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现在怎么做女人才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日石康的一篇《浅议现代中国女性的优秀》对比了中美两国女性的差异,被网友纷纷转载、褒贬不一。以前有句话叫外国的月亮特别圆,形容崇洋的心态。现在开始具体到外国女性和中国女性的比较了。难道外国的女人也特别牛?那么,在现代中国,到底该怎么做女人才好呢?
以下附博文《浅议现代中国女性的优秀》
美国对我最直接的冲击便是对姑娘的趣味,我发现我以前找姑娘完全是中国趣味,因在中国,性最实用,当我因种种原因内心焦躁与苦闷,在灯下写作时听她撒个娇就觉生活有点安慰,而她的相貌与身材多是为了引起我的和保护欲。但到了美国,普通人生活变广阔,安慰没有用,生活需要自己去创造。
在美国,性占的比重不再那么病态地多,我希望有个姑娘跟我一起使用工具建房子,而不是只在边上给我擦汗叫老公,此时,原来的中国趣味纷纷瓦解,这时你才得知,一个帮手是多么重要,若是她不能与你一起把床垫举上车顶并捆住,你就只能自己去举,但你一人很可能真的在大风中完不成。
事实上,在美国,你需要一个与在中国完全不同类型的姑娘,她首先是个有独立应付生活能力的人,还能与你配合,此刻,爱情显示出另一种意义。那些平等独立之类的词语在美国不再抽象,而是,怎么说呢,天天都要使用。我见到过比章子怡还漂亮的姑娘也能自己把一个吉普车的大轮子换上。
当生活质量一提升,你才发现在中国很有能力的人可能在美国都需要帮助,因为那种生活质量会把一个人的力量使到尽头,此时,你可能发现不太像女人的美国式的姑娘才能帮你达成目标,她们与你互为支撑,你很需要与她相互信任与配合,不然就无法达成那质量,也就是说,你无法拥有美式生活。
中国,你得到一个姑娘后很容易换,因为枯燥的生活内容只是围着钱与性,更年轻更漂亮的具有优势,你能赚钱,她就不需要别的技能。到了美国,生活一下子展开了,林黛玉即使作为一保姆都会被你无情辞退,对不起,因为她没有用。而那些自助助人型的女性却显示出美——这里先是需要人,其次才是女人。
当我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中蹲在车顶上,忽然对面拿着说明书使劲看的姑娘说懂得了如何使用捆绑装置,那一刻她真是可爱得离谱儿,比在灯影下的床上看到的那个小骚狐狸真是动人好几倍,当我对某事想不出办法,而对面的姑娘说“我能”的时候,我是真切地感到无法离开她,无论她长成什么样子我都觉得美。
事实上,在美国,你有太多机会产生比中国多十倍的梦想,这些梦想只需要一点:个人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我很喜欢船,却站在西雅图游艇俱乐部门口一筹莫展,即使有钱也不知如何办,我边上的姑娘只是看了游艇俱乐部门口的广告,随手就打出一个电话,我去码头附近转一转的功夫,那姑娘说明天就会有船开。
呵呵,对不起,试驾,无需驾照,还不花钱,接着她告诉你一星期后有一个二手船集会,有一千条船随便挑,价钱从几千到几十万。这时你会感觉与带她爬上租下的游艇,逛逛某个国内的小湖真是不一样,因你接着便有机会跟她讨论一种可能性:能不能连房也不租,只一年花三百租个码头,干脆买条船过一年船上生活。
你若是玩登山,那么维系你生命的保险绳可能就由她钉入岩石,此时,你希望她是林妹妹还是钗妹妹?你多半会觉得这两位都不把稳——到了这个份儿上,我不得不明话直说了,中国文化培育出的好姑娘全是为床上和室内准备的,她们好处在于,有了她们,你窝囊地回家后觉得有点小安慰,这就是中国人的生活质量。
中国好女人超厚道且自我压抑,我至今没听见过一个中国女像麦当娜那样谈论男人,我见过不少女强人,特别是南方女,一般嘴上不说男人坏话,但有时会忽然间在语气里或情绪上透出对男人深深的蔑视,她们喝醉后无法想通为何自己能做好的事情男人却做不来,她们被男人自私与无能搞得极痛苦,却迈不出新的一步。
中国出现优秀剩女在我眼里这是新的一步,不完美但总算是在向前,这现象最早出现在英国三百年前,当然代价是失去家庭生活,但若那家庭生活带不来乐趣而多是痛苦,那么这些中国女的抉择仍明智,我以为中国仍在为古代生活批量生产男人,少建设性、好斗、狭獈还特爱装全能,早都过时了自己还不信。
我以为在当代,论优秀,中国女人胜中国男没有什么疑问,因为关起门来这事儿怎么也说不准,可往外看一眼便知,发达国家的外国男还娶了一些中国女,但发达国家的外国女有几个肯嫁中国男?我觉得用这些刁钻女人的品位检验中国男的实力较客观,因嫁人对谁都涉及一生的幸福,没有人会在上面开玩笑。
我以为检验中国的崛起用GDP太不客观,不如去对比统计一下与发达国家的婚姻进出口情况更直观,我觉得中国男人若是有一天变优秀,那么皮特就有机会嫉妒拿下茱莉的中国男,我看若是萨科齐的女人甩了萨科齐与李泽楷传绯闻,哪怕最终是生下三孩子再分手也能显出中国男人的性价值,哪怕是灵光一闪。
沈嘉柯:我的第一感觉是石康这文章真的很逗。不过,中国历史上对优质男性的要求是“礼、乐、射、御、书、数”,拿着标准去套,如今的男人也没几个兼顾的。对女性的要求“德容言功”,也挺严苛的。我觉得吧,石康其实是在把我国男女一起批评,虽然他标题叫《中国女性的优秀》。但是我收集大部分人的看法评价,几乎大半都是女性骂石康,顺带骂中国男人的。
说到底还是距离工业文明人太远。有基本的动手能力,掌握一些基础通识,本就是男女共同必修课。这不是人在青少年时期,九年义务教育就该树立的原则嘛?
