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堂之清泉生活之大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堂之清泉生活之大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简简单单的一句古诗,揭示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一条规律;要使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成为一潭“清水”,必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是课堂教学生活化,这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生活逻辑”是高中新课标与新教材强调的方法论,以“生活引领、情意支撑、多边互动、观点生成”为核心的主题式教学是生活逻辑课堂的实践模式。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 生活逻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74-02

《经济生活》编者、华南师范大学陈友芳教授提出,发现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是学好经济生活的三步曲。高中政治新课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生活逻辑”,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不违背理论逻辑,更适合生活逻辑是新教材的组织方式。新课程到底该怎么教?两年来,笔者围绕政治课堂生活逻辑这一研究主题,开展了实践探索,谨在此对生活逻辑发表几点拙见:

一、生活逻辑是认识过程在教学中的反映

从哲学看,人对客观事物从现象到规律的认识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机制: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思维具体。感性具体生动直观,是逻辑程序的起点;抽象规定是指从感性具体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是活生生的东西简单化、粗糙化”;思维具体是在抽象规定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在大脑中复制出来的理性具体,是逻辑程序的终点。

教学过程也是认识过程,符合内在的逻辑方法和逻辑程序的。生活逻辑不等同于生活本身,而是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而这种一般结论其实就以理论观点的形式在教材上表述出来了。生活逻辑的起点是大量的生活现象、生活素材;生活逻辑的抽象便是从大量的个别素材中抽取出理论观点;运用理论观点或到生活中去解释生活现象、指导生活行为就是生活逻辑的归宿。因而生活逻辑就是生活现象向理论观点过渡的方法或程序。新教材正是顺应了该认识过程,以生活关切为基础、以思想政治观点为统领来整合教材内容。

二、生活三步曲是生活逻辑在课堂中的呈现

从上述分析可知,生活逻辑可以视为组织课堂教学的方法论。笔者将政治课堂生活逻辑定位于发现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三步曲。

1.发现生活,坚持生活立意,保证逻辑起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的本质规律不是浮现在表面的,但存在于生活现象之中并要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所以体现生活逻辑的课堂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以生活现象为向导。发现生活就是要从自己的周围世界出发,从中发现真实可靠的感性素材,并将其作为课程资源引入课堂。而不能像以往那样脱离生活,用理论解释理论。对引入课堂的生活素材加以选择以保证逻辑起点,要把握三条原则:

生活素材宜少不宜多。少而精的素材使得主题比较明确,课堂的理论内容能较好地与生活主题相融合,减少因素材的改变而发生思维跳跃的频率,分析解剖过程能够做到具体到位,形成结论水到渠成。笔者在设计高中政治必修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教学时,选取的素材是学生小记者参加厦门市政府的新闻会、小记者采访厦门市政府工作人员、为民工讨薪献策等生活素材,贴切精当。

生活素材宜深不宜浅。主旨素材在深度上要有可挖性,在广度上要有延展性,能够使话题向纵深方向推进。这本身就是展现生活场景,体现生活意义的过程。在上面提到的课题设计中,笔者设计了“形象工程——四川岷江沿岸污水处理厂大量闲置”与厦门政府为民办实事对比的情境,引出了三个层层推进的探究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顺利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环环相扣的演进,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交互呈现,有效整合。

生活素材宜近不宜远。学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越贴近学生本人的素材,就越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兴趣,课堂师生互动的氛围越活跃,理论观点的生成越自然;反之,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即使再经典,也会事倍功半。学生小记者所展现的问题大都在厦门本地,就发生在身边,辅之以学生的现身说法,课堂效果尽显光彩。

2.理解生活,解剖理论逻辑,生成理论观点

新课改对“过程与方法”高度重视,把促进学生“理解”作为生活逻辑的一种价值追求。理解既是感知的深化又是应用的基础。理解生活就是借助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对具体生活的抽象,抽取概括出理论观点的过程。在此笔者只列举讲授、导问、对话、探究四种手法来说明。

以讲授促成理解。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并不意味着流逝,讲授法之所以能传承至今,原因之一在于它是促进理解的极好手段。例如,笔者选用厦门学生最熟悉的水果——龙眼在初上市、中期以及落市前三个时段的价格对比来探讨价格与供求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看,学生往往只知道“价格上涨,供不应求”、“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这些结论,至于怎样推导,很难说清。而只有清楚推导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否则,学生对就像“物以稀为贵”、“物多必贱”、“丰产不丰收”这些经济生活用语都会感到费解。因此讲授要有必然性的推导过程。

以导问促成理解。问题是以具体化的材料进行本质性的探求,旨在引出逻辑性结论。这种问题至少要引导学生进入两个以上的思考层次,缺乏逻辑层次的问题则不利理解。譬如创新课《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在展示四川形象岷江的形象工程和厦门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材料的基础上,抛出三个问题:①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对“形象工程”的看法?②我们把形象工程和前面的厦门市委市政府为人民办实事的事例作对比,在你看来,“民心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区分标准是什么?③请大家讨论政府应该如何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三个探究问题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找到学习的契合点,既可以满足对大多数学生学习要求的规定,又可使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已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产生更大的学习积极性。

