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黄淮烟区烟叶产业发展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淮烟区烟叶产业发展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以黄淮烟区旬邑烟叶生产发展轨迹为依据,针对黄淮烟区面积下滑的现状,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黄淮烟区烟叶生产良性发展对策。

关键词 烟叶产业;黄淮烟区;现状;问题;对策;陕西旬邑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300-03

20世纪80年代前期,黄淮烟区和南方烟区共同主导全国的烟叶生产。此后,南方烟区不断攀升,黄淮烟区持续萎缩。黄淮烟区的烟叶生产缘何下滑,笔者现以陕西省旬邑县为例,剖析这一现状的深层原因。

陕西省旬邑烟区是我国黄淮烟叶主产地区,历史上曾是烤烟生产最大区域,全县总面积1 787 km2,人口28万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种植烤烟,1984年被列为陕西省烤烟生产基地县,1991年达到鼎盛时期,全县种植烤烟5 333.33 hm2,收购烟叶13 650 t。累计为国家创税利7 000余万元,烟农直接收入4.3亿元。烟叶成为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

1996年以后,种植面积逐年下滑,全县种植面积一度下滑到2002年的760 hm2,2011年种植1 066.67 hm2(表1),近年虽有微弱的恢复,但仍然徘徊在1 333.33 hm2以下,与过去的5 333.33 hm2相距悬殊。笔者从有关资料获悉,以山东、河南、安徽为主产省份的黄淮烟区各个地区情形大体相同,以2005年为例,曾经是全国产烟大省的河南省年度收购量也仅仅只有15万t左右,相当于同期的云南曲靖市收购量。

据来自国家局和卷烟企业的信息,黄淮烟区的种植计划和烟叶需求对适度规模发展均具有积极作用,宏观调控和市场形势对该区都有促进作用。

探讨旬邑烟区烤烟生产,不能脱离大农业环境。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由计划管理向市场调节的转变,单一的农业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经济形式,以经济效益为杠杆的结构农业取代了指令农业,农民在土地上种什么,不再由政府下达指标,而由市场进行自主选择。因此,在旬邑烟区,烟粮争地、烟叶同其他农作物争地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以价值尺度为核心的多元农业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耕作农业,受价值观念的影响,农民不再承受土地的束缚,不再把耕作列为获取收益的唯一出路,弃农务工、弃农经商等现象严重,放弃耕种已经成为旬邑烟区一个不争的事实[1-2]。基于以上原因,旬邑烟区烤烟面积锐减、生产徘徊不前其实是一种合乎情理的必然。

1 旬邑县烟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烟叶种植优势差异过大,南方烟区一般耕作方式是一年二作,即一季粮食,一季烟叶。一季烟叶和一季粮食比较,烟叶有经济优势。北方烟区一般耕作方式是一年一作,即一季粮食或者一季烟叶。一季烟叶和一季粮食比较,烟叶同样有经济优势。旬邑烟区如种粮食是一年二作,如种烟叶则是一年一作。一季烟叶和两季粮食相比较,烟叶的经济优势荡然无存,种烟收益低下。近年来,国家虽然对烟叶价格做了一些相应调整,烟农的烟叶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烟粮价格比、烟果价格比、烟经价格比,烟叶的价格优势仍然没有显现出来。

(2)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价格没有回落的趋势,农资价格持续上扬,化肥、农药、地膜的价格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种烟成本上升。肥料价格上涨了40%,饼肥上涨了50%,生产设施(烤房)建筑成本上涨了100%,燃煤上涨了150%。以上这些都是显性成本,如果再加上劳动力等隐性成本提高的因素,种烟的比较效益会更低。

(3)种烟用工太多,劳动强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烟积极性。众所周知,烤烟生产费工费时,而且技术要求较高,相同单位耗费工时突出,而目前旬邑烟区劳务输出和劳动力市场价格分别是100、80元,按烤烟投入15个工作日,仅劳务支出高达1 200元以上。因此,种植面积锐减,种烟热情不高,以及弃耕撂荒现象严重等问题也就不足为怪。

