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态工业的贵州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态工业的贵州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态和工业可以互生共长吗?

有人认为发展工业和保护生态环境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抓生态保护就会影响工业发展速度,要发展工业必然要牺牲环境。

当然,这样的存疑并非不无根据。回看贵州的工业发展之路,确实存在过“村村冒烟、处处点火”,“先发展后治理”,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的现象。那是否为了保全生态环境而停止工业发展?

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说:“贵州发展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确保2020年贵州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发展工业是保障也是捷径。贵州山多地少水缺,生态基础脆弱,如何才能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实现工业发展?贵州通过自己的实践给出了答案。

调结构 推动工业生态化

生态工业是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方向。推动生态工业发展,结构问题是关键。贵州坚持把加快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脱钩。

优化产业结构。贵州立足山区实际,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相结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解决以能矿产业为主的重工业比重偏高、轻工业及新兴产业发展相对不足的矛盾,结构调整取得实质进展。2012年,轻重工业比例为36.3∶63.7,较2010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合理布局空间结构。产业园区是发展生态工业的重要实践形式。在园区布局上,贵州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对不具备条件、生态功能特殊的地方,不盲目建园区;对具备条件,区位较好的地方,因地制宜建设符合当地发展优势的园区。三年来,贵州产业园区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产业聚集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各具特色的园区。

调整企业结构。企业作为工业发展的主体,其生产方式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好坏。在发展生态工业过程中,贵州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的底线,提高企业的环境准入门槛,实施绿色招商。大力引进产业生态链长、产品关联度大、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项目,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和园区发展方向的项目坚决放弃,仅贵阳的工业园区一年就婉拒了300亿元以上的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益投资项目。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2010年-2013年,累计淘汰落后产能2972万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利用率达到61.7%,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提高新建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育产业 发展生态特色经济

省委书记赵克志说:“贵州欠发达,主要是产业欠发达。”抓工业发展首先要抓产业。

三年来,贵州按照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品牌化的思路,突出优势和特色,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提升烟、酒、茶、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产业,培育壮大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和新能源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构建符合贵州生态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生态特色工业体系。

改造提升资源精深加工产业。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贵州以资源为依托,在煤、电、磷、铝等优势资源开采、加工、利用过程中,合理规划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整合重组,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幅,大力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产业,推动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一体化协调配套发展,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打造“五张名片”。烟、酒、茶、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五张名片”是贵州特色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贵州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按照“调结构、促转型、上规模、重效益”的思路,贵州坚持品牌建设,坚持市场开拓,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白酒产业是仁怀重要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白酒产量占全省80%以上,占全国白酒市场份额的2.6%。仁怀名酒工业园区按照布局集中、项目集聚、用地集约、产业集群的思路,努力打造千亿园区,2013年1-9月,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01.6亿元,完成工业投资27.8亿元,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贵州“三大军工基地”积淀了大量人才和科技成果,其技术溢出效应,为实施军民结合项目、促进省内协调配套项目等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小河-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区是我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先后获得“国家军民结合(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等称号。目前,园区工业企业总数达到600多家,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烟草医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贵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政策支持,在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取得了突破进展。随着中国电信云计算信息园、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的开工,贵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重科技 提供生态技术支撑

在传统要素成本优势减小的情况下,如何改变经济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如何改变经济对传统技术的依赖?在资源环境矛盾加剧的情况下,如何改变经济对传统模式的依赖?这些都是推动生态工业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破解?科技创新是关键。

瓮福磷业发展公司是一家以资源为依托的资源型企业,过去公司生产方式粗放,规模小,经营分散,面临着经营困难和人员分流转岗等压力。公司上下在阵痛之后形成共识:坚持科技创新,发展精细磷化工是唯一出路。如今,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产品和技术,不仅领先于世界同行水平,还帮助公司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发展。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来,贵州大力加强科技创新,通过发挥科技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工业发展提供强劲的技术支撑。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出台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财政资助、贴息和税收减免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加强产业的技术改造。紧紧围绕提升传统产业,对现有企业生产设施、装备、工艺进行改造,提高先进产能比重。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相关产业推广运用管理信息系统,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在重点行业抓好一批示范企业,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规模化高值利用。

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双向兼职和流动,支持他们创新创业,特别是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健全与岗位责任、工作业绩等紧密相连的激励机制。加大科技领域的开放力度,注重引进省外科研院校到贵州设立分支机构。

在一系列措施和政策的支持下,贵州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升。2012年,全省从事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29967人,比2010年增加6536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1.73亿元,是2010年的1.39倍;获得国家授权专利6054件,是2010年的2.96倍。科技创新逐渐成为驱动贵州生态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责任编辑/李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