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展开语言的翅膀,启迪创新性思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展开语言的翅膀,启迪创新性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创新是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是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一个民族要强盛不衰,必须要增强全民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全民族整体创新意识与能力,就应从娃娃抓起。陶行知先生高瞻远瞩,在世纪之初就提出许多关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精辟论述。其中,有关"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理论至今仍发人深省,仍有指导当前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要以此为切入点,把创造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领域,让每个孩子都把创新思维当成一种习惯,实现“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理想,共同呼唤“创造之神”的回归。

【关键词】创新;想象;语言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谈及幼儿创新,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认为幼儿尚不懂事,只有玩、淘气的份,谈何创新?然而,从人脑的生理发展来看, 60% 的脑细胞在 3 岁以前形成,到小学毕业前形成 90% 以上。相应人类智力的发展,5岁以前获得 50% , 8 岁以前获得 80% 。这就告诉我们,儿童时期是创新的重要准备期,这也是与儿童的智力、心理特点相适应的。从心理特点来看,儿童期处在创新心理觉醒时期,对一切事物充满渴望和憧憬,他们好奇好问,不受传统习惯势力约束,敢想、敢说、敢为,有一种 “ 初生牛犊不怕虎 ” 的创新精神。这些都为儿童的创新奠定了心理基础。由此,对幼儿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的,可行的。 那么,在语言活动中如何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呢?

1.创设有利于激发幼儿创新思维的语言学习的条件。

适宜的学习状态是幼儿积极思维的良好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土壤”。幼儿园语言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幼儿、教师和教材,如果这三者找到了最佳平衡点,便会为激发幼儿创新思维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1.1 建立平等、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活泼、富有启迪性的学习氛围,这是激活幼儿创新思维的前提。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孩子会在各种场合自发的、旁若无人的陶醉于充满乐趣的想象创造活动中。我们也常遇到这样的孩子,在集体教学中,他也许反映平平,并没有体现出多少创新能力,而在自由活动中却能想出各种“玩”的方法。如果能让孩子把自由活动的情绪带入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定很精彩。

1.2 教师注意用自身的创新言行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费里德 . 海纳曾指出:倘若把创造力作为教育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创造性的教师。陶行知先生也指出:师生合作创造是创造教育的核心。教师的观念常通过其教育行为表现出来,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需要教师具有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意识,只有具备了创造意识的教师才会摈弃旧的、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方法的束缚,以欣赏的目光鼓励幼儿独特的想法,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创新思维活动。同样是诗歌教学,有的老师注重学习词语,背诵句子,也有的老师会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内涵,扩展想象进行创编,这就是观念不同所形成的不同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关键。

1.3 选择适宜的教材。(1)、选择能激发幼儿创新思维,引起共鸣的内容。如:我国历代传颂的“曹冲称象”、“司马光破缸救人”等故事都说明了冲破习惯性思维的羁绊,善于用崭新的思维方法解决常人无法解决的问题。(2)、选择为幼儿留下创新思维空间的教材。如:诗歌《摇篮》把蓝天、花园、大海比作星星、花朵、鱼儿的摇篮,那么,还有什么是摇篮,摇着什么宝宝呢?给幼儿提供了展开思维的广阔空间,幼儿创编出了“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河水是摇篮,摇着船宝宝。”等许多优美诗句。(3)、善于赋予某些教材以创造性。有些经典故事,如:《三只蝴蝶》、《龟兔赛跑》等,可以向幼儿提出“如果××,会发生什么事情?”之类的开放性问题,让幼儿尝试改编故事情节。

2.为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积极主动进行创新思维提供基础。

知识和经验是构成创新思维的材料,幼儿的创新思维往往表现出再造性,即以已有经验的重新组合为特征的,所以,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需要有相关的知识、经验、能力作基础。

2.1 培养幼儿倾听、观察、表现的能力。语言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在学习中需要运用听觉、视觉、运动觉等感觉器官的,具体地说,倾听是接收语言信息,观察是获取表象特征,表现是已有经验的再现,幼儿正是通过这些方法获取语言经验。

2.2 让幼儿掌握相关知识。一类是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例如:说话的技能、掌握有关句式、理解字词的含义。另一类是与某一语言活动有关的其它领域的知识。幼儿的创新思维需要有基础,为了让幼儿更积极地参与思维活动,教师和幼儿都要做好语言活动的前准备,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扩展幼儿的视野、丰富感性认识,为教学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如:欣赏散文《秋天的雨》之前,让幼儿观察秋天的景色,学习童话《不愿降落的小云朵》前,向幼儿介绍有关环保知识,这都为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创新思维作了很好地铺垫。

2.3 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好奇心。好奇心既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因为好奇心是创新思维的潜在表现,好奇便会产生兴趣,兴趣便会诱发创新思维过程。