(4)投入不足。在旬邑要确保烟叶有比较好的效益,烟田至少需要投入5 400元/hm2。

(5)烟叶生产风险较大,使一部分烟农放弃了种烟。由于烤烟收获的是叶片,在遭受风雹雨涝灾害时造成的损失比较大。在所有农作物中,烤烟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冲击的能力最为脆弱,对气候要求严格,对市场依赖紧密。渭北地区干旱少雨,霜冻、冰雹频繁,一次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就可以导致绝收,严重影响烟农收入以及种烟积极性。同时,在专卖体制下,烤烟不能随意流通,强制性明显,受20世纪90年代国家限产压库政策的影响,农民在种植选择上,并未较多考虑烤烟种植[3]。

(6)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务工,从事烟叶生产的多为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他们的文化素质偏低,在采用种烟新技术方面存在很大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烟叶种植。

(7)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长远战略规划和有效协约制约机制,基础设施与烟叶生产出现断层,基础设施投资效益低下,短期行为和基础设施闲置、基础设施缺失现象严重,具有发展潜力和实际种植烟叶的地区基础设施不足,而基础设施配套较完善的地区种植面积极不稳定。

(8)生态和种植条件恶化。旬邑烟区大规模种植烤烟已有逾30年的历史,一是多年连作,烟区发病率较高;二是自然灾害频繁,对烤烟生产影响不小;三是品种老化;四是基本设施陈旧。

(9)有效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一是技术资源流失。作务技术娴熟的老烟农大部分年事已高,青壮劳力忙于务工挣钱,无暇也不愿意学习烦琐的烤烟生产技术,烟农技术队伍出现断层;二是人力资源流失。大多数农民外出务工或另有它图,不愿种地,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和妇女,这些人员难以担负起烟叶生产的繁重劳动;三是掠夺式经营,农村土地承包50年不变政策的推行,使懂技术、会种烟、想种烟的农民缺少用作烟田轮作的土地,只好在原有的地块上“掠夺式”经营[4]。

(10)管理断层。烟农只讲效益,不愿投入,只讲眼前,不计长远;政府只讲面积和税收,不参与投资和管理,只讲索取,不问投入。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有效性。

尽管如此,有计划、有步骤地适度发展黄淮烟区烟叶生产还是大有途径,只要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国家局的宏观指导下,实现黄淮烟区烟叶生产恢复性发展应该不成问题。

令人可喜的是黄淮烟区已经在国家局的总体方针指导下,各省区开始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烟区基层建设为契机,优化烟叶生产基础设施,从管理的软件和基本烟田、科技硬件两方面入手,迅速改变目前现状(表2)。

2 旬邑县烟叶产业发展对策

(1)把维护和保护农民种烟积极性作为稳定烟叶生产的关键和突破口,着力解决影响烟叶稳定的突出问题。让烟农种烟有账算,把提高烟叶生产水平作为烟农增收的根本途径。首先进行布局调整,重点发展优势产区、规模产区,压缩生产条件不适宜、自然灾害重、无发展潜力的产区,全面实施级差烟田管理制度,划分烟田级别,建立烟田档案,对烟田实行分类指导,建立健全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和以烟叶种植为主的耕作制度,改良土壤,改善烟叶生产条件,研究开发优良品种,推行规范化作业,避免冰雹等自然灾害给烟叶生产带来影响。

(2)建立种烟保护机制,创新烟叶生产模式。在进一步调整优化烟叶种植结构的同时,加大投入力度,引导烟叶种植向优质产区、适宜土地转移,积极扩大种植规模,稳定队伍;通过统一规范烟地,向种烟能手、种烟大户转移,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推行土地合理流转,促使烤烟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通过组织发展育苗专业户、种植专业户、烘烤专业户,解决种植分散、技术推广困难、效益低下、风险较大的问题,通过建立烟叶生产新型的组织形式,实现烟农自发组织、自我管理、自行发展,逐步提升烟叶生产水平,在优质烤烟产区制订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把烟叶生产融入大农业范围,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积极发展大乡大村大户,走区域连片、规模种植、相互影响的良性发展道路,坚决取缔面积小、管理粗疏、投入少的应付田和间作套种田,消除此类烟田因效益低下造成的负面影响,逐步取消66.67 hm2以下乡镇的种烟资格,不予扶持,形成适度规模,合理布局的生产模式[5]。

