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他不是我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他不是我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他不是我

宋朝时,两位日本僧人道元与明全结伴渡海来中国留学。他们落脚在天童山景德寺参禅修行,孜孜不倦地求悟禅法。

一个大热天,午饭后,道元前往延寿堂探望因病静养的明全。当他经过东廊来到佛殿之前时,看见一位老和尚,背驼如弓,眉白如雪,一手撑着拐杖,一手将香菇一颗颗地排在地砖上。

道元看到,尽管骄阳当空,老和尚却没戴斗笠,汗水淋淋地专心工作着。道元关切地说:“老师父年岁已高,这种工作就让院里其他僧人来做吧。”

哪知老和尚头也不抬,严肃地回答:“他不是我。”

“他”当然是“他人”,而不是我,此话的意思显然是指他人的修业并不能代替自己的修业,他人的体验代替不了自己的体验。原来老和尚把“晒香菇”也看作是参禅的功课呢。道元听了老和尚的回答,豁然开朗。

(摘自《思维与智慧》文/曹进东)

放弃

王府井举办景德镇陶瓷展,怀着看热闹的心情,我走了进去。一进去就看见了一套标价3980元的青花餐具。对于我的收入而言,这个价格当然太贵,但对于让我一见倾心的餐具而言,我觉得值。而且,我刚搬了新家,买一份有缘相遇又确实动心的奢侈品,即使是错,也错得很美啊。我努力说服自己。

叫来导购小姐,请她从铺着金丝绒的玻璃展柜里将我心爱的餐具取出,我想零距离地再好好亲近一番它的精美。导购小姐一边开锁一边热情地推销:“这套餐具特别显档次,要再配上一套高档的餐桌椅,更显得高贵豪华!”

我真得感谢这位导购小姐!她过分的热情就像溢出开水壶的沸水一样不合时宜,一下子烫醒了我的理智,也浇灭了我想拥有这套精美餐具的欲望。“对不起!小姐,我不看这套餐具了。”我立马转身走出了展厅,留下导购小姐一脸惊愕地僵在那里。

导购小姐不知道,我的放弃,并不是因为这套餐具有什么不好,而是因为她的话提醒了我:这套餐具太好,还需要一套高档的餐桌椅相配!我家已买的餐桌椅显然与之不是一个档次。

在王府井的步行街上,我边走边想,悟出了一个道理:人只能拥有和他相配的东西。所谓好东西,是好到正好的东西,而不是好到太好的东西。太好的东西往往会转化成为一种负担。

(摘自《中国青年》文/彭明榜)

摆脱过去的桎梏

一位心理学医生常给自己的病人放一两段羽毛球或网球比赛录像。

录像1:一位羽毛球选手判断对方回过来的球出界,就没有去接,结果显示压在线上,第二回还是如此。她很快输掉了第一盘。休息调整后,第二、三盘,对无法判断是否出界的球,她都极力地回过去。她扭转了败局。

录像2:一个网球选手把球回过去后,对方很快将球击打回来,可此时他却冲向裁判说,对方刚才打过来的球已出界了,自己是下意识地将球击回去的,没想到对方又打回来了。裁判并未理会他的辩解,依旧判他失分。后来又出现过一两次类似情况。这名选手显然情绪受到了影响,最终输掉了比赛。

录像放完后,医生问“病人”,羽毛球选手和网球选手在休息调整时,你估计他们都想了些什么?

“病人”稍加思考后回答,羽毛球选手一定在想既然拿不准就接吧。医生打断“病人”又问,那不吃亏吗?肯定有的球已经出界啦!“病人”回答,当然有这种可能,但她心态调整得好,因此没有像网球选手那样影响情绪,因而赢得比赛。

医生说:你说得多好!其实你心理没什么大毛病,只是犯了一种最普通最常见的“心理疾病”――后悔综合征。既然已经把球接过去了,就不应患得患失,唯一有意义的就是将后面的球打好。许多人患上“抑郁症”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无法摆脱过去所经历的一些阴影,从而陷入了后悔、恐惧、担心、自责之中,甚至无法自拔。

(摘自《辽宁青年》文/慧玲)

已饥方食 未饱先止

坡著有《问养生》、《续养生论》等。他认定人世间不存在长生不老的“活神仙”,更没有长生不老的仙丹妙药,只有慎于起居饮食,节制,能劳能逸的人才能享尽天年。他对自已的饮食生活有严格要求,曾给自己立下约法三章:“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一餐不超过一杯酒,一道荤菜),如有至爱亲朋,荤菜可增至3个;别人请他赴宴,也事先“声明”,如果主人不听,荤菜超过3个,他就不去。他在贬官黄州期间,规定每天费用不得超过150钱。每月初,取4500钱分为30串,挂在屋梁上。每天取一串使用,只能少花不能多用,如有剩余就另存一个竹筒内,以待宾客登门之需。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年之道。”他曾将自已的养生之道归纳为三条: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

