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别为钱累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别为钱累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股市涨了,房价涨了,一个新的泡沫正在吹起,新一轮的“抢钱”运动开始了!有的人心潮澎湃,但更多的人是惴惴不安,怕货币政策突然收紧刺破泡沫,又怕通货膨胀来临让货币贬值。不知什么时候,金钱已经控制了人们的情绪、主宰了人们的生活。健康、情感、兴趣、爱心这些美好的事物统统为它让路。

在埋头挣钱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抬头看看未来的人生之路了。挣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在是挣钱成了生活的全部。在每天忙忙碌碌之中,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在危机与泡沫交接之时,让我们共同反思:真正的财富是什么?如何才能不再为钱所累!

我们是钱的奴隶!

在当今社会,如果谁还倡导“穷乐呵”,认为家庭幸福与金钱没关系,那就显得太虚伪了。当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连最起码的安全感都没有,何谈幸福。

不过,如今另一种极端的趋势更加凸显,就是为了金钱可以牺牲一切。更多的人把挣钱当成人生第一要务,至于什么健康、兴趣、友情、理想、公益统统放在一边。对于幸福的理解也变得异常肤浅,不要问我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金钱中。

大多数人是“钱奴”

或许你曾经对这种拜金主义感到厌恶,但不知不觉间,金钱也已经移到你的生活重心上。不要否认这种变化,看看本刊与搜狐理财频道联合进行的关于“金钱与幸福健康指数”的问卷调查结果,你一定会有所感触:

左面这组问卷调查虽然内容含量很少,但却很说明问题。接近一半的人(46.4%)居然没有不涉及物质利益关系的朋友,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影片《非诚勿扰》里的那段情节一当葛优结束旅行与好友告别时说:“我不缺钱。最缺的是朋友,年龄越大,就觉得自己越孤独”,接着那位好友独自离开,一边驾车一边痛哭失声,这个场景相信会令很多观众动容。友情是非常美好的东西,但不知什么时候它竟然变得如此稀缺。

有关因事业而失去健康的话题已经有太多的讨论。最近投资界又有两位可称得上“大佬”的人物英年早逝,一位是44岁的私募元老晓阳投资董事长杨骏,另一位是41岁的上投摩根投资总监孙延群。他们为别人和自己都创造了巨大财富,最终也只是归于尘土。而我们的调查结果依然显示,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会考虑因为健康问题而适当放弃工作。很多人都抱着用钱来换健康的希望,但最终会发现,健康是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

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更令人吃惊,净资产达到200万对于一般公司白领来说并不容易,但居然有75%的人认为这是家庭幸福的底线。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人都在为了追求“幸福”而拼命的积累金钱。他们其实更像是在迷宫里转圈的老鼠,可能一生都走不上财富快车道,却让身边真正的幸福悄悄溜走。

最后一个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会关注与挣钱无关的事,这不能不令人感到悲哀。这表明人们在牺牲自己的兴趣、理想而成为金钱的奴隶。人们只是在为了挣钱而挣钱,根本没有想过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钱是否真的能带来快乐?

不要认为我们是在无病,或者是想调制一碗心灵鸡汤,我们鼓励每个人积极的追求财富,也承认对于很多人来说金钱数字的增加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不过我们还是希望唤醒这样一种反思:为什么金钱会凌驾于、甚至完全覆盖在健康、友情、爱好、理想等等这些美好的事物之上,什么时候人们都被驯化成“钱奴”却不能拿出一点点勇气进行反抗?