(3)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烟叶质量。针对多数农民实际收入低、无力投入生产的实际,加大扶持力度,改变目前扶持由烟草公司一家出资的方式,采取公司、烟厂、地方财政三方“捆绑式”投入,及早建立烟叶支持保护体系,建立烤烟生产基金,制订烤烟生产最低保证金,在自然灾害补偿、基础设施、市场变更等方面提供保障,保护烟农基本利益,减少风险,抵御灾害,控制规模,进一步完善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增强烟叶科技含量。不断创新和改进烟叶生产技术的服务方式,完善技术指导网络,开展多层次培训,为烟农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技术服务,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技术服务队伍是提高烟叶质量和培养黄淮烟区烟叶生产发展后劲的关键[6],在种烟大乡大村,提倡烤烟生产技术指导员和种烟专业户担任乡村行政职务,进一步优化技术员队伍。目前,旬邑烟区烤烟生产技术员队伍老化和流失严重,要补充一批文化程度高、专业技术新、富有敬业精神的年富力强的同志进入到技术员队伍中来,同时要加大技术员培训和深造力度,充分发挥技术员在烤烟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积极推行专业化、商品化育苗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专业植保队伍,对易发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积极推广专业化烘烤,把烟农从烘烤环节中解放出来,探索鲜烟叶收购模式,为专业化烘烤创造条件,条件成熟后可以建立多种烤烟生产合作组织,对自办、联办农场及组建的烤烟产业协会、合作社等生产合作组织,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促进烤烟生产关系与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加强管理,提高烟叶产业经营水平。恢复县局烟叶经营自,授权县局进行烟叶自主交易,充分发挥县局在烤烟生产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资源,有效开展烤烟生产,稳定烟区。一要激励技术员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技术员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和竞争上岗;二要突破烟叶生产的营销策略、成本管理、生产组织形式、考核手段等,优化程序配置,严控费用,消除空转和重复,提高效率;三要加强纪律约束,强化技术员职业道德教育,杜绝烟叶生产过程中的不正之风,细化技术服务内容,精化技术服务质量,重点抓收购,难点抓管理,热点抓培训,在技术员队伍中组建一支高素质、能力强、作风硬、品行好的收购员队伍。扩大对烟农的服务范围,提高技术服务层面。进一步拓宽对烟农服务的领域,努力提高技术服务层面,增强服务质量;首先对烟农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真正掌握规范化生产技术,增加种植烟叶收益,重点培植和发展种烟大户,树立烤烟科技示范户和指导示范田;其次研究推广适用操作技术,最大限度减少烟农的劳动投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7]。

(5)加强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科学编订烟叶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大烟叶基础设施配套管理力度,发挥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制约功能。

(6)较大幅度提升黄淮烟区烟叶收购价格,尽量缩小南方烟区、北方烟区差别,拉近烟叶等级价格差距,在现有上等烟价格不变的前提下,适度提高中等烟价格,大幅度提高低次烟价格,以此适应烟区的需要。

3 参考文献

[1] 刘雅萍.宁县烤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6(7):6-7.

[2] 杨庆春.双江县勐勐镇烤烟产业的发展思路[J].云南农业,2010(1):21-22.

[3] 周德海,牛鹏,邱军,等.淄博烤烟生产发展的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8(4):154-155.

[4] 张浩然.宁乡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探索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1.

[5]刘强.邵阳市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12(23):28.

[6] 李同泉.河南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探讨[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7.

[7] 薛平.石城县烟叶生产发展及其产业体系规划[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