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学有情 情深意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学有情 情深意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学情境的设计能丰富“情”,剖析其中之“意”。该文结合化学新课程教学实践案例,就初中化学的情境教学作一探讨,包括:情境教学的内涵、生理依据、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化学教学;初中化学;情境教学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直观感觉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感性认识的形成。

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与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新课改中,教师要当好“规划师”,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情境教学法的生理依据

脑科学研究表明:左右两大脑半球既分工又合作,大脑左半球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感情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而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获得比传统教学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化学情境教学的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教师在创设化学教学情境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实验性原则。化学实验在情境教学设计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化学教学中,必须把科学实验摆在首位。

[案例一]氢氧化钠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会有一系列的反应。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板演方程式让学生记住其中的反应,但往往收效甚微。如果能让学生书写观察日记,记录氢氧化钠固体变质过程中每天的变化并对变质后固体成分进行检验,这样的实验情景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现有认知水平,更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习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创设教学情境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架设好学习的框架,有层次,有梯度,有衔接,有过渡。

[案例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针对反应物的状态,生成物的密度和生成物是否溶于水等问题研究来确定实验装置,进而组织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激发学生由已知向未知的探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趣味性原则。独具匠心的设计能丰富普通常见的“情”,深入剖析其中之“意”,激发学生的内隐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享受探索成功的喜悦。

[案例三]讲授“石灰石的性质”时,教师以明代诗人于谦的诗《咏石灰》导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其咏之为何物?其中反应有哪些?

4.多样性原则。教学情境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有其丰富多彩的特色,可以是实验、实物展示、历史人文、新闻事件、科技动态、故事等情境。

[案例四]故事:“死狗洞之谜”,意大利那布勒斯山谷,狗只要进入山洞中就会突然死亡,而人却安然无恙。人们长期不得其解,认为洞中住着一个“屠狗妖”。后来科学家才发现是二氧化碳在作祟。视屏播放:科学家进入山洞科考,先要做焰火实验;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科技动态:干冰作为人工降雨剂和医学中的手术刀。

四、创设化学情境教学的方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构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基本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根据这个理论,创设情境大致有以下几种:

1.教学有“情”,源于生活。创设教学情境可模拟生活,贴近现实,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体验。

[案例五]“燃烧和灭火”教学可从生活中引出问题: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夜晚,能在山野中看到“鬼火”;纸杯烧水,水热了而纸杯不燃,这是为什么?上海静安区“11.15大火”事故原因是电焊火星点燃了外部的纤维网,如何来避免这样的事故?

2.教学有“情”,源于化学史实。化学包容了丰富的科学史实和趣闻。教师用心创设化学史实情境,寓史于教,让学生置身于人文历史背景之下,感受生动而富有生命力的化学知识,更能唤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

[案例六]黑色火药是在距今1000多年的唐明的,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是我国劳动人民为世界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黑色火药的发明史:我国炼丹家在很早就接触过硝石、硫磺和木炭等物质,当它们相混合摩擦或打击时常会生火。唐初炼丹家孙思邈更进一步指出伏硫磺法中硝石、硫磺和皂角焙烧的炭粉混合后可产生剧烈燃烧。至此,我国人民已掌握黑色火药的制作和性质,所以通常认为孙思邈是火药的最初发明者。

3.教学有“情”,源于探究。朱熹提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的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就是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案例七]播放视频引入探究:三国演义中关于哑泉的片段。蜀军士兵饮用了哑泉的水后都中毒,后经高人指点,饮用安乐泉水解毒,从化学角度看,哑泉实际上是溶有硫酸铜的泉水,那么安乐泉中主要含有什么物质能够来解硫酸铜的毒呢?

4.教学有“情”,源于实验。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和内容,也是化学情境教学的重要方法。

[案例八]实验探究:大理石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的物质有哪些?有同学想到通过物理称量的方法来确定产物,有同学提出称量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应当用化学实验法将产物一一检验出,围绕这个问题,学生提出多种设想,并一一进行实验,得到最有效的方法。

5.教学有“情”,源于图表。图表能直观清晰呈现信息间的关系。教师可利用教材内容间的相互联系制作出具有一定思考性和探索性的图表,使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案例九]“燃烧和灭火”中燃烧的条件,我们可以把可燃物、温度、氧气画成火三角的形式,体现燃烧三条件缺一不可(见图一)。

五、结语

教学情境是无形的情和有形的境有机融合,从而使化学之意喷薄而出。正如有位学者所指出的,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是血,从山泉里流出来的是水,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里,涌腾出来的是一股股极大的感染力。教师作为外部诱因,可以诱发并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开启学生的思维之窗。学生由情入境,由境生情,情境交融,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构建意义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冬梅,钟逢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195-197.

[2]朱志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教学资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6):9.

[3]朱太斌.《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提高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J].化学教学.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