中国人太累了

德国摄影师镜头下“睡觉的中国人”引发网上热议,共同的反应就是――中国人太累了。无独有偶,一个标题为“谁来心疼中国的年轻人”的帖子迅速在网上窜红,很短的时间内跟贴者数千,都表达出一种不安、焦虑和疲惫的心态。60年前,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30年前,中国人开始朝建设丰裕社会的伟大目标前进并很快实现了丰衣足食;今天,中国的年轻人本应该更加的自由、自信和快乐。那么,当前的现象只能用一个原因来解释,就是太为钱所累。做奴隶的人都难言幸福,“钱奴”更是如此。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沦为“钱奴”,我们先找找外部原因。

首先是生活成本增长的速度远超过收入增长的速度,让人们不得不为钱“搏命”。

据美国著名咨询公司美世公司(mercer)7月7日的《2009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生活成本全球排名飙升,北京上升到第9位,提升了11位。超过了伦敦、新加坡等城市,上海上升到第12位,在排名前25位的城市中,中国占了4个。

当然,排名的变化受汇率波动影响很大,但谁能否认中国人正在以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来承担着相近的生活成本呢?不要再拿CPI说事。它代表不了生活成本的上升,也无需罗列更多的数字,看着不断飙升的房价谁都能感知到生活的担子有多重。

其次是钱飓得太快,一般人追不上,而贷币价值的剧烈波动把绝大多数人拖垮了。

近年来,货币发行的速度远超过GDP增长的速度,人们怎么努力的挣钱也感觉不到安全,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手中的钱就会贬得一文不值。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先是资产价格后是消费品价格暴涨,人们发现辛苦积累来的财富原来如此脆弱。如今,一场全民赌通胀的运动又轰轰烈烈的展开了。结果呢?受害还将是大众,因为掌控货币的权杖在别人手中。

货币主义的观点不知什么时候被中国的精英奉为圭皋,把滥发货币当作是刺激经济的万能药,于是我们总处于“资产泡沫――通胀――危机――疯狂印钞――资产泡沫……”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有趣的是,历史上增加人类福祉的重大科技革命都发生在通货紧缩时期,这对于打着拯救民生的幌子来操纵货币魔杖的人是莫大的讽刺。

有人可能会说,成功地投资和努力的工作会让你跑在钱的前面。但问题是货币价值的剧烈波动只会鼓励投机炒作,滥发货币只能让离钱最近的人受益,绝大多数人都渴望在温和通胀的环境下稳健的积累财富,但这种理想状态已经一去不返了。当每个人都在为钱财而惶恐,就希望挣更多的钱以获得安全感,结果牺牲了一切仍未感到安全,只能蜷缩在金钱的脚下瑟瑟发抖。

再次,市场原教旨主义盛行,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极度匮乏,金钱自然就统治了我们的灵魂。

亚当・斯密写过两本书,一本是《国富论》,一本是《道德情操论》。《国富论》奠定了自由市场理论的基础,《道德情操论》则告诉人们,市场不是万能的,完全靠市场来引导人类社会运行,只会造成财富的分化和道德的沦丧。遗憾的是,亚当・斯密的伟大思想早已被后人误读,如今市场原教旨主义在全世界大行其道,中国虽然走市场经济道路没有几年,却深受这种思潮毒害。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在这些市场失灵的领域依然指望靠市场来提高效率,只会导致让个体承担更大的风险,为了争取这些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权利,人们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拼命挣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一直处在精神信仰真空的状态,这给了拜金主义以可乘之机。传统上“重义轻利”的中国人现在已习惯于将“利”字摆中央,金钱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如果说某某人很成功,其实就是说他有多少豪宅、拥有几辆名车。即使一个人拥有深邃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自由的心灵,但如果没有钱那就谈不上成功的人生。于是,大多数人对于刚刚逝去的季羡林老先生、以及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却一生清贫的王选院士,可能会充满爱戴,却并不崇拜,更不要说去追寻模仿了。

当GDP崇拜已经渗入到社会运行的肌理时,个人对于金钱的狂热追求也就可以理解了。国家富裕了,有的人富裕了,可生态环境呢?道德情操呢?

以上我们是从外部原因来分析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为钱所累,但人生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有的人牺牲了健康幸福而成为“钱奴”,有的人却能将金钱与身心健康很好的平衡。财富的外延很大,除了金钱以外还包括许多美好的事物,下而,我们就呈现几个人物案例,看看他们如何追寻真正的财富,成功踏上超越财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