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代德育方法对辅导员工作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代德育方法对辅导员工作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我国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就很值得思考。本文认为,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可以为辅导员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 键 词] 古代德育;辅导员;德育方法

[作者简介] 孙小金,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然而,辅导员大多刚从大学毕业,一般都没有系统学过心理学基本知识和教育学知识,也未深入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加上辅导员之间多数情况下合作与交流较少,很多事情都是凭借自己的一些“经验”来处理,这对于解决学生中较深层次的问题来说还远远不够。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辅导员?笔者认为,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可以为辅导员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古代德育方法

中国古代文化所追求的是通过道德修养和锤炼使人成为圣贤。围绕如何才能教育人、引导人,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这个问题,古代哲人和教育家的一些教育思想和理论至今仍很有借鉴意义。

首先,开启人学视角,坚信人是可被成功教化的。春秋战国时期,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虽然争鸣的范围极其广泛, 但都离不开对人本性的探讨。而先秦学者对人本性问题的研究, 则根源于社会教育的需要。他们认识到, 要消除社会的动乱, 稳定社会的秩序, 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生活环境, 必须加强社会的教育, 必须解决教育的主体――“人”的问题, 这就无法回避对人本性的研究和探索。

关于人本性的问题, 当时的学者往往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这奠定了传统人性论的基础。此后中国人性论的发展,经历了先秦、汉唐、宋元、明清和近代五个理论阶段。据民国学者江恒源统计,从孟子至晚清章炳麟有约30家之多的人性论学说。而提出这些人性论,以及落实这些人性论主张的建议,都体现了古人对于人可以被教化的信念。这既是中国古人的结论,也是一切教育工作者的逻辑起点。

其次,尊重教育规律,唤醒学生内在动力,使学生致力于自学和进步。古人认识到,强迫学生学习不会有好的效果,要教出好的学生,就不能像驱赶牛羊那样来对待学生,而是要唤醒学生的内在动力。这一教育思想,既包含了对学生的爱护与人格的尊重,又包含了教育自身的引导作用。在这个方法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其具有强烈的进取愿望和行为。《学记》开宗明义就强调,教者先尽职,学者“先立志”。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道将这些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学者立志,须教勇猛,自当有进。志不足以有为,此学者之大病。”“立志要如饥渴之于饮食,才有悠悠,便是志不立。”[1]帮助学生立志, 要树立远大的目标, 只有“学者大要立志”,追求的目标远大,才能像饥思食、渴思饮那样产生进取的强烈欲望,才能“勇猛”而“有进”。明末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认为,帮助学生立志是育人之根本,他说:“志立则学思从之”、“志之笃,则气从其志,必不倦而日新”[2]。孔子要求学生要“志于道”,指出:“耻恶衣食者,未足与议也”[3]。一个学生总以吃穿不好为耻,把心思都放在追求物质生活方面,很难谈得上树立远大的理想。

那么古人如何来立志呢?中国哲学认为,天地生育人类及万物,天地间的万物皆“统”之于天,人类及万物是天地生养的,因此服从天地的规律。因此,天决定了人的生存,也决定了人的特性。对于没有达到天的要求的普通人来说,他追求的方向就是实现“天人合一”,回复到天的规定性那里去。这个过程通过“诚”来完成。做到了“诚”,人就做到了天人一体。至此,人找到了自身的依据,中国哲学的天人一体这个圆圈才走完。正如《中庸》所言,“天命之谓性”,天命构成人性,人性以天为支柱,那么如何贯通天人呢?《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4]《中庸》以“诚”为贯通天人的通道,“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5]人通过“诚”这个环节,从“天”那里获得自身的规定性。这样古人就通过经典规定了人的努力方向,那就是以“诚”实现天命。由于古代哲学中“天”的独特作用,古人也就无可逃避地获得了自己的志向,接受“天”赋予的使命,专注于在“天”的命令下完善自己。因此只要接受了古代哲学的天命观,普通人就找到了自己的志向和使命,进取努力就是天命所在。

第三,尊重个体情况,实现因材施教。古人教育并不是原始落后的,他们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实现教育目的。《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6]善教的教师,总是使学生愿意跟他学,愿意按他们所指引的方向努力。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在能力、志向、爱好、品德上都有所不同,成为“善教者”的方法就是要实施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对不同能力、志向、品德的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墨子•大取》说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孔子也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当孟懿子问“孝”时,孔子答曰:“无违”,即不要违背礼。对父母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而当子游问“孝”时,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7] 同样是问“孝”,但孔子却针对问者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的回答。孟子继承和发展孔子的这一教育主张,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8]对不同的人施于不同的教育,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机会。

因材施教在道德培养中非常难得,我们经常看到居高临下的“大话”、“官话”、“政治语言”,这些话在理论层面上绝对没有问题,但是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却难以形成有效的教育效果,原因就是忽视了“因材施教”这个原则。

