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奥拉西坦治疗38例急性颅脑损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奥拉西坦治疗38例急性颅脑损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76 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奥拉西坦治疗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38例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治疗期间不同时期GCS评分,治疗结束后及康复期GOS 评分。结果 奥拉西坦治疗组GCS 评分在用药7 d 后开始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奥拉西坦;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其死亡率及致残率均居各类创伤之首[1],因此急性期及时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重要措施[2]。笔者对2004年3月至2007 年10 月收治的76 例符合研究条件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用奥拉西坦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数共76 例,随机分为奥拉西坦组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入选者均为伤后12 h 以内入院的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评分3~12 分,年龄17~72 岁,无其他严重脏器合并伤,无影响本研究的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入院前均行头颅CT 检查确诊,其中脑挫裂伤30 例,蛛网膜下隙出血17 例,硬膜外血肿20例,脑干损伤9 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接受吸氧、脱水降低颅内压、护脑、激素、止血、抗生素、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1 g/5 ml奥拉西坦针剂4.0 g加入25 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共用14 d为1个疗程。在伤后24 h开始给药,需急诊手术治疗者,手术后24 h开始应用奥拉西坦,剂量和疗程同上,并常规应用止血剂3 d。

1.3 主要观察指标 除常规的生命体征、神志、瞳孔以及术后的相关观察外,还主要观察治疗期间不同时期GCS评分; 治疗结束后及康复期GOS 评分。在辅助检查方面包括血、 尿常规,生化,电解质、 血气分析以及出、凝血时间常规检查,同时在用药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用药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

1.4 统计方法 两组的一般情况和主要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用2003年版SASsystem软件采用t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用药期间疗效分析 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第3、5天后GCS 评分,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和第14天两组GCS 评分(见表2),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 用药结束后疗效和病死率分析 在14 d 的治疗期结束后进行GOS 评分(见表3),患者继续接受常规治疗直至出院,3 个月后随访,并进行GOS 评分(见表3),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和治疗结束3 个月后的GO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用药的安全性 治疗组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奥拉西坦为新型脑代谢改善药,能透过血脑屏障,兴奋脑干网状结构的胆碱能神经元,促进磷脂胆碱和磷酰乙醇胺的合成[3],促进大脑皮层和海马部位乙酰胆碱的转运,增强脑磷酸酯酶A1的活性,抑制脑磷脂分解,激活酰苷酸激活酶,增加脑内能量储存,提高ATP转化,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4]。 并可降低脑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减轻缺血再灌注,改善神经营养代谢,促进神经细胞可塑性修复,恢复受损的大脑高级皮层功能。此外,能激活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轴索再生,防止神经萎缩,有助于促进损伤后大脑功能的恢复[5],改善脑伤患者的智能障碍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从而减少急性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江基尧,朱诚,罗其中.现代颅脑损伤学.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135,139-143.

[2] 陈家森,胡德志.颅脑损伤后的综合治疗.中华创伤杂志,2007,23(4):247-249.

[3] HL INAK Z,KREJCI I.N2 methyl2 d2aspartate p revented memory defi2cits induced byMK-801 in mice.Physiol Res,2003,52(6):809-812.

[4] 纪立伟,胡欣.促智药奥拉西坦研究进展.中国药物与临床,2003,3(4):354-356.

[5] 方波,袁鹏,蔡云红.奥拉西坦治疗轻型颅脑外伤患者记忆与智能障碍.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5,4(2):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