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89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89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89例临床资料。结果:吃高脂肪饮食、寒冷、饮烈性酒,以及海拔越高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就越高。结论: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与饮食结构及海拔的高低有较大的关系。

【关键词】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易患因素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1-1661-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甘孜州地处高原,平均海拔在3 500米以上,气候塞冷,生活以高脂肪、高蛋白为主,饮烈酒很普遍,致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较高。现将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1月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89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的诊断均根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专家委员会(WHO/ISH)确定的标准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年10月)的规定,在未服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作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1]。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则是在有高血压病史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及头颅CT检查的结果诊断。

1.2一般资料:89例患者中男57例,女32例,年龄40~84岁,平均62岁,其中40~49岁18例(占20.2%),50~59岁34例(占39.33%),60~69岁23例(占25.8%),70~79岁10例(占11.2%),80岁以上4例(占4.5%)。血压140~159/90~99 mmHg 23例(占25.8%),160~179/100~109 mmHg 43例(占48.3%),血压≥180/110 mmHg 23例(25.8%)。有19例是从低海拔地区到高原地区,这部分人在低海拔地区生活时血压处于正常或临界高血压,进入高原后血压升高致脑出血,有12例在高原时血压高,到低海拔后血压恢复正常,回高原后血压又升高致脑出血。有58例为本地长住人口,本地区生活的人的饮食结构以喝酥油茶为主,属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同时高原地区寒冷、饮烈性酒的人较多,有46例在大量饮酒后或次日晨发病。有11例因平时从未测血压突发脑出血。城镇工作人员有47例(占52.8%),农、牧民有31例(占34.8%),外来经商或探亲者11例(占12.4%)。发病季节,春季32例(占36%),夏季18例(占20.2%),秋季22例(占24.7%),冬季17例(占19.1%)。发病时间:0~8点21例(占23.6%),8~16点37例(占41.6%),16~24点41例(占46.1%)。

1.3 临床表现:小量出血的患者神志清楚或模糊,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语言障碍、偏瘫、口角歪斜,中―大量出血则意识丧失,部分出现抽搐、鼾声呼吸、大小便失禁、双侧瞳孔不等大等。

1.4 辅助检查:(1)血液生化检查:血脂异常56例。(2)X线胸片:心影大47例。(3)心电图:47例左心室肥厚,伴下壁心肌缺血,27例心律失常,以左束支阻滞及室早为主。(4)心脏彩超:左室大,流出道增宽,主动脉僵硬。(5)头颅CT示所有病例均有脑出血。

1.5 治疗:所有病例经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短期使用止血药、预防感染、补充水电解质、吸氧等综合治疗。

2 结果

治愈6例,好转回家疗养42例,未愈自动出院20例,死亡21例。

3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城镇工作人员的发病率高于农、牧民,符合高血压发病机制中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抑、活动量减少等所致的反复的应激状态以及对应激的反应增强,使大脑皮层下神经中枢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平衡失调,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增多,从而引起小动脉和静脉收缩,心输出量增加[2],还可改变正常的肾脏-容量关系,使血压升高。长期的高血压导致脑的微动脉瘤的形成,微动脉瘤易破裂出血。同时由于我州地处高原,海拔高、寒冷等使得人们的生活形成了吃高脂饮食、饮烈性酒、活动量减少的习惯,故高血压发病率升高,且趋于年轻化。有19例由低海拔到高海拔后发生血压升高致脑出血,有12例在高原时血压高,到低海拔后血压正常,回高海拔地区后血压又升高致脑出血。显示出血压的升高与海拔的高度有密切的关系。其机制可能为海拔越高,大气中的氧分压越低,大气与肺泡中氧分压之差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缩小,直接影响肺泡气体交换、血液携氧和结合氧在组织中释放的速度,致使机体供氧不足,产生缺氧。缺氧引起小动脉和静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缺氧致红细胞继发性增多,血容量增多也可致血压升高致脑出血。

参考文献:

[1] 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9.

[2] 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版社,2004.141.

收稿日期:2006-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