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温州金融改革进展弱于预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温州金融改革进展弱于预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以来,温州市在政策范围内积极推动金改方案的实施和落地,围绕金改总体方案确定的12项任务内容积极推进,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温州金改在一些关键领域面临政策瓶颈,改革进展弱于预期。

地方力推 见阶段性成效

探索民资直接介入金融体系的路径,首批民营资本管理公司投入运营。民营资本管理公司可通过开展资本投资咨询、资本管理、项目投资等服务,引导民间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目前,温州已试点设立瓯海、乐清、瑞安3家资本管理公司,组织近2亿元民间资本以债券、股权方式投资中小企业。此外,温州亦积极探索民资介入金融体系的其他路径,包括:把农合行股份制改革作为民资进入金融领域的主要途径,全市11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股改工作稳步推进;择优推荐10家企业作为主发起人,参与小额贷款公司转村镇银行改革,以及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

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引民资进入多层次投资平台。金改以来,温州地方资本市场发展取得一系列进展:一是搭建起权益交易服务平台。按照公益、市场化运营、多层次交易的设计思路,温州建立了以产权交易为基础、集各类权益交易为一体的综合型金融服务平台——温州金融改革广场,该广场于2012年8月8日开业,已有32家企业入住。二是企业产权交易和债券融资市场逐步发展。2012年以来,已有4家公司挂牌交易,1家增发获批;首单中小企业私募债成功发行,部分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处于报批进程。三是中小企业改制上市试点范围扩大。温州按照“改制一批、规范一批、托管一批、挂牌一批”的思路,筛选150家企业参加改制规范试点项目,着力培育更多优质的企业上市后备资源,推进股权交易市场发展。四是股权投资基金较快发展。按照“市级主导、县级配套、募集跟进、投向平台”的运作原则,温州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支持各类投资者参与组建投资基金,目前,龙湾、平阳、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已组建并运作股权投资基金。五是突破发展证券机构。上海证券温州分公司的设立,改变了温州只有证券营业部没有证券公司的局面。

推进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创新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一是创新建立多家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温州创新推出的小额贷款公司主发起人招投标制度已完成11家机构的招投标工作;截至2012年9月底,已开业小贷公司30家、村镇银行6家及5家分支机构。二是支持推动了资金互助社股份制改革。最典型的是支持瑞安马屿资金互助社增资扩股,预计增资后社员将达到1000人,成为全省最大的资金互助社。三是推动了温州银行增资扩股。温州发动内外温商积极参与优化温州银行股权结构,目标资本规模100亿元。

温州通过设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积极推出排污权抵押贷款、新型渔轮马力抵押贷款、景区门票质押贷款、税收贷款、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科技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产品与服务。

针对金融危机后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问题,温州银监局积极推动辖内金融机构创新流动资金还款方式,力争实现到期与续贷的无缝对接,截至2012年11月底,温州辖内19家金融机构已推出多款创新产品,包括增信模式、分段模式、循环式、年审制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还款难、成本高、期限错配、担保链风险释放等问题。以浙商银行推出的年审制产品“还贷通·连续贷”为例,其面向全市范围内符合贷款条件的小微企业及个人经营者,在贷款第一融资时段到期后,按照合同约定提供1~2次固定期限延期服务,其中第一融资时段贷款期限不得超过一年,第二、第三融资时段贷款期限一般为半年,最长不超过第一融资时段贷款期限。此类创新产品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推动了银行业务的发展。

加强民间融资体系运营的规范引导,推动构建地方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体系。缺乏规范、健康的运营环境是民间融资风险频出的根本原因之一,温州金改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诸多措施,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一是通过组建民间借贷服务中心为民间资金供求双方进行直接借贷交易提供登记、公证、评估等综合服务,首家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已于2012年4月26日投入运营。二是了包括直接借贷、社会中介、小额贷款公司、借贷服务中心的借贷利率当前水平、同期增减、环比增减等指标的“温州指数”,及时反映民间融资利率变动趋势,正努力实现从周向日过渡。

作为完善现行垂直监管体系和防范民间金融潜在风险的制度屏障,加强地方金融监管也是金改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积极推动这一改革任务的落实:一是创新提出资本运作类机构监管的“1+X”方案构想,设立温州地方金融管理局,下辖金融犯罪侦查支队、金融仲裁院和金融法庭,启动民资金融机构的抽样检查。二是分类建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民间金融组织档案,搭建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机构的联络员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和行业信息数据库,加强对民资机构的统计管理。

政策与实践 仍需突破与支持

尽管温州金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缺乏预期中的政策突破与支持,改革成效也仅主要体现在地方金融机构和平台的建设领域,规划中的金融创新大多仍停留在方案构想层面,解决温州“两多两难”问题成效并不显著。

两大政策未获得监管支持,民间资金投资渠道依然有限。温州金改的政策初衷之一是缓解民间资金多而投资渠道少的问题,鼓励民间资金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和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曾被认为是疏通民间资金投资渠道的“两大政策亮点”,然而,上述“两大政策亮点”一直未能得到监管机构的“试点”支持。

尽管地方政府在政策范围内仍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向小微经济领域,包括推动成立首批民营资产管理公司,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合行股改,引导民间资金参与投资小微企业债券以及股权投资基金等,但是,通过上述渠道投资的民间资金规模相对有限。截至2012年9月底,仅3家资本管理公司开始运营,4家公司挂牌交易,1单中小企业私募债成功发行,后续债券产品及股权投资基金尚在运作当中。

缺乏配套财税政策和正规金融体系参与力度不足,导致金改方案落实动力不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小微企业经营较为脆弱、融资风险高。国际经验表明,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依托市场创新力量外,还往往需要政策的支持,比如对金融机构给予税收优惠或相应奖励,为金融机构开展相关业务提供政府信用或资金支持。然而,国家并没有赋予温州金改针对银行、租赁、保险等金融机构开设分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地方政府也没有出台配套财政奖励或业务合作计划(比如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创新建立在政府—银行—保险三方合作的基础之上,然而目前温州尚未建立起相应的三方合作机制)。因此,金改启动以来,机构做大做多主要限于地方金融机构层面,许多金融创新无法付诸实施。

此外,过去一段时期对正规金融体系参与金改的重要作用重视不够也是导致金改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适应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及业务创新不足,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效果不大。金改方案提出的助力小微企业融资的业务创新大多仍停留在方案构想层面。虽然金融改革广场搭建了权益交易平台,但除了股份转让试点运行之外,文化产权、排污权、林地流转等产权交易短时间内还较难投入运营;并未出台详细的地方政府资金及政策支持方案,地方政府、银行、保险联合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创新构想也停留在方案构想层面;相对来说,小微企业债券类产品融资业务创新试点较为顺利,但融资前景仍未可知。

尽管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积极推出租赁融资、系列新型抵押贷款融资以及各类保险关联融资产品的创新方案,但大多数创新方案需要相关制度建设和完善的市场环境,短期内较难转化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实践。比如,在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制度建立、交易市场形成之前,排污权抵押贷款创新缺乏现实基础。(课题组成员:詹向阳,樊志刚,王祺,李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