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大陆经济增长对台湾地区进口贸易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大陆经济增长对台湾地区进口贸易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施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随之快速增长。运用回归分析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台湾地区进口贸易规模的变化正相关,印证了近20年来中国大陆经济增长对台湾地区的进口贸易影响具有正面效应。

关 键 词:中国大陆经济;台湾经济;国内生产毛额;进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F7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6)06-0034-03

一、引言

近20年来,随着中国大陆经济快速发展,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含香港)出口的金额急剧增长,从1990年起超越对日本出口金额,从2002年起超越对美国并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大陆市场对台湾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4年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含香港)出口金额占总出口金额的36.69%,创下历史新高。而进口市场(主要是技术与设备及原料)数十年来由日本主导,一直没有改变(台湾主计处,2006)。

二、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

王光正、邱俊荣(2004)研究的结论指出,“若台湾地区产业的利基在中国大陆中间财市场时,两岸三通后此类厂商利润提高”;反之,“若台湾地区产业的利基在第三地市场(如美国)时,开放两岸三通后,会使中间财价格下跌,进而降低台湾地区厂商的整体利润”。[1]

台湾经济年鉴(2003)指出,2002年台湾地区对外贸易的最大特色是对外贸易顺差扩增资金呈净流入,经常账与金融账同呈顺差,国际收支综合余额剧增为336.64亿美元,创下历年最大的顺差纪录。但是,这样的顺差潜藏着经济发展的隐忧。其一是,商品贸易顺差虽创新高纪录,惟主要是来自中国大陆强劲的进口需求,致对大陆出口的依存度亦创新高,对中国大陆贸易顺差为291.06亿美元,占全年顺差336.64亿美元的86.46%,比重相当高;在“进口方面”则由于民间投资意愿仍呈低迷,资本设备进口持续减少,国内投资意愿的持续迟滞加上国外直接投资的大幅减少,不利未来的经济成长。[2]

张传国(2004)对中国经济增长与两岸贸易研究的结论:(1)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与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2)台商投资贸易驱动性应是不平衡的,对大陆是逆差效应,这种不平衡效应并不利于两岸贸易的深入发展与两岸经济的融合;(3)在两岸贸易中,对台出口较自台进口具有更显著的台商投资倾向,更有利于推动台商对大陆的投资。[3]

Markuson和Svensson(1985)认为,假如资本的流动非由关税所致,而资本是流入出口部门而非进口部门,结果投资和贸易的关系就将成为一种互补关系而非替代关系。在此种条件下,资本的流动将使国际分工和专业化更深化,进一步得以扩大贸易规模。[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一方面是以跨国的总体经济资料作为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的台湾地区内生经济现况;另一方面是以中国的总体经济数据与台湾地区内生经济数据作为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的台湾地区内生经济现况,以WLS方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由于台湾地区内生经济数据有部分出现负值,以致于无法进行对数转换分析。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在进行模型估计之前,先以E-views软件对模型中每个变量做平稳性检验(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这些变量(时间序列)都是平稳序列。

2.模型估计。用WLS法(本研究自变量参数多,存有异方差)分别对模型(3-2)、(3-4)的各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见表2及表3。它们分别是1987-2004年台湾地区进口贸易模型,对每个模型均又建立了两个模型,模型1是对所有变量进行的估计,由于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以及包含某些未显著影响的解释变量,我们将其进行了剔除,得到模型2。

三、理论模型及变量数据来源

根据上述理论和现实状况的分析,我们分别从国际经济环境和台湾地区内部经济环境两个侧面对中国大陆经济增长对台湾地区进口贸易变化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

(一)在国际经济环境下的实证考察

中国大陆及其他主要国家经济对台湾地区进口贸易影响的理论模型可以构造为下面的形式:

台湾地区进口贸易变化=f(中国大陆总体经济,其他主要国家总体经济)+μ

(3-1)

我们选择台湾地区的进口贸易值指标反映台湾地区进口贸易状况。各国的总体经济以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来作为替代指标。另外我们选择与台湾地区经济往来密切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列入模型,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新加坡。

于是根据理论模型(3-1),可将其写为如下形式的线性模型:

Import=β0+β1China+β2USA+β3Japan+β4Korea+β5HongKong+β6Germany+β7France+β8UK+β9Italy+β10Singapore+μ

(3-2)

(二)在台湾地区内生经济变量下的实证考察

中国大陆总体经济与台湾地区内生经济变量对台湾地区进口贸易影响的理论模型可以构造为下面的形式:

