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幼师 物理 教学中 艺术性 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为一名幼儿师范的物理教师,在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刻的感到,物理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由于幼儿师范特殊的环境,幼师的学生以女生为主,基础普遍较差,再加上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而且以逻辑思维为主,所以学生对物理有一种恐惧感,从内心里就很排斥物理,因此物理教学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针对物理这门特殊的学科,教师更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渐摸索出一些规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就课堂教学谈谈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一、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教师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在讲动量一节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容易摔碎,而掉在泥地上不易碎,这是为什么呢?一片树叶落下时,人们不以为然,而一块砖头从高处落下时,人们会望而生畏,这又是为什么呢?又如:在学习光的色散现象之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由无色变成七彩的颜色。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却有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师要利用实验诱导学生的求知欲望。
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能通过实验演示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要以此作为良好的契机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能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既诱导出学生的兴趣,更使学生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和巩固了知识。如:学习平抛运动后,结合平抛运动规律的教学,可借助教室内垂手可得的粉笔头完成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粉笔头置于讲台边缘上,敲击一下粉笔头,使它沿水平方向飞出,并在水平地面上留下一痕迹。若用米尺,怎样才能求出粉笔头沿平台面飞出时的速度?应该测量哪些数据?用米尺也能测出速度?此实验能很好地诱导学生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兴趣。
二、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我们的生活其实无时无刻不与物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像坐电梯时的“超重”与“失重”,像“鸡蛋碰石头”的不自量力,像停车时身体不自主的向前倾倒等等,这些都是物理现象的客观存在。
小时候在公园爱玩的刺激游戏“激流勇进”。当从高处滑下时,让人觉得整颗心都被吊在半空中,很是惊险。其实,这也不并是真的心脏就提到嗓子眼了,而是由于人的重心位置相对平衡位置提高了,因而产生了向下的一种加速度,因而产生的“失重”现象所引起的。当然,所谓的“超重”、“失重”并非是重力的增加与减少,而指的只是“视重”。要了解这种物理现象,只要回想坐电梯情景就可以了。如从低层至高层,则经历超重——匀速——失重的过程。电梯分别做向上加速——匀速——向上减速运动。通过联系实际来分析和处理一些物理问题,是一种形象有效的方法。这种现象都是生活对物理的真实写照。
三、物理与美学的关系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人类在长期的保存个体、繁衍种族这种极为低下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斗争中不断发展,随着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发展起对美和美感的追求,逐渐开始去思考美和探索美,并广泛应用于建筑、造型艺术、绘画以及工艺美术的装饰之中。你可以从许多中、外著名的建筑、艺术珍品中看到,天坛的建筑、天安门的建筑、颐和园长廊的建筑以及各种花瓶、古人饮酒的爵和各种花边等等。
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程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的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粒子,从实体到各种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光波传播,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有序的,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例如:物理内容的简单美,表现在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上,科学、准确、简洁。运动与静止,匀速与变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生电”和“电生磁”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自由落体、竖直上抛、下抛以及各种直线的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都可以统一于运动学的速度和位移两个公式中。牛顿力学公式,可以把地上的物体与天上的星体统一起来。由此可见,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美无处不在。
所以,教师平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解疑释惑,获得新知识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物理培养学生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以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为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加工活动,来获得自己尚未知道的新知识的这种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是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中,能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需要,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开创性人才所必有的思维品质。所以我认为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精神,是一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中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核心是基本概念和规律所构成的物理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大都是从观察生活与生产实例、自然现象、物理实验等总结概括出来的。这类知识内容的教学,运用发现、启研、实验探索等较为适宜。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恰当选取运用这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进行教学。
例如:在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这部分知识之前,许多学生都有这种看法,认为静止的物体,用力推动它时,它才会运动,力停止作用时,它就会停下来,推物体的力越大,物体运动的就越快,速度就越大。实际上,这种生活中形成的观念是片面的,结论是错误的。而等学生学完了力和运动的这部分知识之后,才对此有了正确的认识,即受力的物体,受的力大加速度大,但速度不一定大;反之,速度大,力不一定大。这样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亲自参与科学探索、发现,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灵感,使他们产生顿悟,而且还可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通过物理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实验数据后,通过进行分析、判断、概括、综合和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的思维加工活动,使之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获得结论。总而言之,物理学习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锻炼,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贯穿这一点!
其实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还远不止以上这些。总之,让兴趣成为学生的老师,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主动性;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现象,懂得一些生活中的常识,掌握一些生活中的规律;能够体会出物理中的美;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物理不再成为她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而成为她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真正体会到物理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