以探究促成理解。自主探究是促成理解的有效环节。探究过程包含有思考、体验、经历和感受,这些因素都有助于生活逻辑的演进,达到与理论逻辑的自然耦合。笔者在讲授商品价值量时,先陈述两个基本事实:价值量是以劳动时间衡量的;同样的商品在同一市场卖同样的价钱。然后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每人完成一份同样图形的手工剪纸,并自我计时。因为工具有好有坏、熟练程度有差异导致所耗费的时间有长有短,不尽相同。此时,将学生比作商品生产者,将剪纸的时间比作个别劳动时间。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参与生活,还原生活本意,提升生活品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愚以为“学以致用”的“用”应该有两种指向,一是为生活而用,指导生活行为;二是为理解而用,解释生活现象。两种指向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即服务于人的生活,提升人的生活品质。所以,生成理论观点还不是生活逻辑的结束,为学理论而学理论不是目的,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应用于生活得到巩固和完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参与生活是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这种知识在运用中加以巩固并实际上转化为一种能力。参与生活,要还原生活本意,还原理论的生活意义,就是用理论观点去反观生活,实现从理论到生活的迁移运用。

在参与中加深理论观点的理解。加深理解理论点需要应用理论观点。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集中全部精力关注理论观点的得出,最后以出示课堂知识小结结束,没有任何复归生活的迹象(包括导语、练习等),将应用参与环节忽略了。然而课堂参与生活的环节既是巩固知识又是验证是否理解的契机。如果该环节缺失,整个生活逻辑是不完整的。笔者在设计每一个理论观点之后不忘回归生活。例如,在讲清“个性与共性辨证关系”原理后,抛出奥运精神与北京奥运谁包含谁的图示让学生分析,趁机渗透“共性不等于整体、多数,个性不等于部分、少数”的比较,以加深理解;在课的结尾,还让学生列举能体现这一原理的事例或者成语俗语。我之所以不惜时间、不惜精力在这一环节下功夫,意图只有一个——理解至上。

在参与中促进生活品质的发展。教学最应该关心的是提升和超越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即帮助学生思考生活的意义、目的、价值以及什么样的生活值得去过、什么样的生活境界最美好,等等。从政治新教材4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看,涉及领域之多,内容之丰富,可以用“包罗万象”来形容,几乎全部的知识观点,如价值规律、劳动者维权、消费者维权、投资理财、依法纳税与合理避税、政治参与、法律制度等等都构成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都可以有意无意地服务于今后生活,习得生活常识、增进生活技能、改进生活方式、提升生活智慧、提高幸福指数,也就是说要在今天的生活中准备明天的生活,别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憾叹。

三、主题式教学是生活逻辑课堂的操作模式

1.对一则生活逻辑课例的述说

现以笔者曾在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家庭理财之存款储蓄篇》为解读模本,意在揭示课堂操作的一般模式特征。

全课以学生家庭理财的调查为主线,主要围绕由此产生的三个问题情境展开教学活动。创设问题情境一(为小李、老王两家储蓄出谋划策),师生通过考察比对流动性、安全性以及收益性来理解存款储蓄中的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创设问题情境二(看待规定起存金额、限期取款、克扣利息等生活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公民存款储蓄的原则。创设问题情境三(为什么那么多家庭对存款储蓄“情有独钟”),师生共同探讨存款储蓄的作用;通过出示银行高储蓄的背景,拓展引出“高储蓄率利弊”的辩论。立意在于学会辩证看问题的方法和透过生活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2.生活逻辑课堂的核心元素与模式构造

通过对具体课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生活逻辑课堂应当具备以下核心元素。

生活引领。上述课例的设计源于生活问题,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解剖得出知识与观点,最后又复归于生活。由此可见,生活是知识的基础和载体,知识是生活的积淀和抽象。体现生活逻辑,就要把教学设计成一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反映“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的课标精神。

情意支撑。上述课例中“怎么存钱收益最大”、“不同家庭同样钱额采取何种存法恰当”等等问题情境均是学生有生活经历与体验的话题,师生互动才得以纵深拓展。这启示我们生活逻辑课堂设计要充分挖掘生活、教材、学生的情意因素,这是教学的感情基础和先决条件。生活逻辑作为组织教学的方法论,是新课标中“过程与方法”层面的教学策略。假如生活是一条河,生活逻辑就是渡船行进的路线与方法,而情意则是河中流淌的水。没有水的支撑,渡船是困难的。

多边互动。上述课例由问题引发的文本、教师、学生之间对话信息流传递和谐有度,最突出的是高储蓄利率的辩论,学生敢于表达,教师善于倾听并加以调适。正如教育专家指出,“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的本质特征,没有师生交往互动也就不存在真正意义的教学”。互动的开展过程,教师是主导,是舵手,运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做到归纳法和演绎法统一、分析与综合并用、发散和聚合思维共存,从个案个例中提取信息、抽取出一般观点。

观点生成。知识是观点的基础和支撑,观点是知识的提炼和升华。新课标之所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本意即于此。

基于老教材、新理念,经过对核心元素的提炼与生活内涵的总结,生活逻辑课堂模式应该是以“生活引领、情意支撑、多边互动、观点生成”为核心元素的生活主题式教学模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参考文献:

[1]朱明光主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2]裴新宁著:《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3]杨九俊主编:《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4]叶松英:《让课堂成为“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政治课教学》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