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潮汕抽纱的萌芽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潮汕抽纱的萌芽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潮汕抽纱业发展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潮汕抽纱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也是当今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兴衰反映出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命运。学术界对于潮汕抽纱萌芽阶段的研究相对缺乏,因此,加强对其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重大意义。

关键词:潮汕抽纱 教会 萌芽

检 索:.cn

抽纱是起源于意大利、法国和葡萄牙等国的一种手工艺。而潮汕抽纱盛行于潮汕地区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中,作为一种舶来品,它的萌芽可能是由基督教的传入教会兴办女校开设抽纱课程家庭小作坊形成这样的一个历史过程。用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潮汕抽纱萌芽阶段的这一发展过程。结构化理论认为社会结构既是由人类的行动建构起来的,同时又正是人类行动得以建构起来的条件和中介。教会通过抽纱事业吸引民众入教,民众通过入教解决生活问题。抽纱品从传教事业的附属品变成商品而成为一个产业进入市场,其中具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笔者在思考路径上,把汕头市(主要为澄海区及盐灶乡)作为一个主要的社区,从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角度,采用田野调查等方法进行调研。

一、基督教的传入为潮汕抽纱的萌芽提供了前提条件

自19世纪以来,为了扩大鸦片贸易并加强西方的商业和宗教对中国的影响,英法两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最终战败并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增开包括潮州(后改汕头)在内的十个通商口岸,且外国人可以往内地游历、通商和自由传教。从此,潮汕门户大开,包括传教士在内的西方殖民主义者开始大量涌入该地区。

基督教最早传入潮汕地区是德国巴色会传教土黎力基(Rudolf Lechler)牧师的到来。他于1849年在澄海盐灶乡建立教堂。这是潮汕地区最早建立的教堂。在实地考察中,发现盐灶乡有立碑记载此史实。潮汕地区是个封建迷信非常盛行的地方,宗法思想浓厚,村庄里有各种神庙,家家户户供奉着各样的神灵,烧香拜佛、求神祭祖、重男轻女、长幼有序等封建习俗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社会习惯等使潮汕地区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圈,这种区域的独异性使潮汕社会非常保守,总是千方百计地保护和传承着自已的古老传统。因此,基督教的传教方式单靠游历布道的模式是行不通的,为了引人入教,基督教会采用了很多方法。其中有帮助贫苦人民解决生活问题、为患者治病、为少年儿童解决入学读书问题等等。而医学传教和教育传教成为重要的手段。传教士利用诊治的机会向病人灌输基督教,他们认为医学传教可以减少人们对传教士及其所宣传的福音的敌意,使人们易于接受基督教。其实际效果确实很不错。教育传教的进展也比较顺利,《教会新报》刊登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1863年基督教在汕头共有义学一所,学生15人,学校全部供给衣食,学堂一所,学生22人,校方只给教师俸禄。对于当时处在社会下层、生活贫困、入学困难的绝大多数潮汕人来说,教会学校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潮汕女子能够正式走进学校获得教育也是从教会女校的创办开始的。兴办教会女校,一方面源于基督教中男女平等的思想;另一方面,教会对妇女布道工作较男性更加重视,他们认为妇女拥有家庭的特殊地位和专心、柔顺、温柔、慈善,并有自由出入各种家庭等特点,妇女传道比男子更得力。据史料记载,1860年,美北浸信会约翰夫人在潮创办了喾石女校,斐姑娘在1873年创建了喾石明道妇女学校,该校被誉为近代潮汕最早的妇女学校,“开远东女学之先河”。之后,各教会又陆续创办了汕头淑德女校、汕头培德女校等教会女校。也就是说,礼拜堂、医院和学校是教会引人入教的三种载体,因此,大部份教徒入教的动机也是为了解决生活、治病和读书等问题。

