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职工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职工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昆明海口,距滇池不远的群山中,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三环分公司就坐落在那里。三环分公司的前身是曾在云南省颇有名气的云南磷肥厂,企业在几经改制和整合之后,成为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一个重要的骨干分公司。

在这个暖风徐徐的冬日,我们去拜访三环分公司工会。车辆行进在高海公路上,向窗外看去,鹅黄的滇朴树叶点缀着万里无云的湛蓝天空,滇池湖滨“春天一片嫩绿,夏天一片翠绿,秋天一片金黄,冬天一片火红”的中山杉随处可见。昆明“四季如春”得天独厚的气候,使得深冬时节滇池之畔的树木呈现出层林尽染的秋天景色,让人觉得天广地阔、神清气爽。

作为骨干分公司,三环工会多年来在坚持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工作一如这滇池湖畔——风景这边独好。特别是公司工会一直坚持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成为职工成长成才引路人。

为职工引路

企业的竞争力决定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企业人员素质、技术技能等各方面的支持。不仅如此,职工的就业能力、收入待遇、发展前途等,都与其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素质密切相关。三环公司工会很早就意识到,加强技能培训和教育,培养造就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三环“九五素质工程”拉开了公司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序幕,至今已发展到“十二五素质工程”。

“刚开始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时,工会可是挨了不少的骂。”工会主席解嘉德打趣地说。此时,他的脸上洋溢着笑容,说话也很放松,但当年工会可是顶着不小的压力。许多职工不理解所谓的素质提升,对工会进行工人技术等级达标考试更是排斥,特别是一些上了点年纪,或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职工,觉得工会简直是在难为人,职工的抱怨之声不绝于耳。

这个时候,工会要做的就是坚持。他们请来老师,敞开教室的大门,引导职工们从车间走进课堂。为了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工人技术等级考试与职工的工资挂钩,中级工、高级工、助理技师、技师、高级技师等不同等级,只要职工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一经公司聘用即享有岗位技能工资,不同等级之间有几百元的收入差距。有了薪酬激励的作用,一些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小车班的司机师傅送领导到昆明市区办事,路上等红灯时,师傅居然拿出书本翻看起来。一路上,只要有点时间,师傅总不忘瞄上几眼。办完事更是归心似箭,不是忙着回家,而是赶着进教室听课。

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职工走进了学校,听课时记不下来,旁边有人帮着记录。职工们下班后的第一件事情是忙着去听课,之后才是回家、吃饭。夜空下,教室里总是灯火辉煌。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研习,再到积极进取,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在三环公司已蔚然成风。随着科技的发展,三环公司的学习方式也升级为电子信息系统。工会投资140多万元,建成硫酸工艺和磷酸工艺电子系统,教程与一般的教学版本不同,把实际的生产操作转化为信息系统,学习过程就像是进行一次实际操作演练,职工通过在线考试完成测试。

工人技术等级考试年年都在进行,因为事关自己的饭碗,职工们形象地把等级证书称为“粮票”。有的职工毕业于专科学校,之前已有国家认证的中、高级证书,到了公司,工会要求他们还要取得内部“粮票”,公司的技术等级考试对岗位的针对性更强,技术也更加过硬。对于那些已经有内部“粮票”的职工,工会也鼓励他们取得“省级粮票”、“国家级粮票”,这样的话,即使职工以后想要离开公司,有了“双证”的保障,走到哪里都会如鱼得水。

扎实的操作技能,也使公司职工在集团的技能大赛中表现优异。2011年集团举行总控工技能大赛,公司有5名选手进入了前10名,其中一至四名都是公司的职工。

深度再提升

在日常的培训中,“师带徒”是一种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岗位培训方式。工会早已把师带徒制度化,师傅带一个徒弟每月有100元津贴,必需签订两份协议,一份是安全协议,一份是岗位职能协议,一年后徒弟才能参加考核评定,合格方能转正。

电力车间的师傅们针对岗位操作的实际,自己编写了一本操作小手册,针对车间每台机器都有详细的使用说明,小到一个阀门应该向下按还是往上拉,都有具体的操作步骤。根据师傅们的经验,机器会出现一些故障,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应该如何排除,小册子上也写得一清二楚,甚至还有简易的图解。有了这本小手册,任何人操作机器都会得心应手。有了这样手把手教的师傅,还会有不愿学的徒弟吗?

而且工会把师带徒推向了更广范围,车间要师带徒,行政上要师带徒,甚至连公司合唱团成员间都要签师带徒协议。这使公司任何岗位都不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在提升岗位素质的同时,安全生产的理念也从一开始就根植在职工心中。

如果说师带徒是一种打基础式的技能培训,如何让职工有更高层次的技能提升呢?工会做出了技师带徒制度化的尝试。在电力车间,选出了几位高水平的技师,他们各自都有绝活儿。首先他们要把自己压箱底的技艺都亮出来,证明自己的实力。然后,由车间里的其他技师自行选择其中一位拜师。当然,师傅也要根据这位技师平日的工作成绩、岗位等级来挑选,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当这个徒弟的。竞争的激烈程度,颇有点“中国好声音”的味道。因此,师傅带的徒弟不局限于一个,出师的时间也是根据徒弟自身技能水平来定,有的也许半年,有的也许一年,有的可能要两年。

技师带徒,工会还鼓励跨工种拜师,以培养岗位多面手。有一位姓罗的钳工,在工作岗位上已经很出色了,在集团技能大赛上还获得了第一名。如今,他的师傅却是一位仪表技师,他转为了仪表工。如果他还要参加集团技能大赛,就不能再作为钳工去,而是仪表工。

这也是工会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一个方面,鼓励职工多学,最大范围培养人才,创造各种条件让职工得到锻炼。已经参加过某个工种大赛并获得好成绩的职工,就不能第二次参加同样的比赛,技术再强也不行,哪怕公司参赛的名次没有上一次高。职工素质提升要以取得实效为主,不搞其他的花架子。

人才储备的优势

为了培养人才,工会还办过电大班、函授班、专科班、研究生班等等,进行学历培训、职称培训、资质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公司的中层干部,都是从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中选的。”解嘉德主席自豪地说。

职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关心的问题也发生了整体改变,从关注自身福利到关心公司的生产经营、生存战略发展,事关生产安全、技术改革的合理化建议。如今化肥行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职工们提出了生产如何转方式调结构的建议,比如生产水融性的肥料,对一些产品进行深度加工等。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职工把视线也集中到公司的环保问题上,对工业废渣应如何利用,新的渣厂应如何建设,建在哪里,职工都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建议。

经过多年积淀,公司成了一个人才储备库。集团要成立其他分公司,需要人才的支持时,都来找三环“老大哥”支援。有的分公司需要熟练工人,有的分公司需要技术骨干,“要去的职工很多是25至30岁的年轻精英,最多的时候要走了100多人,还有一次是把整个轮机班都要走了。”还有很多外面的公司慕名而来,他们为了开拓市场需要大量专业的技术工人,有的职工被高薪挖走了。

技术人才的流失,不会对公司造成影响吗?解嘉德主席坦言,小部分的人员流动不会造成影响,要是大部分都被抽走的话,短期内会有一点伤筋动骨的小震荡,但是,“我们有能力再培养。”说这话时,解主席自信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