。非核心地位的企业往往比较弱势,且通常是中小规模的企业。他们的资产实力和信用实力都较弱,融资成本高。这势必导致供应链的中小企业既面临流动资金增加的要求,又面临较高的融资成本,造成供应商对核心企业的供货成本提高,以及分销商单位产品的销售成本提高,进而导致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供应链的系统性金融融资模式,它是银行立足于供应链全局的角度,以降低供应链整体的财务成本为目的,同时兼顾协调供应链资金流的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模式在较大程度上有助于与核心企业打交道的中小企业缓解融资成本高、融资难等问题。供应链融资模式为特定供应链的特定环节或全链条提供定制化的财务管理解决服务,通过整合信息、资金、物流等资源,提高资金使用率并为各方创造价值,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然而,供应链融资作为新的融资模式,它包含了供应链中参与方之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资金关系,与一般的企业融资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供应链融资的风险及风险管理有其自身的特征及难点。

首先,由于供应链金融是为解决供应链的中小规模企业融资困境而提出的融资模式,但是它不能回避中小企业资产实力较小和信用实力较弱等固有的高风险问题,如何进行合理的风险控制,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技术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其次,最近几年来,理论界和实务部门提出较多关于供应链金融的新型金融信贷产品。这些产品通常是现有金融信贷产品的改进和组合,但在合约设计方面和操作流程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如何进行有效合约设计、制度设计以及全面的风险设计,是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再次,为了确保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能够归还贷款,银行通常以质押或抵押的方式来做保障。但由于赋予第三方物流公司在订单抵押的模式中监管货物的权责,往往不可回避地涉及第三方物流公司和融资企业相互勾结和串谋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如何规避道德风险问题,也是供应链金融在风险规避设计的重要问题之一。最后,在供应链金融中,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是主要的服务对象和融资对象。但是银行不仅要考虑融资的供应链中小企业资金实力和信用状况,更要考虑其它企业尤其是核心企业的经营和资信状况,同时还要考虑到供应链整体的发展状况。如何对具有一定行业跨度的供应链的行业前景分析以及对供应链其它非融资企业经营状况、技术水平、资产实力以及信用实力等综合信息分析,是供应链金融风险识别技术中不可避免的难题之一。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现状与评述

供应链金融概念的初步提出是始于Berger在2004年的论文提出的一些有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框架和设想。在最近几年的研究里,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的特征。Sunil(2004)从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角度,提出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多元性和复杂性。高能斌(2008)指出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构成了供应链金融的两大类风险。系统性风险是普遍存在的,这就需要银行对不同的物流企业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措施和决策规避相应的风险。而非系统风险是由企业自身经营导致的,如企业基本实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和信用记录等(裴然,2012)。刘长宏(2008)指出供应链金融与传统授信不同,其主要特征在于:供应链金融是在考察供应链各成员经营和资信状况后的群体授信,特别关注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的资信,在对整个供应链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同时理顺供应链各方内在的业务关系及潜在风险问题和特征,最终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和合理的供应链授信分配体系。

风险与资金管理。Cheng(2011)认为,供应链的资金管理主要是内部资金管理和外部资金管理。前者主要是供应链各成员间的赊销等特征的交易信用的管理与控制,而后者主要是商业银行站在供应链全局的角度出发对供应链的授信。不同特征的资金管理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形式和不同的风险防范策略。在内部资金管理中,采取有效的支付结算工具和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Warron,2005),可以有效地进行风险防范,进而节约运营的成本,同时可以提高供应链绩效。在外部资金管理中,采取基于信息共享机制(王灵彬,2006)以及期货、期权、远期、信用违约互换等衍生工具对冲等方法(Barnes-Schuster,2002)可以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当然,在这方面的研究和相应的成果十分有限(丁楠,2005)。

融资模式与信用风险管理。刘英(2002)在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进行探讨时就运用了供应链金融的思想。一般来说,供应链融资模式主要有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融资模式和预付账款融资模式(闫俊宏,2007)。邹武平(2009)从逻辑上探讨了这三种模式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一些学者从方法上研究了几种模式的风险防范问题。如吴冲(2004)和方先明(2005)等分别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和三层前向神经网络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评价。杨松(2004)和董天胜(2005)针对供应链金融信用模式,利用博弈论的思想和观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吴德胜(2006)提出遗传算法辅助网络训练的优化策略,建立信用风险评分。

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成果虽然从多个视角探讨了供应链金融风险及风险管理,反映了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工作成果和动向,然而,笔者认为尚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商榷:

第一,目前文献大多数从风险识别的角度讨论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时,而关于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对策方面的讨论较少,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研究;第二,现有文献对供应链物流与资金流的协调运作协调鲜有讨论;第三,已有文献主要侧重于分析银行、供应链成员以及第三方行为的协调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但很少给出参与各方风险协调的具体方法。

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趋势

第一,建立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全面系统架构和分析架构。风险识别需要找出供应链金融中既有和潜在的风险因素及其形成原因。供应链融资对象包括众多中小企业,因此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来源之一。同时,操作风险也是重要的风险来源。此外,不同融资方案还会涉及其他风险,如存货质押融资可能由于商品价格波动形成市场风险等。因此,在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时需要分析各种融资产品的风险来源,特别是采取Panel Data(面板数据)建立风险指标体系,这是值得考虑的研究问题。

风险度量是量化供应链金融中的各种风险事件出现的概率以及各种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风险评估主要是对银行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压力测试,寻求合适的风险控制措施。由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发展,对不同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可见,如何建立供应链金融的风险预警机制,为银行、第三方以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风险防控提供科学的依据,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风险控制在供应链融资中的一项创新工作是对核心企业的信用捆绑技术以及通过合作方式引入其他风险承担者。然而,其前提是对风险承担者进行合理补偿,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如何在供应链金融的诸多风险中进行风险补偿的风险类别确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利益分配的技术方法的选择和分析,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建立供应链物流与资金流的协调运作机制。供应链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利用节点企业存货进行质押融资,对供应链物流与资金流的协调运作机制的研究不仅是供应链运营的需要,也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需要。然而,在不同的监管模式下,物流与资金流的运作协调应出现不同的特征。如何分析和比较在委托简单监管模式、统一授信模式和委托严密监管模式下的质押率的确定,以及在银行和物流企业信息不对称时研究物流企业和借款企业在监管业务上的共谋风险及相关防范机制,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使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索并检验银行、第三方和供应链节点企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也是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需要讨论的问题。

结语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而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方式之一。为确保该模式的健康、良好和可持续的运行,需要理论界和实践部门不断探讨新方法和新思路,同时,还需要我们有效控制由此带来的风险。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本文系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ZR0031】

责编/边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