二、教会女校的兴办为潮汕抽纱的萌芽提供了技术人才

抽纱事业在中国是伴随着基督教传教士的传教事业而开始的。在当时,它是教会学校里的一门课程。据采访盐灶堂的牧师,通过访谈发现他们的堂刊上记载,“1922年8月2日,海啸为灾,沿海一带,损失惨重,港汕两商会为拯救劫后灾黎遗孤,故将救济捐款,由林章宠等倡请建筑孤儿院于盐灶,创立孤儿教养院……教育方面,本院院生分五级学习,课本依政府所定。十名高小毕业生,则寄读盐灶堂所办之初中补习班。本院上午上课,下午侧重于劳动生产,如园艺,缝纫、钩花、编草等……”。可见,钩花(抽纱的其中一种工种)已成为当时教会学校里的一门课程。关于抽纱传入潮汕地区的具体时间,有关记载为:1886年,德国领港员的妻子“船主娘”,将一些抽纱的技术传授给汕头淑德女子学校(教会学校,建于1873年)的学生。1897年英国长老会在汕的福音医院医生兼牧师莱爱力的妻子纳胡德偕夫妻来汕后,把其途经日本学到的一些抽纱工种和带来的抽纱样品,开始作为一种“投资事业”,招聚一班会内姐妹,教他们学做抽纱工艺品。当时学习的对象有基督教徒林赛玉等潮汕妇女,她们在传教士纳胡德的帮助下,将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同西方的抽通工艺结合起来,创制了具有潮汕风格的抽纱工艺品。在潮汕地区,民间刺绣已有着千年的历史,民间自昔便有“不会绣花不是潮州姑娘”的说法。从潮州北郊明代古墓的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到明代潮州的刺绣织品,已具有相当艺术水平。清朝时《潮州府志》有这样记载:“潮汕妇女多勤纺织,凡女子十一、二龄,其母即预嫁衣,故织刺绣之功,虽富家不废也。”可见,潮绣在明清已是极为普及、盛行。因此,潮汕妇女会把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与西方引进的抽纱工艺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潮汕抽纱,是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教会把此工作视为救济中国穷苦教友,招集妇女做抽纱工艺,也为传教提供方便。当时产品出路都由上述二位外国妇女掌握寄往该国作为传教士馈赠礼物或寄售国外教会团体之用。销路仅限德、英、美教会或慈善机关。

三、海外市场的需求为潮汕抽纱的萌芽提供了发展空间

独具潮汕风格的抽纱工艺品传到欧美,受到上层社会人士的重视与欢迎,纷纷前来求索,促使潮汕抽纱商品化的形成。经短时间的孕育,抽纱品的生产和销售逐步发展。1896年之后,由于从事抽纱制作的工资收入较为可观,从业者日增,产品也逐渐增多,并开始作为商品进行买卖。加之潮汕地区人多地少,有限的耕地使得单位面积的土地承载了超量的人口,正如《传统技艺与文化再生》一书所提到:“在既有技术水平下,人口压力迟早会导致边际报酬随着进一步劳动密集化而递减”。因此,手工业可以得到蓬勃发展。很快在汕头地区逐步成立家庭小手工业,接着也出现了华人集资专业经营抽纱的商号。这就是早期潮汕抽纱业的萌芽状况。它从教会传教事业中的附属品变成了商品进而逐渐发展成一个产业。

总之,潮汕抽纱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也是当今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新的文化形式正在产生,文化的“新陈代谢”本身就表明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只有完整地保留前人创造和积累的一切文明和文化财富,我们才可以理解人类社会的这种进步性。潮汕抽纱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它承载着特定时空里的文化记忆。我们了解它的过去,才能指导当今,把握未来。面对传统手工艺品日渐衰落和面临生存的困境,应值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李艳侨:《服装辅料中“花边”概念的相关解释》,45~46页,《山东纺织经济》,2010。

2 中华基督教会盐灶堂会编印:《盐灶堂会百年纪念刊》,17~18页,汕头,中华基督教会盐灶堂会,1996。

3 胡卫清:《近代潮汕地区基督教传播初探》,101页,《潮学研究》,2001(9)。

4 叶继红:《传统技艺与文化再生》,41~42页,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