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在教育改革形势下产生的一种包含着新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选择探究策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有益于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文实践能力。本文就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意义、实施策略及其注意问题阐述自己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 学习方式
教育是一种文化传递工具,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传递着不同的内容,并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它的内容和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今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也随着时代的需要进行了改革,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它顺应时代了的要求,有益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就其本意来说,是探讨和研究。探讨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研究就是探讨问题,追根求源和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所谓探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记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1]探究性学习方式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注重探究过程的体验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探究性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扩展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它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是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的更新,是学习的革命,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探究性的方式去研读课文中的语文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应用有关知识去探究根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既以课题探究为载体的学习方式,也有课文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学习,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一)改变了单一的学习方式
农业社会主要是个别接受式学习,工业社会是集体接受式学习,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只来源于老师的这种垂直型接受学习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知识量的需要,不适应现今高效能学习的要求。探究性学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多渠道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实改变了学生单纯依赖老师学习知识,只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究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态度和实践精神。
(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不论是个别接受式学习,还是集体接受式学习,都是教师讲授,学生听,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型,不容学生置疑,学生知识的获取大量的来源于老师的给予,通过诵读、模仿、操练、背诵、习得和掌握。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主体地位难以实现。
探究性学习从探究选题、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运用信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学生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2.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 以往接受性学习,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只能在老师的指挥棒下统一的学习,而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探究选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探究主题,同学之间的学习内容不一定相同,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对学习活动控制程度低,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权利、感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深切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积极性、兴趣也随之提高。
3.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培养: 在教育部颁发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明确指出:“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地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地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时间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语文探究性学习与以往的语文学习目标有共同之处,都要掌握语文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语文感知能力。但又有较大的差别,它更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尽情地朗读中,从不同地角度感悟文章所要表达地情感;让学生大胆质疑,在搜集和证实资料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学生在设计方案、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小论文、演讲、辩论这些学习经历中培养了创新精神,锻炼了实践能力。
4.学生的参与面得以扩大: 语文探究性学习并非培养少数语文尖子,不是偏向少数语文特长学生的课外活动,它主张全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是体现集体智慧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中,与同伴共同努力,分工合作,发挥各自地特长,一贯仔细认真地学生负责收集资料,思维活跃地学生分析多谈论较难的论题,文思流畅的学生负责文章的写作,电脑操作熟练的学生偏重于电脑操作……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每个人都有事情做,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体现了全员参与的特点。
(三)探究性学习促进老师的发展
1.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探究性学习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真正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的同时,教师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也随之转变,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其中的实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语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习愉快,教师教学轻松。
2.促进教师学习提高: 语文探究性学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发现,是开放式,综合性的大语文。内容涉及课内、课外,探究学习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可以研究一篇文章,可以研究一个作家,可以研究一种语言现象等等。这不仅需要老师学会课题研究方法,指导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同时也需要老师研读课本,跳出课本,扩大阅读,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一道研讨语文现象、发现语文规律,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要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心理和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在抓住这些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
1、在识字教学中的提出探究课题:学生在识字过程中都会出现将字形相近的两个或几个字弄混淆、写错别字的现象。当出现错别字的时候,大多数老师都采取直截了当讲解区别,或写一个正确的让学生重复抄写几遍的方式。在下面这个案例中,教师搭设了一个自主探究的平台,创设了探究的课题,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中成为了发现者,充分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
案例1:
老师将学生写错的“末”和“未”写在黑板上,说:同学们都来动动脑筋,想想区别这两个字的办法?”
生1:老师,我有办法区分这两个字。我把‘未’字上面的短横想象成现在,下面的长横就代表将来,将来长,现在短,这说明将来的生活一定比现在号。这样我就记住了未来的‘未’,至于末,就不必想法记了,因为记住了‘未’也就区分了‘末’。”
生2:“未”的上半部分可以看成正三角形,表示勇往直前,是未来;“末”的上半部分可以看成倒三角形,既然倒过来了,那只能是末尾了。
生3:老师,我在课外书上找到了一段顺口溜:孪生兄弟“未”和“末”,/头小肩宽是哥哥,他的名字叫未来。/头大肩窄是弟弟,他的名字叫末尾。/他们长得可真像,你可不要搞错了。
2、从课文插图引导出探究课题:小学语文课本上都配有与课文章节内容相符的插图,有些插图直观的表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从插图也可以提出探究的课题。例如教学《凡卡》这课,围绕画着凡卡手执笔在烛光下写信的这幅插图,教者提出了以下探究的问题:图中少年是谁?他在给谁写信?他为什么要写信?他的信写了什么内容?这几个问题涉及全文,以插图为导线提出体现文章中心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在探究中把握课文内容。
3、在阅读教学中推出探究课题:语文探究性的阅读教学,重视了学生的自读自悟。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可以创设表演情境的朗读、分角色的朗读、动作表演式的朗读、导游式的朗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会朗读,相互评议、交流,让学生在个性化方式朗读的探究中,活跃思维,提高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的教案设计。
案例2:
①学生自读自悟,围绕提出的问题,在课文上批注。(向谁借“ ”,结果怎样“ ”。)
②全班交流:你能告诉大家小壁虎借着尾巴了马?你是怎么知道的?请读给大家听,好吗?
