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明日落红应满径(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明日落红应满径(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年春来早,2009年的日历没翻几页就是春节了,各家上市公司披露2008年年报的序幕亦将徐徐拉开。但就上市公司此前公布的2008年三季度季报来看,这份年报的数字不容乐观,不仅近1/3的上市公司出现投资亏损,而且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对上市公司当期及以后期间的盈利更产生了巨大的下行效应。

据Wind资讯对上市公司三季报的统计显示,在376家报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上市公司中,有318家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负值,占比高达84.6%,而在去年同期,报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正值的上市公司占比高达81.9%;就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而言,截至三季度末415家上市公司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计3.17万亿元,与去年同期3.10万亿元的规模大致相当,可去年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只有269家,显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亦大幅缩水,只不过其对公司盈利的负面影响不一定体现在当期。最典型的代表是中国平安,在2008年中报中平安将富通股价下跌的105亿元损失在权益中扣除,但是面对富通股价的一跌再跌,平安终于在三季度季报中将157亿元的市价变动损失由权益转入损益,从而使其前三季度亏损78亿元。

金融危机的纾解还有待时日,公司业绩下滑和经济形势严峻已使大众初步形成理性悲观预期,正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在此,我们要说的便是使得上市公司年报落红满径的金融资产减值问题。本期先来说说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关于金融资产减值的处理,下期将谈美国会计准则在金融资产减值方面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以及未来金融资产减值处理的可能变化。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中关于金融资产减值问题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IAS39基本相同。有关金融资产减值的各项规定与金融资产的分类有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无需考虑减值问题,因其减值因素已体现于计入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所以需要考虑减值问题的是剩余三类金融资产,即持有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IAS39关于金融资产减值问题的处理以下表示之。

在金融资产减值的确认方面,会计准则强调基于已发生损失(incurred loss)而非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即在有客观证据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才计提减值。对于权益性投资而言,考虑减值发生与否的客观证据还包括“公允价值的严重或非暂时下跌”以及发行方所处环境的重大不利变化,平安对富通投资计提减值也正是因为富通股价的下跌不仅是严重的而且是非暂时的。应当说明的是,报告主体的信用评级下滑本身并非减值的证据,必须与其他情况相结合才能作出有效判断。同样,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跌也不一定证明减值发生,比如无风险利率的上升也可能导致债权性有价证券投资公允价值下跌。

在金融资产减值的计量方面,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持有到期投资及贷款和应收款项而言,减值损失由账面价值与预期未来现金流现值之差额加以确定;对于以成本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亦由账面价值与预期未来现金流现值之差得以确定,只不过此时的折现率只能由类似金融资产的现时市场报酬率估算而来;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原直接计入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予转出而计入当期损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确认减值损失以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资产价值恢复或公允价值上升,则减值损失可以转回并计入当期损益;但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发生的减值损失则不能通过损益转回,无论其是按公允价值还是按成本计量,IAS39给出的理由是很难将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减值损失的转回与其他因素造成的公允价值增加区分开来。

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金融资产减值成为必食之餐。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而召开的公开圆桌会议上,不同类型金融资产减值的处理不对称以及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会计准则在减值问题上的不一致成为热点议题。详情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