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息与否又当如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息与否又当如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经济复苏逐步加快、刺激政策逐步退出的当下,市场对加息的预期较为一致。而3月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以及两会期间政府的表态,又让我们看到市场对加息的看法出现了一些分化。我们以为,经济已然企稳,流动性泛滥带来的通胀预期令央行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但压力犹增,加息或只是时间问题。而对于股市来说,加息意味着靴子落地,反而能够使得市场心态趋于平静,这也有助于指数的走稳回升。

紧缩成共识 加息现分化

去年底以来通胀预期的升温就一直将加息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是否加息的争论在两会期间却有了一些分化。之所以有了分化,我们从近期政府的一些表态及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最新数据里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3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月份各项数据,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去年同期增长2.7%,PPI同比上涨5.4%。从CPI来看,从去年以来已经连续四个月保持上升趋势,更为重要的是,2月份的CPI超过了同期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从而再次进入了人们所说的负利率阶段。

仅从数据来看,无疑给了加息最有力的支持。因此,一些知名投行机构及专家学者认为调整利率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升息应会较快到来,并预计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将上涨0.27个百分点。同时,他们认为,在出现实际负利率的局面下,加息有助于显示央行对抗通胀的决心,降低居民通胀预期。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通胀压力将会越来越明显。他指出,从今年前2个月的情况看,食品、居住类价格的上涨占CPI涨幅的权重达到了91%,今后这种格局还会继续存在,水电油价的上调都会对CPI形成拉动,房租的潜在上涨空间也将刺激CPI上升。燃料、动力、原材料价格今年将持续上涨,PPI很难跌下去。在全球范围内,铁矿石、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的价格将继续保持强劲的上涨势头,这种输入型通胀也将持续。

与民间态度不同的是,政府及央行相关人士的表态似乎温和得多,尽管CPI等数据高于此前的市场预期,但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强调,CPI、PPI仍然处于温和上涨的状态。他预计,季节因素影响会逐渐消失,3月份CPI价格会有所回落。央行副行长苏宁更表示,并不能单纯地看待2月份的同比上涨,正确的办法是根据季节调整后的数据环比分析物价走势,而央行研究后发现物价并没有出现大的趋势性变化,还是在延续去年四季度的上涨趋势。

也有一些专家学者支持暂不加息,他们认为,目前条件尚不具备,一是“两会”的基调仍是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二是国际经济形势还不稳定,欧洲等区域局部性的危机是否会深化蔓延还需要观察几个月时间。因此在利率调整上,央行可能会等信号明确之后才采取行动,或者在CPI到3%之后再考虑加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总体而言,今年全年的物价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他对于全年的通胀走势保持乐观,认为通胀水平也是温和,可控的。

中信建投分析师魏凤春分析也指出,央行用加息来遏制通胀或通胀预期,无非是通过提高利率,以减少实体经济中的资金需求,从而遏制经济过热的局面出现。但是,如果资金供给已经被减少,央行就不需要加息。数据显示,2月新增信贷规模7000亿,比1月份下降约五成。

当前人们对是否加息出现的分化,表明了当前的经济环境处于一个十分微妙的时间节点上,宏观政策调控也处在一个可变可不变的位置,调与不调最终只能取决于近期整体市场环境的变化。

虽然在加息问题上存在分化,但对于央行其他政策性工具的运用,市场人士则存在更多的共识。央行16日在公开市场操作中进行了83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同时发行了1100亿元1年期央票。1年期央票发行量较前周增加了100亿元,为18个月以来的新高,而28天期正回购前周刚刚恢复,但上周的回购规模较前周就增加了430亿元。

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已经带给市场一个强烈的信号,加息应是在所有的手段都失灵的情况下而采取的措施,目前来看,还不到这个时候。

通胀数据决定加息时点

2月CPI超预期,我国18个月以来重回负利率时代。市场分析指出,负利率的到来,或将引发通胀预期,在这种情况下,民众会通过对楼市、股市等的投资以期保值,财富价值的膨胀进而导致市场流动性的泛滥。信贷紧缩资本市场照样会创造“信用”、产生流动性。另外,通胀预期也可能导致大众通过提前消费来规避通胀影响,从而带来价格在短期内快速上涨,而这两种方式都会加速通货膨胀的到来。因此,货币政策收紧趋势不会变,随着通胀压力的增加,加息成为央行下一步选择或成为共识。历史资料显示,当存款准备金第一次上调后,也即意味着货币政策开始收缩,而加息,仅仅是收缩工具选择的区别。目前来说,加息何时祭出牵动着市场敏感的神经。