如何宽胃以养气?他主张:“已饥方食,未饱先止。”已饥而食,吃起来味香爽口,虽吃的是粗茶淡饭,而胜于美味佳肴;“未饱先止”,是指不要吃得过饱,中医认为“清淡以养胃,少食以宽肠。”他还主张,“散步逍遥,务令腹空”。

(摘自《当代健康报》文/杨吉生)

闲来搓搓脸 疲劳远离你

许多人都会感觉到,在疲劳时搓一搓脸,不仅面部舒服,而且眼睛也明亮些,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惬意。其实,搓脸的好处不仅能舒展面神经和表情肌,更重要的是可防止面神经炎、视力减退和肩周炎。

面神经不仅较细,而且必须穿过几支动脉间隙及颞骨的一条小管道才能到达面部。这种结构上的特点决定了面神经的脆弱性,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神经炎,出现口角歪斜,下睑外翻,甚至进食时漏汤漏饭等现象。因此面神经必须细心呵护,除增强体质,不让风寒趁虚侵袭外,经常搓脸是一项很有效的保养措施。因为搓脸使面部血液循环加快,表情肌和面神经都得到了活动和滋养。

与此同时,眼周的血液循环也会加快,不仅可缓解视力疲劳,也会使视神经的活力增强,而减缓眼睛的退行性病变。

搓脸时双手上抬,肩关节上下活动,这种双手上抬的活动是治疗肩周炎的一种好方法,类似五指爬墙法。

搓脸时的轻重以自己的感觉而定,但宜稍重一些;搓脸时的速度以每秒一次为宜,每天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5分钟。如搓脸时双肩酸软,可休息一会儿后再进行,直到脸上有热烘烘的感觉为止。

干性皮肤的人在搓脸时手法不要太重,速度也不要过快,以免搓伤皮肤。

(摘自《老人报》文/晓刚)

爱好是一味保健药

工作了几十年,退休了,有的人高兴得手舞足蹈,有的人有点失落。形成这种反差,与往日有无爱好有关。退休后,有爱好的人,自由度更大,可以进一步充实自己。无爱好的人,感到心里空空,很是沮丧。有一位老同志,退休后无事可做,他说十分怀念上下班的时光。我说你找点爱好。他说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有什么爱好。这不,他把爱好当成了一件正儿八经的事情了。我告诉他,所谓爱好,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乐。

爱好,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东西。人有爱好,精神上就有寄托,活得也就十分充实。爱好并非仅仅是琴棋书画,虫鸟花卉;并非仅仅是发明创造,鉴宝收藏;并非仅仅是练功习武,旅游探险。我看到报上曾有一则报道,一个老人将捡破烂说成是他的爱好。他有退休金,并不为生活发愁,他把捡破烂换来的钱,用来资助贫困的孩子上学,为此,他觉得很快乐。

清朝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认为,“素常乐为之事可以当药”。这就是说,平常喜欢做的事,或者说,爱好可以当药。从养生角度说,爱好确实是一味药,是一味养心之药。爱好这味药,不仅仅适合退休的老年人,同样适合还在工作的人们。

(摘自《浙江老年报》文/大秋)

书中自有妙药在

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所谓“医愚”,从养生保健角度来说,就是可使人开朗、消怒气、化抑郁,提高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增强防病抗病的信心、决心和能力。

在西方国家,有人对16世纪以后欧美出现的400名杰出人物进行过寿命研究,结果表明,这400人的平均寿命为67岁,其中年龄最长的是那些大量用脑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9岁。

现代科学充分证明了文化修养与延年益寿的密切关系。勤于用脑的人,大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张状态,以输送充足的氧和营养物质,从而延缓中枢神经老化,带动血液循环,使全身各系统功能保持协调统一。因此,欲延年益寿,除了注意补充营养和进行体育锻炼之外,更重要的是坚持学习和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法国图卢兹老年大学的座右铭是:“停止学习之日,即是开始衰老之时。”读书使人进入专注状态,一切有害的心理因素均被排除在体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

(摘自《济南日报》文/杨昆)

老人要多唱唱歌

歌声,通常是人们用来表达自己喜怒哀乐,调剂生活中酸甜苦辣的方式。但很少有人知道,唱歌还是有助健康的一剂“良方”,对老年人尤其奏效。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衰老、健康和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吉恩・科恩进行了一项试验,以测试那些从来没有经过声乐训练的老人,是否也能通过唱歌得到实际的益处。结果表明,坚持唱歌的老人去医院看病和吃药的次数更少,也更不容易摔倒。

