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底层路线破解“两难”困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底层路线破解“两难”困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五年前,中国医疗制度改革,被宣布为“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因为没能破解“看病贵、看病难”。催生这一困局的,是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占全国人口30%的城市,集中了全国80%以上的医疗资源,其中的30%在大医院;而在占全国人口70%的广袤农村和社区,群众却依靠“赤脚医生”和小药铺维持健康。“看病贵、看病难”,成为一大顽症。

2010年夏天,重庆决定让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倾斜,补齐公共医疗的“短板”。

15分钟医院

2002年,为了照顾瘫痪的老伴,77岁的邓正荣开始在各大医院奔波。当时,他家离最近的医院有40分钟车程。而那里的药费,一般会比药房高出约20%。

后来,邓正荣搬到了滩子口,这里是九龙坡区城乡结合部。上万社区居民中,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居多。

邓正荣从社区卫生站拿到了医疗服务卡。从此,他只要打个电话,医生就会上门服务,“他们来得和120一样快”!

社区医生出诊的确很快――服务站就建在社区,出诊一般都不超过15分钟。居民从出门到见到医生,也只需要约15分钟。

这里的药也便宜。滩子口卫生服务站负责人谢兰说:“按照市里‘常用医药零利润’要求,常用药品免去了以前15%的利润额,以成本价出售。”

今年2月25日,主城九区和六个区域中心城市同时实施“基本利润零利润”销售。从此,这15个区的1500万群众到基层医疗机构买药,只需支付药品成本了。11月1日,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区县将达到26个。明年,这项制度将覆盖全市所有区县。

截至5月25日,15个试点区内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27.2%,为群众节约药品费用支出6082万元。

从2008年开始,九龙坡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城乡公共医疗服务均等化,且服务项目扩大到16项,形成了“公共卫生服务包”。这种经验正在主城各区推广。

主城另一头,为了“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沙坪坝选择了“三街两镇”作为社区卫生建设试点。它们分别代表沙坪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西部农村欠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区、城乡结合部、下岗工人集聚地等社区类型。

在繁华的主城里,倾斜的医疗资源正在社区里编织着一张便民之网。今天,“15分钟就医圈”正在逐渐成形,“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愿景也在逐渐清晰。

健康防护网

“黔江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高达30%至40%!”2001年,这项调查结果一出炉,黔江区关于“政府是否放弃乡镇医疗机构”的争论,立即偃旗息鼓。此后,黔江开始致力于战胜“看病贵、看病难”。

很快,当地乡亲手中多了一张“健康服务券”。它让持有者享受九类基本卫生服务,从健康教育到老年保健,品种齐全且完全免费,城乡居民待遇均等。

黔江采取政府购买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了这种“健康服务券”。提供服务后,卫生部门会回收服务券,再据此拨付经费。

2009年,黔江基层卫生院就诊平均费用降到了19.93元,人均年门诊次数提高到三次。随着“看病贵、看病难”的缓解,基层医疗需求正在被释放。

在江津,在医疗责任保险保障下,油溪镇中心卫生院花113万元买的彩色B超机,只用一年就收回了成本;中山镇卫生院也鼓足勇气,开拓了高风险手术业务,并在两年内实现了收入翻番。

在三峡库区,一张覆盖渝东北的健康防护网正在万州、垫江、丰都等地延伸。2009年启动的百万农民健康大行动正在推进,在五年内,预计将有100万困难群众得以接受免费体检,上百万群众的健康档案也将随之建立。

公共利益之赢

这几天,滩子口社区医生李正福头顶艳阳,和同事们走家串户。他们正在上门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大约两个月后,滩子口社区的上万居民每人都会拥有这样一份档案。

“档案信息会上网,以此实现健康信息共享。”李正福说道。他手指一份健康档案,其上记录了所有者的数百个健康指标。

今年内,全体城乡居民都将享受到这项医疗服务。届时,一张覆盖3200万人的健康信息网就将形成。同时,重庆将免费为20万农村妇女开展“两癌”检查;通过免费手术,上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也将重见光明。

还是在今年,重庆市药品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作为重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创新,药品交易所将通过引导药品“重庆价格”的形成,推动药品市场合理价格机制建设。

同时,全市将再改扩建1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医院,建设13所区县三甲医院,改造升级23所区县医院。

为彻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到2012年,重庆的每一个社区和行政村,都将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农村群众也会享有和城镇居民均等的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公平医疗,为时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