③小黑板出示,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老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学生齐读)
④想一想,小鱼、老牛、燕子为什么都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小组互说,选举汇报)
⑤鼓励学生再读:小鱼、老牛、燕子的话该怎么读?为什么?(学生说一说,报名读,大家评议,可以从语气、语调、速度等方面,结合动物的特点评议。
⑥小组合作,分角色读第3至第5自然段。
4、从解读课文题目得出探究课题:大多数语文课文的课题就是文章叙述的主线,是文章中心内容的浓缩。因此,可从课文题目入手质疑,确立探究的课题,可收到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的作用。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读题后,教师问学生:读题后,你有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读题后能围绕课题提出以下几个探究问题: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他要向谁借尾巴?又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也能围绕课题提出以下探究的问题: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妈?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教师就可让学围绕体现课文重点的问题研读课文,学生在初读、精读、品读的过程中探究、讨论、交流,教师在其间加以适当地点拨,以开阔学生的思路,理解文字内蕴。
5、从课后练习题里提炼出探究课题:每课课文后面的练习设计,集中体现了这篇课文教学重难点,是训练的重点。从课后练习提炼出探究课题,具有较高的效能。如教学《捞铁牛》,课后要求学生回答怀丙和尚捞铁牛前,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他是怎样把一只只铁牛捞上来的?我由此提出探究课题,让学生分组合作,各自想方设法,再现捞铁牛的过程。学生通过仔细研读课文,依据课文内容,采取用物品演示、画步骤分解图、人物表演等不同的方式展现捞铁牛的过程,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课外的探究性学习的实施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再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延升,生活处处是语文。在学过课文《海伦?凯勒》后,我提出了一个寻找中国式的海伦?凯勒的探究课题,指导学生通过图书馆查询、网路上收集资料、回家询问亲人等多种采集渠道,因为这个探究课题符合学生实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他们分别收集了周婷婷、千手观音演员等许多中国残疾人身残志坚的事迹,图文并茂,学生在收集整理、讨论、交流中,不但提高了语文实践能力,而且深深被这些事迹所感动,精神上受到了一次洗礼。
小学语文课外探究的课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例如:以环保为探究主题,收集环保方面的资料,书写环保宣传资料;以调查街道上牌匾、条幅上的错别字为主题,撰写调查报告;以探究本地节日风俗礼仪为主题,制作手抄报……这些主题来源于生活,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学生走出了教室,将语文运用于现实生活。
四、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培养问题意识。探究性学习是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问题”是载体,教师首要是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紧扣探究要点。因为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探究性学习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既有课内的、又有课外的,这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及研究内容的难度,有目的抓住课文特色,教学重点、难点处入手组织学生探究,以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
3、关注探究过程。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不但要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还要培养学生收集、综合、分析和运用信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侧重于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不同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学生探究出来的结果不能用成人的标尺来衡量,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掌握探究的途径,学学习的过程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4、重视探究体验。语文探究性学习不同于传授式的学习,它重视学生在情景中主动实践、体验。
5、把握评价尺度。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评价的重点应该放在活动学生参与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探究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方面。
总之,语文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爱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挖掘了学生的智慧潜能;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创设了学生全员参与,师生平等对话的和谐课堂氛围。它顺应时代的要求,有益于学生学生创新精神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释】
① 方振玉:《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2007年10月20日查阅
②庞国艳 唐红鲲:《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尝试》,,2007年10月20日查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2]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5期
[3]石中英:《试论研究性学习的性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8期
[4]方振玉:《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J],《小学语文教师》,2003年第1期
[5]张肇丰:《试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