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两岸媒体莫拉克风灾报道体现的媒体价值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两岸媒体莫拉克风灾报道体现的媒体价值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是对媒体能力和水平的重大考验。2009年的台湾莫拉克风灾是两岸媒体工作者继“5・12”汶川大地震后,又一次通过“媒介事件”亲身参与的一场“历史的现场直播”。灾难是一幕幕令人扼腕垂泪的悲剧,及时、透明地报道灾难,能够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理智、科学地分析灾难,能够较好地传递情感信息,是媒体收到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效途径。但媒体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秉持的价值观能否与受众的价值观相契合,并得到受众的认同,是衡量媒体灾难报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探讨和分析此次台湾莫拉克风灾报道中两岸媒体与受众相契合的价值观。

人本主义价值观

关注生命,从人本角度出发,是两岸媒体对此次台湾风灾报道的一大亮点。台湾莫拉克风灾发生后,人们除了对灾难事件本身产生本能的关注外,更对遭受、抵抗灾难人物的个体命运、遭遇报以情感上的深切关心。在报道这次台湾特大风灾时,两岸媒体将人作为报道主角,关注人在灾难中的生存状态、彰显生命抗击灾难的坚韧与智慧,感受政府对灾民的救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援助和温情关怀,将人文关怀体现在对伤者的人道主义援助和对不幸逝去的生命的尊重上。这些价值观和情感人皆有之,也最能打动每一个人。如2009年8月15日,中央电视台在《朝闻天下》中与大陆民众分享了5岁的台湾小朋友蔡小弟对爸爸的深情表白:“爸爸,我爱你!”风灾过程中,蔡小弟的爸爸因为参加救援而被困于桃源乡,音讯全无。好久没有见到爸爸的他只能哭着问妈妈:“外面风这么大雨这么大,爸爸为什么不回家?”不确定丈夫生死与否的妈妈眼含泪水,不知该如何回答。

没有什么比孩子的眼泪、比母爱更能冲击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台湾东森新闻台8月25日播出《鲁冰花现代版――8岁玮琪盼见母》,为受灾的小姐妹电视寻母。电视里刚刚跟着爸爸从灾区撤退下来的小玮琪,和5岁的妹妹一起被收留在临时安置所里,她们在狂风暴雨中失去了自己的家园。看到安置所里其他的小朋友都有妈妈的陪伴呵护,小玮琪眼里满是忧伤和泪水。她牵着妹妹的手一起唱起了《鲁冰花》,她的一句“想妈妈,希望妈妈早点来接我们”令人动容,孩子简单的话语真实而感人。

东森电视台的独家报道中还讲述了一个“婴儿哭救全家”的故事。在台湾特富野部落,一位1岁多的婴儿在灾难来临前的不断啼哭,救了全家和邻居共14个人的生命。虽然家被毁了,但是幸存下来的村民对记者说:“家毁了,很难过,但活下来总是有希望。”这些朴素的贴心话,这些真实的细节,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同身受。

面对风灾,两岸媒体的报道,不再是将个人视为整体的一个中性的组成因子,而是珍视个体的存在,关注个体的喜怒哀乐,并从中提炼出典型的人与事,展现在受众眼前,较好地体现了媒体人本主义价值观

利他主义价值观

灾难是人与自然或人与人之间巨大的矛盾冲突,是人类所面临的暂时的无奈。自然的崇高形态与人的价值、生命力的强烈、精神风貌的超常性联系起来,融汇成一种新的价值观――利他主义价值观。这种利他主义价值观将个人的情感标杆上升到了一种舍己为人的境界,将对个人之爱转化为对他人、对集体、对民族之爱,这种价值观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载的传统观念里能够找到伦理起点和道德基础。这种利他主义的精神在灾难酿成的低潮、逆境与险阻中,更富有鼓舞人心、振奋斗志的作用。

在抗击台湾风灾的报道中,央视新闻频道和东森新闻台同时报道了一位平凡而又无私的老师庄宜莹的事迹。年轻的庄宜莹是那玛夏乡的小学教师,在土石流冲到学校的时候,她勇敢地带领学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在收不到信号的情况下,她毫不放弃,坚持用发短信的方式努力与外界取得联系,使受伤的孩子和老人们及时得到救助。在救灾过程中,她顾不上自己被土石压伤的脚,手机里发出去的十几条短信内容多是关于村里受灾的灾民。

