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润物无声 播撒美的种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润物无声 播撒美的种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教材选文注重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有广阔的审美天地,这就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语文教学中应该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资源,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妙用导语,唤起审美需求

教师声情并茂的导语,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特别对那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教师更要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

如,教学《安塞腰鼓》可以这样导入:“1992年,在北京亚运会上一场充满民族风格的腰鼓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这就是产生于黄土高坡上的安塞腰鼓,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它是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让我们去领略它的风采和美丽吧。”学生置身于教师所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学生产生审美需求,主动去寻美访胜,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二、凭借插图、录像,激发美好情感

一张名人画像会砥砺学生的志向,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可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小学语文教材中,配了大量形式多样、形象优美、内容丰富的插图,恰当地指导学生看图,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又使他们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

如,《三亚落日》这篇课文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美景,随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展现三亚热带风光的图片,一幅是落日的定格镜头。在学生读通课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欣赏文中的插图:蔚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水、低翔的白鸥、高大挺拔的椰子树、金灿灿的沙滩、光焰柔和的夕阳……这些优美的画面使学生心旷神怡,陶醉其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三亚迷人的热带风光。最后,学生看图读文,声情并茂,丰富了对美好画面的感知,唤起了他们爱自然、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三、音乐渲染,营造审美氛围

音乐最能引起人情感的共鸣,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让学生在品读文字、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受到美的感染。

如,教学《二泉映月》时,根据本课特点,可以三次使用音乐。教学伊始,从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入手,为学生营造一个美的气氛,激发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强烈欲望。教学第五自然段时,再次播放这一优美动人的旋律,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朗读课文,进入一种曲中有文、文中有曲的美妙意境。第三次播放乐曲是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品读课文之后,使学生通过《二泉映月》那深沉的旋律,体会阿炳心灵深处的情感。这样读文和赏曲相结合,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音乐审美能力。

四、品味语言,培养审美情感

小学语文课文用词精美、语境生动,语言具有一种音乐美、节奏美,或铿锵有力,或柔和婉转,或抑扬顿挫。教学时,要通过朗读把文章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内涵美等充分表现出来。

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很多美文、古诗、现代诗歌。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长江之歌》等现代诗歌节奏整齐、音韵铿锵,读起来琅琅上口,很有节奏感。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如配乐朗读、跟读、朗读比赛等形式,去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

再如,《三亚落日》、《广玉兰》、《夹竹桃》等很多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学生可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可听可感的审美形象,在品味语言美中,逐步完善审美感知力。如,对广玉兰花瓣色彩和质感的描写:“纯白”、“淡淡的青绿色”、“玉琢冰雕”、“柔韧而有弹性”“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作者用这些生动形象的文字描写出了花瓣的色彩和质感,读起来如见其色、如见其质。学生在品读这些优美词句时,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美,体会到了课文的情感美,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受到了美的熏陶。

“润物无声”是教学最美的境界,审美情趣的培养也需要教师长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引导,于春风化雨中播撒美的种子,进行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