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课程改革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也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新的挑战。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二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三是课程与教学评价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能力;课程开发;教学评价

新课程改革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也给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三年多来,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参与改革的专家学者,不断呼吁教师观念和行为要有切实的转变。要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从教室中的权威者变为平等的合作者,从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最终,要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研究者。就目前新课程改革的运行状况而言,教师面临的挑战是巨大和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构成新课程改革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主要方面。

那么,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应对哪些挑战?从当前改革的迫切性和未来发展的持续性分析,新课程对教师的新挑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要理解、领会和能够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二是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这种课程开发能力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是其职业生涯中新要求和新发展方向;三是课程与教学评价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能力和评价方式的更新,已经越来越构成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瓶颈,社会和学校对评价的关注度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在不断升温。现在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一、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

我们应该注意到,新的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重视教师的教到重视学生的学,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学生发展,从重认知发展到重情感养成,从重学习结果到重学习过程,从树立自己的教师权威到习惯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从重统一规格到重差异教育,从重知识文化的继承到重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些都给教师过去习惯的教学思维带来了明显的冲击。新课程在教学方面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看似可以用简单的话语去诠释,但要真正落实,就需要一个复杂的转变和适应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观念转变

教师首先需要转变的,是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和看法。新课程改革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把教学看成是以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为基础,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进而为教学过程赋予了一些新的内涵:教学过程是一种“唤醒”,是学生和教师潜能、智慧和情感的唤醒;教学过程是一种体验,是师生从感知和经验升华为对价值的叩问;教学过程是一种“视界融合”,是书本、教师和学生视野的交汇融和;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自我理解过程,而不光是对教师和书本的理解过程。

(二)理解新的教学关系

对教学过程的新的理解带来了新的教学关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和学生最终应该建立起平等、民主、自由、同情、公正、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但是新的教学关系的建立受到文化传统和制度的制约,在课堂空间和人数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很难期望教师能够自动放弃在历史和现实中已被我们的文化传统认可的权威地位。比如,在当前的大班教学背景之下,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新课程所要求的平等关系,还存在制度性的困难;学生的课堂中的“活”学,还常常被教师视为对教学秩序的挑战而被制止或扼杀等。因此,新课程中新的教学关系的建立过程,实际上也是旧的教学传统被改变和新的教学文化确立的过程。

(三)转变教学行为方式

各种新的教学方式也开始为教师所熟悉和运用,如主体性教学、探究教学、建构式教学和交往教学等,但有些新教学方式其实并不新,如主体性教学在我国中小学已经过了长达10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因此,新课程中的教学改革,不应该总是停留在理念探讨和学习,应该尽快转化为实践操作。应该看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长期形成的教学行为的惯性对新的教学行为构成顽固性的阻力。这需要我们采用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等新的教师专业教育方式去帮助教师突破心理惯性和行为惯性,使他们逐步获得自觉的教学行为调节意识和调节方式。

二、对课程开发能力的挑战

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在新课程中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开发校本课程以及围绕国家课程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中教师实实在在的任务和工作,并且主要落实在学校和教师。一些新课程形态如研究性学习课程、任意选修课程、技术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等。

(一)课程开发的教师赋权

在过去长期的课程集中控制的管理体制下,教师开发课程的权利和义务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也可以说,是体制剥夺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新课程的实施要将课程开发上权力和义务都重新赋予教师,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将给学校灌注新的活力,最重要的是,它将最终导致过去那种基于书本的教与学真正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

(二)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的优势

中小学校是新课程实施与管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单位。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表现在它能够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社会变化和学生需要,比国家课程更贴近实践和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能反映课程多元化的趋势。其次,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可以是一个师生互动的生成性过程。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个性发展和学生的差异发展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三)教师开发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发展中的重要任务,给教师的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挑战。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有两项主要任务,一是对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课程资源,教师参与开发的国家课程的实施资源,应该更加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的需求;二是对新课程中规定的由学校负责的课程领域进行相应课程资源的开发,这种课程多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呈现,课程资源的开发涉及的领域和范围更广,更需要调动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积极性。

三、对教学评价能力的挑战

国家在新课程改革中给予了课程评价前所未有的重视,提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一)适应新的评价方向,掌握新的评价方法

按照新课程的评价要求,教学评价和教学处于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之中,要真正落实新的评价理念,就需要教师将评价视为构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教师的评价观念有一个根本的转变。

综合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自我评价是本次改革国家所制定的新的评价方向,其中评价的发展性又是新课程倡导的最主要的特征。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论文题评价、动态评价、概念图评价法、纸笔测验等又为教师提供了可选择的新评价方法,这些新的评价方法给每个学生展现个性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教师要正确使用这些评价方法,一般需要接受专门的评价训练,并不断的在评价实践中充实和发展自己的评价技巧。

(二)形成适当的评价策略

评价方式和方法的运用需要教师形成适当的评价策略。教师在实施评价改革中,要注意理解评价改革的目的和实质,认识不同评价方法的特点及对学生发展的意义,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并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不同特点,选择恰当的表达形式,如百分制、等级制、行为描述、判断式评语、象征性评价,如小红花、小星星等。我们认为,没有哪一种评价方式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在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活动中,永远没有最好的而只有最恰当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新挑战,也为教师的成长带来了新机遇。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有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意识,持续不断地进行探究式学习,学会创造性反思,构建多元化知识结构,向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方向努力。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张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教育探索,2006,(12)

[4] 李广,马一鸣.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3)

作者简介:韦云霞,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