台湾《联合报》记者王慧瑛报道了一位特殊的拾荒老人。“我也想为自己同胞尽点力量!”新竹县80岁老人颜正春靠拾荒维持生活,他克勤克俭,每天外出拾荒存钱,三餐常以稀饭、馒头裹腹。他一天赚不到100元,却在台湾风灾发生后,一口气捐款50万。颜老说,看到许多人失去家人、失去家园,许多学校严重淹水,因为无法到灾区帮忙,他捐出50万元,希望帮助同胞们渡过难关。“风灾让人学会互助,希望台湾人携手走过难关”是颜正春老人的心愿。

台湾《中国时报》2009年8月14日社论指出,“家园破碎的伤恸中,仍有很多无名英雄坚守在救灾岗位上,牺牲时间、精神以至于生命,对这些人,我们感谢、珍惜,更应该为他们祝福──是他们的不眠不休,是他们的坚持努力,是他们的不离不弃,让灾民的漫漫长夜有了光明的可能,让灾区在柔肠寸断里见到了温柔守护。”舍己救人的女教师、无私奉献的拾荒人、为救灾有家不回的志愿者们,还有电视里那些为灾区写卡片义演的天真的孩子们……他们是那么的平凡,受访时语言也十分朴素。正是这些平凡和朴素,却传递出真实的力量。这种舍己为人的奉献化为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牵动了无数受众的情感。这种利他主义的崇高精神,促进了两岸同胞的空前团结,为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含义,成为一面昭示中国人共同价值观的人道主义旗帜。这是灾难中榜样的力量,也是儒家文化传承两千多年后的又一次厚积薄发。

民族国家认同观

大陆学者于丹曾在2009年7月举办的第五届两岸论坛上与大家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父亲一怒之下把一张世界地图撕烂扔进了垃圾筒,几分钟后,他的儿子竟将其还原,父亲惊讶地问儿子是怎么做到的,儿子回答:“我没有拼地图啊,地图的背面有一张人脸,我只是把他的样子拼出来了”。于丹说,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一个“人”是正确的时候,一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而海峡两岸地图的背后,也永远都隐藏着一个人,那就是中国人。”

美国《世界日报》2009年8月19日发表社论,针对两岸人民在此次台湾风灾中的表现指出:两岸人民患难见真心才是和平的基础。通过这次台湾风灾的报道,两岸媒体都在不断向世界表达:中国人真诚坦率、友善乐助、自强不息,两岸人民同宗同源、十指连心,那种血水相融的同胞情谊,是任何人都歪曲不了的。

文章列举的各方捐款事宜,以及据之得出的结论“两岸人民患难见真心”,同样是在这次台湾风灾中两岸中国人共同得出的结论。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2009年8月14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两岸血缘相同、文化同源、语言相通、地理相近,原本就应相互扶持、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在遭受天灾袭击之后更是患难见真情,相互伸出援手,协助对方渡过难关。未来双方理应秉持同胞情、民族爱,相互扶持,共同开创两岸中华民族的新世纪。”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两岸人民的家国情怀迸然激发,民族国家认同感空前增加,而这一切的发生,都有赖于两岸媒体作为传播的渠道。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哈艳秋教授认为:“此次两岸媒体对风灾全面丰富的报道,使受众最快速地获取到来自灾区一线的信息。同时,媒体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凝聚了两岸人民的共同体意识,把两岸人民同根同源、中华一体的民族国家认同推向了新的顶峰。”

对于隔海守望了六十年的两岸同胞而言,这种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加之“贵和尚中”“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熏陶,使得两岸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惊人的团结和亲密。这种民族精神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把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团结起来,凝为一体。在这次台湾风灾中,两岸同胞再次携手并肩站在一起,所有华夏子女都视灾区同胞为自己的亲人,视灾区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不分老幼,不分远近,只要是中国人,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这种血浓于水、空前团结的局面,继汶川大地震之后再次印证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栏目责编:曾鸣

参考文献:

1.张欣:《论汶川抗震救灾电视报道中体现的传媒价值观》,《电视研究》,2008(8)。

2.王慧瑛:《救灾/80岁拾荒荣民 捐50万赈灾》,《联合报》,2009年8月20日。

3.胡菡菡:《汶川地震报道中若干冲突浅析》,《新闻大学》,2008(3)。

4.方汉奇:《赋到沧桑句便工――简论中央电视台里程碑式的汶川震灾报道》,《电视研究》,2008(8)。

5.吉俊洪,孔解民:《重大灾难中的媒体开放与应急机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6)。

6.刘建明:《大地震中新闻媒介的突进》,《青年记者》,2008(6)下。

7 .牛光夏:《汶川大地震电视直播的人性化进程》,《青年记者》,2008(6)下。

8.罗明:《面对灾难电视用实力书写崭新一页》,《电视研究》,2008(8)。

9.沙晨:《以人为本 引领关注――〈新闻联播〉汶川地震报道的价值追求》,《电视研究》,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