第四,杜绝空谈教化,在实践中完善道德修养。立德修身的目的是要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断积累功德,古人的道德实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克己,对自己进行约束,要“克己”、“节欲”、“自省”、“慎独”、“知耻”和“改过”等内容。其次是“力行”,亲身实践道德,道德理论见之于道德实践。“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9]。朱熹认为德育“若不用躬行,只是说得便了,则七十子之从孔子,只用两日说便尽,何用许多年随着孔子不去。”[10]

那么怎么付诸实施呢?落实在平常日用当中。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11]古人选择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来实践道德,做一个修养完美的人,怎样对待父母、兄弟、妻子、君长、朋友、他人和自己,一一得到落实。在“力行”当中,孔子要求人能够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他说:“过则勿惮改”[1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3]。他所重视的不是人不犯过,而是有了过错之后能否改正,并且不重复自己的过失,即“不二过”。这样才能达到道德的完善。

综上,古人坚信人可以被成功教化,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唤醒学生立志于学,因材施教,付诸实践。这是中国古代的一整套德育方法,其系统性和完整性保障了它在实施当中的实效性,并以此维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道德传统。这些德育方法,既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和开展学生工作的文化资源。

二、 对辅导员的启示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规定》给辅导员做出了三重角色定位:一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二是大学生的人生指导老师。三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一个辅导员往往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学生保姆”、知心朋友、师兄师姐、朋友等多重角色。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最多的莫过于辅导员。辅导员正确的人生态度、崇高的思想品质、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大学生的成长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古人的德育方法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

第一,知难而进,坚信学生是可以被教育好的。要搞好人的教育, 必须了解人的本性。无论从性善论出发还是从性恶论出发,其目的和归宿,都是为了教育人。因此,无论我们如何来定位人的本性,都要相信人的可教化性。对于辅导员,特别是年轻的辅导员来说,这也是他们工作的出发点。对于正在面临工作期间的困难,以及某些在工作中存在疑问的辅导员来说,古人的德育信念都是很好的工作基础,不要对工作失去信心,不要对某些不服管束的学生失望,而要坚信,人是可以被教化的,关键是找到突破口。只有建立这样的信念,才能有坚定的工作信心,并找到自己的工作价值,并积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对于年轻辅导员来说,要把对工作的信心转变成对工作、对学生的责任意识,不能对学生或者对工作感到厌烦和疏远,而要有为学生负责、为工作负责的责任意识,这是做好工作的落脚点。肖川教授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中说:“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14]一名辅导员,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教育使命。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做好辅导员工作。

第二,激发学生主动和热情,避免师生“一头热”、“两层皮”的教育困境。古人的德育方法告诉我们,没有学生参与的德育是无效的。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激发学生的热情,唤醒他们内心的活力和动力,这样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广大辅导员来说,工作中要激发出学生积极向上的主动性,依靠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工作既省力又效果好,这就需要辅导员能够理解古人德育方法,营造恰当的工作环境,以贴近学生感受的方式来工作,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实践,有所成长。应当充分借助这些方法,把辅导员工作巧妙地融汇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当中,在实践中培养出学生真实的道德感受和收获。

第三,把握实践,避免以简单说教、发号施令的教育方式面对学生。当代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这使得大学生处处希望显示自己的能力,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并产生了摆脱成人对他们约束和干涉的强烈愿望。大部分同学都乐于观察、喜欢思考,其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这些能力都随其生理心理发育的日渐成熟和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得到明显增强。正是这一切,使得大学生能够从不同的基点、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法观察社会。他们不再轻信盲从,而是着手进行大胆执著的探索。

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最忌发号施令或者简单说教,疏于实践。这样做工作,结果就会永远是老师做老师的工作,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工作,老师做完了工作下班,而学生做了规定动作又回到原来的自己,这样的教育也注定是表面文章,没有成效的。因此,辅导员工作要面向实践,把工作实践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教育和提高。“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广大辅导员需要把这个“事”挖出来,让大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有意识地锻炼和升华自我。

第四,创新工作方法,切忌按部就班。古代德育方法告诉我们,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育者不断挖掘不同的教育方法。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学生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对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者,辅导员必须是博学多才,为人师表,成为大学生成才道路上的良师,同时,辅导员不能单一地用某种方法来应对所有学生的问题,必须对学生细心体察,因材施教,实现工作方法的创新。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将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上升成有效的专门工作技能,摒弃经验摸索式的工作模式,代之以学科化、研究型、学术式的工作理念,让学生工作成为一个系统的专业,这是每一个辅导员必须面对的任务。

总之,对于年轻的辅导员来说,可以把当代大学生的培养,与古代培养圣贤的方法结合起来,从古人培养人的理论和实践中总结出适合今天辅导员工作的思想方法和操作技巧,更好地做好每项工作,从而成为一名对学生成长有益的、充满智慧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2] 王夫之.《思问录•俟解》[M] .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 孔子.《论语•里仁》

[4] 《中庸》第二十二章

[5] 《中庸》第二十章

[6] 刘震.《学记》释义[M].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3

[7] 孔子.《论语•为政》

[8] 孟子.《孟子•尽心上》

[9] 荀子.《荀子•修身》

[10]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

[11]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上》卷一

[12] 孔子.《论语•学而》

[13] 孔子.《论语•卫灵公》

[14] 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岳麓书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