朱文波:事实上是文化和生存土壤定义了不同的性别内涵,在现实中迫使他调整了择偶偏好,无所不在的竞争压力,最佳的伴侣当然是友伴及合作伙伴模式。而那片土地上女性的自我意识和性别意识的觉醒比较彻底,这种深入骨髓的自主性,独立意识和拒绝依附,让大男子主义也没有生存土壤,即使他坚持东方审美趣味,在新环境下可能也将遭遇挫败。重要的是美国女性从不将自己性别列为需要保护需要依赖的对象。而我们的文化内核和习俗并未在农耕文明的传承中发生裂变。
沈嘉柯:不过呢,还有一种社会文化的说法,叫什么样的男人造就什么样的女人。中国男人要找的是“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不是“妈咪款”就是“萝莉型”的女人,所以导致女人不得不迎合。反过来,这两种按需订制的女人,又纵容出很典型的中国男人,比如编剧宁财神说“石康喜欢平等,率性,自力更生的姑娘,挺好。但是,这一款姑娘,对你也有要求,当你带着朋友彻夜看球时,甭打算有人熬夜替你准备宵夜。当你下了班拿着遥控器往沙发上一躺,对不起,先把衣裳洗了。当你决定活得像个文明人时,我还是想活得像地主——所有钱上交,所有家务,也请您一并拿去吧!”你怎么看呢?
朱文波:本质上是什么样的女人造就什么样的男人。因为择偶关系的演变最终与谁配对的决定权永远在女性手上。自然法则是男性犹如孔雀开屏,其所有资源和成就通过炫耀和展示获得女性的择优配对的首肯。
在中国,基本上是男性单边主宰了话语权,即所谓“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择偶要求,要是在美国,必然招致众多女权意识强烈的各阶层女士的质疑和辩论,必然要强调男士的各种义务。而在中国,鲜见女性群体的有价值的持续的舆论氛围,像李银河、洪晃、章诒和、木子美等个体,虽具榜样作用,但和整个文化相比,声音的微弱和零星不言而喻。
男性文化从精神上确定她们的依附性质和取悦男性的择偶策略。我们美化女性温柔的同时,骨子里还是在强调顺从。
我们通过各种选秀,引导和暗示女性的花瓶功能并且假借女性之口,塑造出所谓幸福秀和成功之道,而这一切丝毫不显突兀和别扭,传统文化“功不可没”。
所以宁财神一语道破天机,中国男人在文明人和地主的选择间,狡猾而实惠。而绝大多数女士也乐于这种默契的交换,在西方女士们可能在你交完钱后追问一句,衣服我可以洗,但你得想法让我快乐,并且让我觉得受尊重。
沈嘉柯:我们再把话说回来,有人说石康骨子里就是两个字“实用”,实用有其生理心理上的合理性吗?实用本身有错吗?我看本质上大家纠结的并不是性别战争,而是社会生活方式演变了,但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业文明阶段。美国就算有很多铁姑娘,不也同时还有女士优先的良好文化氛围?
朱文波:实用是迫选的,在一个给他带来更多竞争压力的环境下,合作伙伴式的两性关系反而是利己的选择,必然更倚重平等和共享这些要素,从关系稳定性来说,更纯粹依赖感情,当依恋不再,因为没有其他利益的纠葛,分手更容易。
他在享受关系的同时,我相信不得不牺牲很多原来习以为常的男权骄傲。有趣的是这种模式并不属于美国特产,是一种自然选择中的优化后果。国内很多都市打拼的男士,在基础困难的时候,不也强调这样的伴侣吗?
美国并不出产铁姑娘,相反特别依赖性别差距,因为差距才能彰显性别优势,更乐见性别诱惑。“铁姑娘”印象不过是性别定义的宽窄,造成对行为理解上的偏差。性别功能越少当然地位越低,假如对女性而言极致的标准为生育,那么个体除了性本身还剩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