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议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议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近年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初中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及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在体育教学

>> 浅议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浅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研究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 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 谈初中体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之间的联系 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初探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浅议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浅议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本文通过近年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初中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及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策略和具体做法,从而为解决“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理清思路,提供一些借鉴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想品德教育 一、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体育技术技能的教学,一般都是以学生听讲解、看示范动作为主要手段。必须有良好的规范性来保证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如果在上课时学生们个个都懒懒散散,不认真听讲解、看示范,那么如何来保证教学目标以及课时安排的顺利完成呢?因此,只有在良好的秩序下,通过教师的认真讲解与示范才能使学生了解教材,明确技术动作的重点及难点,从而为技术技能正确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采用强有力的思想教育措施,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才能保证课堂纪律,才能保证练习时的安全及技术动作的正确掌握,使课堂上学习的风气变得浓厚,促使学生更好的互帮互助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达到了增强体质的目的,而且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必然会有所提高。

(二)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现代的健康观已不再停留在无疾患的层面上,心理健康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包括在内。在今天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课改思想下,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并使其成为锻炼学生身体和意志的手段,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体育课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机体各器官系统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它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并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依据初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的放矢”施教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渴望独立的愿望,但往往不能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他们既像大人,又像小孩,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又流露出稚气。加之现在的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理解能力有限等使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明确的判断性和分辨力,因而容易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导致他们自我意识强、懒惰、自私、适应环境能力差。但在他们不断成长开拓的视野中,新事物对他们的新奇感和可感性,同时也使他们意识层次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每一位学生在各自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程度又具有个性的特殊性。在这种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中,要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施教。例如,学生在练习动作时,容易产生懈怠或胆怯心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发扬勇敢顽强的精神;在开展各项体育游戏竞赛时,利用对规则的学习和理解,培养他们遵纪守法、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且结合运动项目,给学生讲一些著名运动员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故事,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1、提高认识,改变观念

从有关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体育基础知识贫乏,锻炼方法单一,体育兴趣不大,对体育的作用认识不足等问题。大部分学生只知道体育对体质的影响,至于体育对思想品德及心理的影响,则知之甚少。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改变“体育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运动”这一传统观念,弄清楚体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为思想品德教育服务。

2、加强教改,调整模式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单凭每周2课时的体育课,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必须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改革过去体育课注重室外教学的单纯方式,根据实际采用多种模式,一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除详细讲解运动生理学等知识外,把树立强壮体魄,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二是室外技能训练,除让学生掌握各项运动基本技能外,还要让学生树立科学训练、安全第一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三是安排适当的体育竞赛活动,既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要树立公平公正的观念;四是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既热爱体育运动,又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助人为乐品德和集体主义观念。

3、精心备课,加大比重

传统体育教学的内容注重的是技术教学,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从而导致了问题学生的出现。因此,在现代体育教学中,作者力求精心备课,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内容和方法渗透到体育技术教学当中去,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据调查,大多数问题学生都是体育爱好者,体育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通过体育竞技活动,既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体育才能,认识自我价值,又让他们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思想品德教育就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热情耐心地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让这些学生明白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高尚的品德和渊博的知识,使他们改变过去落后的面貌,让今日的"歪脖子树"变成明天的"参天大树"。

四、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结合教师自身进行教育

体育课的教学有别于其他的学科,一般在室外进行,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动作示范和语言讲解相结合,学生的学练则是在观察教师动作示范和听取动作要领讲解的基础上展开思维并进行正确动作的练习。由此可见,教师是学生直接感知的对象,他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分割的直接影响。首先,教师道德风范、人格力量和专业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通过自己的观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模仿教师的道德行为。体育教师应明确体育课的特殊性,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专业水平,在各方面做好学生的典范,这样才能影响和教化学生,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

(二)通过课堂纪律的培养来进行教育

课堂纪律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从幼儿园到中学,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都知道上课必须要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教师的安排。构成学生服从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课堂纪律必须遵守,否则就会招致教师的批评和学生舆论的谴责,不仅影响自己的技术动作学练,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练习;另一方面就是对教师的尊敬和权威的服从。这两个因素,在体育教学中都可通过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公正公平地对待学生,在诫勉使学生产生服从行为的同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并逐步提高其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三)根据教材内容特点进行教育

体育课可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上,教师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例如:通过体育史的学习,讲解我国体育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一些集体项目战术的讲解和运用,使学生明白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集体主义精神;通过讲解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意志品质在锻炼中的必要性;通过一些运动项目规则的讲解,培养学生遵守体育道德规范,从而引申到遵纪守法等。实践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教材的选择和实施,培养和磨练学生的思想品质。例如:通过身体素质练习,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通过足篮排等集体项目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进取心等。学校体育课还可以借鉴现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的户外拓展培训活动,通过对一些户外拓展活动或游戏的改编,把它们搬到课堂上来,这样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