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镜中的幻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镜中的幻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于越剧现代戏的舞美设计创作而言,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真实的体现戏剧动作发生的环境和场所。太实了,不符合戏曲传神写意的艺术特征;太虚了,又无法承担表现真实人物和真实故事所处空间场所的任务。二是现代戏中通常都有多场次、多空间的特点。如果按照每一场景的具体形象来考虑,恐怕全剧的场景在整体上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最后可能会变成一场场频繁的换景而破坏演出的连贯性。

作为一出越剧,《孔雀西南飞》也是如此。

该剧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是现代,以孤身前往贵州支教的宁波姑娘孙连芳为原型创作而成,生长于现代都市的主人公――80后姑娘兰芳在原始愚昧的贵州苗岭支教期间饱受讥讽、刁难,她满怀一腔热诚,在无数次矛盾犹豫中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最终以真情感化了这个部落,成为了受人拥戴的孩子王。

全剧六个场次的空间环境主要集中在宁波市区和贵州的苗寨,除了开场时兰芳姑娘在宁波的天一广场与亲人别离之外,到第三场后还有一次在两地之间的往返。两个完全不同的地点,一个是摩登的现代都市,一个是原始的落后山寨,两者都具有相当浓厚的地域特色。从表现兰芳姑娘这个真实人物的活动场所而言,她所处的每一个空间环境应该也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但如果完全按照剧作中描绘的真实场景作原样复制,显然与越剧的表演形式不符,而且笨重的实景也无法做到六个场次之间行云流水般的自然过渡。因此,如何真实的表现两地的独特环境同时又能处理好剧中多个空间环境的转换就成为了该剧舞美设计创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传统的舞美设计思维是根据戏剧动作的环境地点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场景,它们彼此在结构上没有任何联系。而现代舞台设计者则更倾向于在舞台上建立一种综合结构,通过高度概括一组能点明剧作主题和风格的形象作为基本装置并贯穿全剧,需要变换到某一特定场景时只用对其做适当调整或添加减少一些局部景和道具。

基于这些观念,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需要找到每个场景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浙江宁波――现代的都市环境,高楼、玻璃幕墙、大海、跨海大桥、天一广场、天主教堂……

贵州苗寨――黔岭、盘山小路、梯田、水车、湖泊、云雾……

单纯从二者的具体特征分析,它们之间本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然而,每日穿行于都市的大街小巷,一个不经意的观察却启发了我的构思――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景象――都市里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上,由于光线的折射,会将路边或者周边的诸多环境映照进去,如果折射的角度适当,往往会呈现出种种意想不到的奇特效果。

该剧的舞美设计创作是否可以将这种自然现象进行升华,有效地汲取这种镜面成像的效果呢?

用玻璃幕墙来表现宁波市区的场景当然没有问题,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将很现代的都市环境――(浙江宁波)和很落后的黔岭――(贵州闭塞原始的苗寨)有机的糅合在一起。

“莽莽苍苍的万座山,东边日出西边雨,青藤藤缠树树牵藤,山连水来水连山,曲曲弯弯千道彩,孔雀黔岭胜江南……”,这是编剧和导演在贵州苗寨采风后带回的感言。

这种奇观似乎很像许多现代都市建筑玻璃幕墙中的幻影,由于光线折射角度的原因,幕墙中的物体会出现变形,原本真实的周边环境到了幕墙中却变得虚幻、抽象。而这种现象和需要表现的七彩黔岭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苗寨所处的崇山峻岭之间云雾蒸腾,万千景色若隐若现,湖面水光潋滟,偶有微风,水波荡漾,泛起朵朵涟漪,利用镜像原理来表现主人公在苗寨的生活环境应该是适合的。

我把这些想法和导演展敏进行了深入交流,得到了他的积极鼓励:“很有意思,就这么做,你做点试验吧,我能想象,如果能达到你说的这种效果,现场一定不错。”

于是,我立刻开始做一些小实验。

首先,在舞台模型上制作了一个从舞台后区向舞台前区倾斜的大框架,然后围绕着框架四边整个绷上了一层反射效果较好的胶片。(以下称为“大玻璃幕墙”),同时在其后部,舞台建筑底墙位置固定悬挂一块黑丝绒幕。

第二个步骤:绘制了一些贵州苗寨的画面,将它们平铺在这块倾斜的“大玻璃幕墙”的下方地面上,然后用手电筒把这些画面照亮,整幅画面立刻全部反射到了整块倾斜的胶片上,形成了一个幻象

第三个步骤:前面的这个胶片“大玻璃幕墙”不变,紧贴着胶片的后面,在这个倾斜的大框架上绷上许多横竖交错的黑色细条。当用手电筒在舞台前区打光时,只看见镜面的效果,看不见后面的黑色细条。当前面不打光,将手电光打到胶片的后面去,镜子的效果消失了,只看见横竖交错的黑色细条,极像大城市里写字楼的玻璃幕墙。这种效果完全可以用在剧中现代宁波的场景中,而且可以通过灯光控制,不需要换任何布景,就能使现代都市宁波与原始苗寨的场景瞬间转换。

第四个步骤:第二个步骤保持不变,“大玻璃幕墙”的下方地面上仍然铺满了贵州苗寨的画布,同时在舞台底部“大玻璃幕墙”的后方再挂一些其他的画面。前面“大玻璃幕墙”下方地面上的画布和“大玻璃幕墙”后方挂着的其他画面同时都打上光,两种景象居然像电影蒙太奇的手段一样叠加在了一起,虚虚实实,亦真亦幻。

小实验成功了。

接下来就需要经受住比模型大几十倍的真实舞台呈现的检验。

现场装台时的心情可用“胆战心惊”来形容,全剧组上上下下,不仅是我一人忐忑不安,就连剧团的团长、导演等,大家都持怀疑态度,不知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装台期间,金琪军团长无数次来到剧场,就想看看放大的实际效果,等到装毕,他对灯光设计说:“你赶紧随便打点光让我看看,我急于想知道效果如何。”当灯光亮起时,舞台上出现了模型实验中的视觉效果,大家都欣慰的笑了。

首演结束的当晚,我拨通了一位关注此剧的好友的电话说,演出很成功,效果很好。导演还在现场发明了一个奇特的效果,演出时,他让工作人员将那块倾斜的胶片“大玻璃幕墙”轻轻摇晃,地面上的布景和舞台深处的布景的幻象反射重叠在胶片上,就像是水中的倒影,溅起了朵朵涟漪,画面波光粼粼、若隐若现、虚虚实实、亦真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