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群众文化改革散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群众文化改革散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群众文化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位置,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地形成,流行于民间的通俗的朴素的文化。群众文化的内容广泛而丰富,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对群众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强大的影响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为群众文化开辟了新的天地。

群众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精神产品的组成部分,以它“大文化”的特点,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正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一、在群众文化工作本体之内,引入人才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是群众文化事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充分挖掘内部的潜能,以群众文化新的社会定位和历史赋予的文化视角,不错时机地改变原有的管理体制和分配方式,调整文化功能和工作节奏,使文化工作者从长期受制约的种种主观原动力释放出来。加之能力和效益的挂钩,把他们从长期养成的应付了事,混日子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充分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改革过程的逐步深化,决策者如果能认真地思考,及时地纠正历史遗留的弊端,是必会减轻文化改革流于形式,只做表面文章、喊几声口号所造成的危害。而适当地选择、培育发展文化艺术生产要素的市场,会给文化事业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处理好管理和放开关系,确立服务的方向,使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有机结合。基层单位的经营权、自,真正掌握在文化组织者者自己的手中,那么群众文化事业发挥出的的特色,定能取得可喜的成绩,收获丰收的成果;摆正文化馆站与市场的关系决不是一句空话,在市场经济的渗透下,文化馆站的工作无疑要打上商品经济的印记,但是文化主体的性质不能改变,它既要适应市场规律,又要坚守自己的文艺阵地和发展方向;改善文化部门与地方的关系,文化工作不能高高在上,应深入到群众生活中去,文化产品不同于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直接进入市场,并且讨价还价。对于市场意识、因素的培育,领导有效地管理、科学的方法,人才、作品的较高科技含量,有利于地区性群众文化功能的整体发挥和队伍的有机配合,使文化经济的运行进入正确轨道。

三、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把应有的权力下放给文化事业(企业)单位,并不意味着撒手不管,文化主体以多元化的形式存在,把市场经济韵要素引进到文化工作中,在社会发展中重新建立主体意识,充分表现出独特的功效和无法取代的价值力量。巧妙地把文化、道德、教育系统工程运用于服务中,拓宽渠道、勇于创新,使之与经济发展同步。

我国经济的速度发展迅速,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出现了先富起来的人们腰包鼓了,头脑却空了的现状,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精神饥渴大有人在。他们盲目地进入消费层,道德观、人生观跟不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所抬头,有的人心态扭曲,黄、赌、毒无所不好,连贪占国家和集体的财物也变得理所应当。价值观的失衡,使不少从事文化创作的人员心灰意冷,立场动摇,加之文化人多数属于工资阶层,如果放弃了对文化工作的热爱,何以组织辅导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更失去了积极地引导去其糟粕,提取精华的功能。

四、群众文化的特殊功效在于寓教于乐,更在于它的广泛性。提高人民知识水平、欣赏水平,是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如何运用好服务的手段,让群众文化对人民群众有吸引力,使他们积极参与,乐在其中,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主要是工作效率的问题,热爱自身的工作性质是必要的、热爱来源于群众中的群众文化更是必要的。

而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我们县否感受到一种危机?文化断层能否在我们的奋斗中弥合文化建设的队伍,应该有创造力和开拓精神,要不断地寻找新途径,使群众文化工作少走弯路,实现自身的价值。何况没有大众化的群众文化,或丢失了它的独特性、广泛性,也就动摇了社会存在的基础。

五、可以肯定群众文化事业,不能全部推向市场,这就给管理层提出一个课题。只有经济的头脑,而文化水平低下,决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素质低劣的文化干部也与现代化的要求相违背。文化场所的被挤占,甚至消失,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创办“以文补文”,多业助文的创收举动,却不能脱离文化馆站。文化工作者直接肩负着全体人员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肩负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导向作用。因为我们的群众文化事业是从传统文化中发展起来,我们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有着丰厚的根基,文化馆站挖掘和保护民间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广大群众中发扬光大,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使群众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地发展起来,防止那些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艺术作品粗制滥造,任意降低艺术标准的现象。

总之,群众文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为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而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