台湾地区进口贸易变化=f(中国大陆总体经济,台湾地区内部经济因素)+μ (3-3)

我们从台湾地区资本、技术、贸易、政府、人口等方面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可能影响台湾地区国际贸易的主要因素,包括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比重(R&DRatio)、贸易出口额(Export)、贸易进口额(Import)、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政府支出增长率(Gov)、赋税收入增长率(Reven)、人口出生率(BirthRate)、失业率(Unemploy)、投资率(InvRatio)以及对外投资额(OutInv)。

于是根据理论模型(3-3),可将其写为如下形式的线性模型:

Import=β0+β1R&DRatio+β2Export+β3China+β4CPI+β5gov+β6Reven+β7BirthRate+β8Unemploy+β9InvtRatio+β10OutInv+β11IndRatio+β12ServiceRatio+μ

(3-4)

以下我们将说明上述模型中涉及的变量及其定义、变量数据的来源。选取的变量及其定义如表1。

1.变量的选取和定义

考虑与台湾地区贸易进出口规模、亚洲四小龙、全球经贸地位等因素,选取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韩国、香港、新加坡等经济体的GDP值作为实证分析研究的变量。变量意义见表1。

2.资料来源说明

资料来源为历年发行的台湾地区国民经济统计季报及统计年鉴。各主要国家GDP数据来自国际金融统计(国际货币基金会IMF)、主要经济指标(韩国银行)、主要经济指标(OECD)、金融经济统计月报(日本)、新加坡统计月报、香港统计月刊、中国统计年鉴、主要经济指标(台湾地区行政院主计处)及各国官方网站等公布的数据。

四、实证分析

(一)中国及主要国家总体经济对台湾地区进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1987-2004)

由表2和模型2考察估计系数后,在其他国家总体经济因素不变的条件下,1987-2004年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对台湾地区进口贸易存有正相关显著性影响。由表2和模型2考察估计系数后,在其他国家总体经济因素不变的条件下,1992-2004年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对台湾地区进口贸易存有正相关显著性影响。

(二)中国经济增长、台湾地区内生经济变量对台湾地区进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1987-2004)

由表3和模型2考察弹性系数后显示,在台湾地区内生经济变量不变的条件下, 1987-2004年和1992-2004年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对台湾地区进口贸易总额都存有正相关显著的影响。

五、结论

1.外部因素能影响台湾地区进口贸易的规模,如: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正相关)等等;中国大陆的经济增长,会影响台湾地区的进口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印证近20年来中国大陆经济增长对台湾地区的进口贸易影响是具有正面效益的”。

2.内部因素影响台湾地区的进口贸易额,主要因素有出口贸易额、投资率、R&D占GDP比重(正相关);服务业比重、工业比重(负相关)。

3.本文的实证分析研究,adj R2值较高(接近于1),是采用WLS方法估计,在自变量多,样本数据期间短的情况下产生的结果;由于样本数据期间短,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能力较不足,研究结论仅供参考及未来经济趋势预测。

参考文献:

[1]王光正,邱俊荣.垂直相关市场与最适出口贸易政策[J].经济论文(台湾中研院经济所),2004,32(2):360-386.

[2]经济年鉴[M].台湾经济日报社,2003,123-138.

[3]张传国.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互动效应的实证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4,(4):67.

[4]Markuson,James R. and Lars E.O. Sevensson,“Trade in Goods and Factor with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85,26(1),175-192.

[5]梁琦,施晓苏.中国对外贸易和FDI相互关系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4,3(4):839-858.

[6]张传国.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互动效应的实证分析[J].台湾地区研究集刊,2004,(4):67.

[7]Brander,J. & B.J. Spencer(1985),“Export Subsides and Intem-atiooal Market Share Rivalry”Joumal of lntematioml Economics,18,83-100.

[8]Eaton,J and G.M.Grossman (1986) “OptimaJ Trade and Industrial Policy under Oligoploy,”Quarterly Joumal of Economics,101,383-406.

[9]Ishikawa,J. and B.J. Spencer(1999) “Rent-Shifting Export Sub-sidies wiih an Imported Intermediate Product”Joumal ofInternation-al Economics,48,199-232.

[10]Markuson,James R. and Lars E.O. Sevensson,“Trade in Goods and Factor with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85,26(1),175-192.

[11]Spencer ,B.J. and R.W. Jones (1991) “Vertical Foreclosure and Intemational Trade Policy”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58. 15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