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析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析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在农村出现了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学生,而留守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健康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他们频频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其成因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前提。

[关键词]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农村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8-0122-02

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大大加快,农村也解放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于是农民进城打工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这是我国工业化在特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本来无可非议,然而在农村却出现了一个特有现象――留守问题。其中留守学生日益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留守学生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作者调查的学校是农村的一所普通完全中学,就所观察年级情况来看,全班66名学生中,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学生占95%。父母双方都外出的学生就有9人,占全班学生数的14%。其中有8名学生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占12%。孩子寄居生活在三年以上的占3%,有的甚至长达10年以上。这些留守学生中存在的与心理健康有关的现象有如下几种: 超过93%的留守学生认为自己在寄居家庭里生活感到很孤独;87%的留守学生承认曾经说过谎;72%的留守学生在心烦时不向监护人诉说,选择藏在心里,或偷偷哭一场;85.4%的学生承认跟监护人顶嘴,理由主要有监护人唠叨和不被监护人理解。这对留守学生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下文主要就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家庭教育缺失是形成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个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情感培养与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烦恼与冲突需要倾诉,需要有人指导他们正确对待这些问题。由于留守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经商,与留守儿童联系较少,有的甚至多年未与孩子谋面,很难与子女交流,使有些孩子产生孤独、寂寞、胆怯心理,性格孤僻;而作为监护人的祖辈或亲戚通常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又助长了其自私任性、蛮横霸道、心理逆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从事的多是体力活或小生意,收入微薄,生活艰苦,劳动强度高,空闲时间少,因而回家很少,与留守子女联系也少,使许多留守学生多数时候只能独自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留守学生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无法建立对社会的安全感、信任感。

留守学生所受的家庭教育往往是一种委托教育,孩子一般由祖父母或亲戚监护,教育方式存在一定问题:第一,说教多。表现为监护人对孩子成天唠叨,留守孩子做错事时唠叨,取得成绩时也唠叨。在他们看来,孩子是在一刻不停地提醒下成长起来的。第二,包办代替。许多祖父母、外祖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无限关爱,包办了学习之外的一切杂务,致使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较差。第三,溺爱孩子。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多采取放任态度,有求必应,百依百顺,教育不足,关爱有余,近于溺爱。第四,管理专制。监护人往往从安全原因出发,对留守孩子的行为采取简单地限制,使孩子自由活动空间很狭窄。由于此原因,使部分留守学生纪律散漫,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行为偏差。

外出务工潮使农村许多孩子离开了直接监护人,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位,如果只有父母一方在外打工,另一方则在家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没有时间去关心孩子的学习,也很少对孩子提供个性化的、针对性强的辅导,一旦孩子在学习上遇到问题,也无法给其释疑解难;如果父母均外出打工,小孩是隔代监护的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因年老体弱或文化水平较低,根本无法担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如果孩子交由亲戚代为照顾,叔叔、阿姨往往不愿多加管束,因怕管束太多孩子父母回来后埋怨,还不如放任,只要不出大的乱子,他们就算完成任务,也不会在孩子的学习上多下功夫,比较缺乏责任感。因此,留守学生的学习一般要比正常家庭的学生学习差一些,有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学习困难重重。在笔者调查的16名留守子女中,有45%学习成绩较差,42%学习成绩中等偏下,10%学习成绩较好, 仅有3%学习成绩优秀。笔者所带班级上学期流失5人,在这些流失学生中间,仅有5%的学生是因家庭经济原因而辍学的,“留守族”占了很大的比例 。

二、前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环境是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前夜,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发展中的一大特色,必然伴随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频繁流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或南下沿海打工赚钱,将年迈的双亲和孩子留在家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留守学生群体。高、初中交替的少年正处于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阶段,初中生特别是初三、高一年级学生的自我行动能力逐渐增强,他们期望和社会接触,而校外正好有一批年龄和他们相仿的人群。其实这些人也是刚从学校走出去的,初中毕业,没能考上高中,外出打工年龄较小,在家里不会也不愿种田。总之,他们没有正事可做,三五成群,四处游荡,有人称这些孩子为“三无少年”:无学上、无业就、无事做。时间一久,这些人的不良倾向就出现了,或小偷小摸,或寻衅滋事等。这些已经成为“问题少年”的孩子们又反过来影响那些在校的同龄人,受了影响的学生,成绩和品行都不可避免地下滑。留守学生长期在缺乏母爱、父爱的环境中成长。即使有一方父亲或母亲在家,但是农活、家务相对于完整家庭会更多更忙,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也很少发现,即使发现也难有很多时间去沟通教育,促进孩子改正。父母同时在外打工的孩子,绝大部分由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来照顾,祖孙辈的年龄相差悬殊,孩子与祖辈之间不易沟通,再加上祖辈们年老体衰,大多文化知识少甚至是文盲,往往只能照顾孙辈们的生活起居,无法尽到教育责任。寄住在亲戚家中的留守学生,亲戚一般不会像自己的子女那样管束、教导这些孩子,他们认为管得太严,孩子不理解,对待孩子的态度有的迁就放任,有的冷淡粗暴,而这些孩子自己也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三、农村教育资源的紧缺和理念的严重滞后是形成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又一原因

农村学校是承担留守学生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农村教师是和留守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但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是,我国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十分明显。与城市相比,农村师资严重短缺且分布极不合理,教具古老而又简陋,危房比比皆是,更不要说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一些边远山区学校,教师严重不足,并且专业也不对口,有的教师身兼数职,要教授数学、历史、地理等多门课程,非常辛苦,连教案都备不过来,更没有多余的时间关心留守学生。这些学校很难为留守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生活、学习上难以给其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即便是在教师的职权和职能范围内,也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另一方面,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机制仍在发挥着主导作用,考核学校和教师的主要标准还是入学率、及格率、平均成绩等硬指标。因此,在实践中大行其道的依然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做法,反映在教师对待学生的的态度上,就是“带好一个差生,不如培养一个好生”。当然也有很多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家访,与学生交流交心,对学生进行定向辅导甚至于“单兵教练”,但可惜主要针对的是好学生和问题学生这两极,而大量需要用爱浇灌的“留守心田”却与之无缘。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非常有害的心理误区――“父母远离我,学校老师和同学看不起我,干脆破罐子破摔算了”。这是一种可怕的倾向,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