唱歌属于认知活动的一种,老人们经常放声歌唱,除了能增加肺活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心肺功能之外,还可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增强思维活力及记忆力。唱歌同时也是一种表演,正是通过这种表演,老人们重塑了自信心,提高了成就感,自我认同感也在不断攀升。因此,即使一唱歌就走调,或是对学习声乐技巧毫无兴趣的老人,鼓励他们多参加歌咏队,勇敢地唱出来,对身心都有一定的好处。特别是参与合唱,还能增加交流,提高社交能力,愉悦心情之余,还能减少孤独感。

北京大学老龄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德珍教授也认为,唱歌对老人来说具有毋庸置疑的好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唱歌能有效调节情绪,忧伤的歌有助于宣泄不满、压抑等不良情绪;轻快的歌能增加快乐;老歌还能唤起人们对青春岁月的回忆,增添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因此,老人们时时唱唱歌,心情不好时哼哼曲儿,有条件的话参加歌咏队,不仅有益身心健康,更是老年人养生之道的一大“法宝”。

(摘自《生命时报》文/吴潇湘)

交往有益健康

笔者认识一位老年朋友,今年70多岁,他自从退休后就一直自愿担当起社区调解员,整日走东家串西家,不知疲倦。不仅在社区建立了好人缘,自己也练就了一个好身体,生活得很开心。

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流行病学家曾对2700多人进行长达14年的研究。他们发现,长期疏于社会交往的人,其死亡率比乐于交往的人要高2.5倍左右。

从生理角度讲,人的心情与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乐于交往、精神愉快,血液中便会增加有利健康的化学物质,相反便会产生对神经组织及心血管系统有不良作用的另一种物质。

从心理角度看,乐于交往,能够使人得到快乐。人人都希望快乐,但烦恼却常常与你相伴。通过交往,来自别人的一番解劝、鼓励或支持,甚至无言慰藉,都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使自己很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精神。乐于交往,还可以促进人们互相学习。同时,经常与别人交往,相互交流看法,容易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和友谊。

为了身体健康,笔者奉劝那些不善于交往的老年朋友,还是要有意识地走出家门,尽量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大胆与别人交往,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和精神状态。

(摘自《济南日报》文/王涛)

老人三点保健法

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到以下三点,有益健康长寿。

一是“憨”这里的憨,并不是呆头呆脑,而是指一个人憨厚、谦和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应该豁达开朗,不必认真计较,以免劳神伤身。为人处事乐观开朗,有容乃大益晚年。

二是“粗”这里的粗,并非粗鲁之意,而是针对现代生活中衣食住行过“细”而言的。比如说,有的人饮食上偏细偏精;外出则乘车、上不大高的楼也坐电梯,这些生活方式都对老人的健康不利。因此,生活应该粗一点,饮食上只要营养搭配得当,粗茶淡饭也可饱三餐。穿衣新旧无所谓,布衣得体也能胜丝绢。闲来无事读读古今书籍,翻翻报纸,博览书报长见识。

三是“幽默”是指日常生活中要有幽默和风趣的态度。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康德曾说:“不学会幽默和风趣,人就太苦了。”人要学会乐观,整天愁眉苦脸,对健康非常不利。

(摘自《医药养生保健报》文/夏宇)

缺牙老人保健五宜

老年人的唾液分泌减少,味觉异常,口腔黏膜萎缩,牙齿部分或全部脱落,直接影响到口腔的咀嚼功能。为了减少缺牙所致的不良影响,失牙老人应注意饮食营养。

(1)宜保持口腔洁净,使口腔内少有杂味,这样能增加味觉敏感性,有利于提高食欲。失牙老人还应尽可能地补牙、镶牙或装上假牙,以改善口腔的咀嚼功能。

(2)宜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维生素对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有很大关系。矿物质,尤其是钙、磷对骨质的影响较大。

(3)宜食易于咀嚼和利于消化并富有营养的食品,可多食肉汤、乳制品、鸡蛋和水果等。

(4)食物中添加调料和佐料,味道宜浓一些,可刺激老人味觉和增加食欲,但老年人不要食用过多的食盐和糖。在吃饭时要多咀嚼以增加唾液,用唾液增味觉,用味觉增食欲。

(5)宜食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老年人每天摄入蛋白质的量,应以女性65克、男性75克为宜。按这一要求食用足够量的蛋白质,有利于口腔支持组织的健康耐力。

(摘自《中国老年报》文/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