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让幼儿在语言活动中自由创新

过去种种的教育现象告诉我们,以往的传统教育都只是将书本的知识生硬地灌输给幼儿,活动的开展完全以老师为中心,幼儿要做的只是机械地模仿和重复。许多幼儿在不理解的基础上被施以概念的强化,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期以来,这种落后保守的教育模式束缚了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利于幼儿健康地成长。当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我们要能够学,学从生活中去学,只知学而不知做,就不是真的学。我们要能够教,教要教得其所.因此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解放小孩子的双手”。几千年传统教育思想的沉淀影响着家长和部分教育者,他们很少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孩子把一个新玩艺儿拆散而无法复原,则会遭到家长的严厉训斥,甚至殴打。家长考虑的是本来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商品变成了无价值,无使用价值的废品,实属可惜。他从来未想到这一训“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很可能训“死”了一个未来的爱迪生。我们应在帮助孩子认识错误的同时,更应特别注意保护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多动脑、多动手,只有多动脑、多动手,才能用好脑用好手,才能有所发明创造。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师不应总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应转轨到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上来。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从思想上解放学生的双手,千方百计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

3.2 “解放小孩子的嘴”。解放小孩子的嘴,就是要在任何场所都给他们言论自由,而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孩子在校在家都没有多少言论自由,大人在谈论事情,小孩刚参与谈话,大人往往来一句“大人讲话,小孩别多嘴”。就这一句,使得多少孩子丧失了多少次表达独到见解的机会。他们即使对事情有独特看法,也只好装聋作哑。小孩只有跟同伴交流的权利,对大人们的谈话,他们顶多只能当听众。究其根源,大人根本没有把孩子看成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因而在有意无意中禁锢了他们参与交流的权利,久而久之,也很可能扼杀了孩子们刚闪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火花,这是很令人痛心的事!我们不妨给孩子以充分的言论自由,打破这个不能说,那个不该讲的传统认识,让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想眼谁说就跟谁说。对他们说错的地方,要加以正确引导,不能因噎废食,怕说错,就不准说了。大人们不是也有说错话的时候吗?创新是思维智慧火花的闪烁。语言和思维又是相互关联的,思维是认识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和思维处于同一体系中,发展语言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发展他们的思维,“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3.3 “解放小孩子的空间”。目前,小孩子的空间基本上只有学校和家庭巴掌大的两块。他们如井底之蛙,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但他们却与之无缘。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井”中跳出来,带领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不仅要以书为师,还要以社会,以大自然为师。创新需要广博的知识,书本仅是理论性知识,理论知识再渊博,没有丰厚的实践基础,谈创新、谈发明,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只有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走出课堂,走进工厂、青山、田野,去接触机器、花草、树木、绿水、青禾;观察日月星辰,才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丰富幼儿的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又一个观点,教育中的许多因素都是来源于生活,许多现象都是从生活中发现而来,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契机开展语言教育活动。有一次,我正准备将植物角的小乌龟放回草丛时,几个孩子立刻围过来,其中一个说:“老师,你让它回家对吗?”“对。”另一名幼儿说:“小乌龟太孤单了,它想念妈妈啦!”这一幼儿反驳说:“不,是冬天要来了,天太冷了,小乌龟是要去温暖的地方呢!”幼儿们都抢着说:“不对,小乌龟身上有坚硬的壳,它不怕冷,它是要回到大自然中。”另一个幼儿接着说:“对,大自然才是小动物的家呢!”…… 。孩子的话感动了我,孩子的心中有一个五彩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充满着好奇。 于是,我们在班上开展小问号活动,以培养幼儿勤于观察,善于提问,积极思考的学习品质。幼儿的好奇心往往表现在对某事物的关注而产生了的种种想象。如看到小鱼吐泡泡,孩子会说:美丽的小鱼在进行表演呢;汽车开动冒出黑烟,孩子们会说:奔跑的汽车在画一幅会动的画呢!

3.4 解放教学手段。语言活动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不是只落实于某一环节,如:续编、创编等,而是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会有本质上的收效。我们尝试了这样的做法:1、开放式的提问。开放式的提问相对于闭锁式的提问,其特点是提出的问题可供学习者有广泛的思考余地或有多种多样答案。在教学中,教师应少问“怎么做?怎么说?”之类问题,而改问“会说些什么?可能会怎么做?”2、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幼儿学的方法正渐渐被师生共同学习所替代,在教学中要提供给幼儿相互讨论、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要尊重幼儿与众不同的疑问和观点,允许幼儿提出问题,同时,也要向孩子证明他的观点是有价值的。记得在《春雨的色彩》的教学中,曾有幼儿说:“春雨是黑色的,因为下了春雨,花坛里的泥土变黑了。”我当时就肯定了他的想法很有创意,也正因为老师的鼓励,这位孩子的思维越来越活跃。3、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续编故事、排图讲故事、创编诗歌、仿编散文等形式都具有明显的创新思维的培养目标,而早期阅读等所蕴含的创新意识比较隐性。教学中,应该让幼儿接触多种思维的形式,多接触各种类型的语言教学形式,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创造性。

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宛如给幼儿的装上了想像的翅膀,让他们自由自在地遨游在语言文学的王国中。在教学活动中让孩子们插上语言的翅膀,启迪幼儿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意识的人才。

收稿日期:201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