央行行长周小川两会期间的表态似乎更倾向于还未到加息时机。在他看来,2月份CPI略高于预期,但不会影响既定货币政策的实施。他认为,货币政策主要依据是预期CPI,而不是实际的CPI数据。央行会对各项数据进行一个模拟预测,进而制定出货币政策。从央行及国家统计局的说法来看,加息虽有依据,但还不十分明显,以央行副行长苏宁预计6至7月份物价上涨会升至高点来看,或许加息的时机会在第二季度末甚至第三季度。

光大证券认为上半年上调利率都是属于小概率事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cPI的目标是全年要控制在3%左右。从这个比例来看,2月份的CPI数据还未超过,加之春节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下一两个月的具体数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息不会在近一两个月内发生。

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表示CPI超3%就有可能加息。李稻葵指出,对宏观调控来说,今年的重点和核心要放在调预期上。今年1、2月份,央行连续两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这个政策出其不意地调节了资本市场预期。最近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和以前不一样了,投资者比较谨慎,这就达到了政策目的。他认为中国加息最主要的参考变量是通货膨胀水平,假如未来XPI在某些月份超过3%,就有可能加息。二季度我国有可能加息,加息时点不会完全比照美国来。先于美国加息是否导致热钱流入,这个问题不是非常重要。影响我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一个重要因素不是热钱,而是贷款量。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明确表示3%的CPI是触发加息的临界点。而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表示央行不会对加息的临界点精确到CPI的某个水平,而是主要根据未来的价格走势来决定加息时点。

市场期待加息“靴子”落地

加息预期下投资者看法普遍趋于保守,政策未明朗之前,场内观望气氛浓厚。加息作为一种货币调控手段,对经济的方方面面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股市走向。从过去国内外市场的经验来看,加息前市场往往会经历反复振荡,直到正式加息后市场才会进行方向性选择。同时,加息并不会直接对股市构成压力,反而股市往往都是上涨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着消息的明确,靴子落地,反而能够使得市场心态趋于平静,这也有助于指数的走稳回升。此外,加息意味着经济的好转,所以,短期内市场会作出负面反应,但长期对股市反而有促进作用。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共有2次加息时点,分别是1993年5月和2004年10月。第一次加息时A股市场刚刚起步,应该说市场基于加息的反映和表现对当前市场而言没有特别的参考意义,大致可以作为参考的主要是2004年10月的加息时点。从2004年10月加息的经济背景来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非常强劲的增长周期,在投资和国际需求共振下快速增长,上市公司业绩不断好转并在2007年形成增长高点。从当时股票市场一个月的短周期表现来看,加息并没有导致股票市场下跌,反而出现了接近5%的小幅上扬。但由于当时处于熊市周期,随后市场出现了那一轮熊市周期的最后一次探底。这次探底跟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前景并无实质性关系,而是股权分置改革前信心极度缺乏的极端表现。

东兴证券研究所所长银国宏表示,从当前市场所处阶段来看,目前是一个走出熊市低谷以后的休整市。从经济之外的制度和政策性因素来看,对市场也没有特别明确的利空或利好。因此,他认为假如加息,那么市场的反映更可能从经济增长预期逻辑来表现,也就是有可能复制2004年的短周期走势,即短期释放压力后小幅反弹。但从中期运行趋势来看,因为既不存在其他非经济因素导致市场破位下跌,也不存在经济进入景气周期推升市场的积极背景,所以根据历史经验判断,出现短期震荡向上、中期震荡反复概率较大。

而国泰君安则表示,在经济呈现出加杠杆的特征下,对贷款的依赖较过去几年都有所增加,因此在目前环境下上调利率则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较以往更为明显的冲击。同时,从加息对行业的直接影响来看,增加的是行业的财务费用支出,因此通过财务费用/利润总额的指标就可以大致了解,各个行业的利润直接受到加息影响的大小。从整体工业企业看,利率上调27BP,从财务费用角度影响利润增速大约在1个百分点,其中;水务、电力、钢铁、化纤、有色这些行业受利率上调的冲击最大。但是,他们也指出,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和净现金流相对较为充足的行业,如机场,港口、高速公路、自来水供应、酒类、铁路运输和酒店旅游等行业,则显示出较好的抵御利率上调风险的能力。特别是消费类公司,则可以较好地抵抗利率上升的影响。

尽管加息忧虑得到暂时缓解,但随着通胀的越演越烈,加息乃至较早加息预期将逐步形成,所以当前股票市场的投资策略应该更早地将加息预期包含进来。东兴证券表示,假如加息,市场对紧缩政策的反应不会再是暴趺,年线区域应该具有很强的支撑,甚至可能出现压力释放后的小幅反弹。

对于投资机会,他们认为周期性股票的全面复苏难度很大,但金融股具有估值比较优势和直接受益,可能会出现交易性机会。另外,不受紧缩政策影响的非周期股票在短期调整后会继续保持活跃,特别是业绩增长前景较好的创新型产业中的中小市值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