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60年后,再向恩师回一次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60年后,再向恩师回一次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的最后一天,北京再度飘起了大雪。向泽沛先生的一场名为“纪念马思聪先生百年诞辰暨沐浴师恩六十年”的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伴着这场飘飘洒洒的大雪悄然拉开序幕。

2012年,各地如火如荼地举办了多场纪念马思聪先生的形式多样的音乐会和交流活动。马思聪先生生前的入室弟子——前中央歌剧院副首席向泽沛先生便成为毫无争议的马思聪先生教学和作品的最佳诠释人之一。所以2012年向泽沛老师在全国各地也开展了多场音乐会和讲座,这些讲座和音乐会带给大家的都是他与恩师十四年的师生教学中留下的难以磨灭的记忆和受用终身的技艺。无论何种形式,无论在哪里,向泽沛先生都流露出对恩师深深的情谊。作为马思聪先生诞辰百年活动的最后一站,虽然没有隆重的大场面,没有鲜花簇拥的演出,但在朴素的音乐厅里,向泽沛用朴素的感情和真诚的语言,让所有来宾重温了一遍马思聪先生生前的种种感人事迹和在教学上的独特经验。

节目单像一张纪念卡

在音乐会上,向泽沛先生面对观众说了一番发自肺腑的感谢老师的话语:“今天,我像学生一样,再向我的恩师回一次课。”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齐鸣。

音乐会虽然没有盛大的场面,但是有几处细节令人赞赏。首先是音乐会的节目单,据向泽沛说他跟随马先生学琴的时候经常和老师一起到很多文人家里做客,虽然他当时年纪很小,但马先生就让他坐在旁边喝茶吃点心,听着大人们聊天,浸泡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下。于是,书法成了向泽沛拉琴之余的最大爱好。这次他特意把自己的书法作品印在节目单上,以表达对马先生的怀念,同时也算是为恩师的百年诞辰献上一份心意。更为珍贵的是向泽沛在节目单上刊印了他十几岁时和马先生夫妇以及马家后代在1953年拍摄于天津的一张照片。照片中那个虎头虎脑的半人高的孩子,在翻过节目单时已经成为满头华发的老者,让人不禁感叹时光荏苒。在节目单的最后一页,向泽沛写下这样的话语:六十年前,马思聪先生收我为徒,十四年的教诲使我终生难忘。值此恩师百年诞辰之际,用我六十年对音乐的求索和积淀,举办这场独奏音乐会,向我的恩师再回一次课,以报答他的栽培之恩。这张节目单似乎是一张寄往天堂的明信片,拿在人们的手中,感动于心。

恩师的关爱说给所有人

向泽沛先生虽已年近七十,但整场音乐会都是由他一个人完成,每首作品都在15分钟以上,一共有7首作品,如此大的曲目量,很多年轻演奏家都很难完成。他告诉观众,这些都得益于先生当年的教诲。

音乐会不仅有演奏,还有与台下观众的交流。用讲解和回忆的方式,通过向泽沛的娓娓道来,在观众的脑海中勾勒出马先生的音容笑貌。

向泽沛告诉观众,马先生还给他上了人生第一堂政治课。在60年代由于政治原因,向泽沛的父亲被打成,父亲怕连累马先生就不让孩子到马先生家上课了。马先生见向泽沛一直没有来上课就打电话询问他为何不来上课,向父如实道来。马先生却对向父说,孩子还得照常来学琴,这样一来向泽沛才得以继续学琴,这件事情给当时幼小的向泽沛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还有一次向泽沛夜里突然感到胸闷,马先生就赶紧把他送到国内著名的胸科大夫那里去看病,最后没有什么大问题,回家休养。虽然事情不大,但在心底里温暖着向泽沛,直到今天。

音乐是最好的礼物

音乐会上的曲目并非主打马思聪先生的作品,而是融会贯通了很多作曲家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马思聪先生当年教授给向泽沛先生的。向泽沛坦言,如果没有马先生当年对他的教诲,今天他就不会站在这个舞台上。如今他的演奏,宣传的并非自己,而是沐浴师恩六十年后的报恩。他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马思聪先生的教学理念,让更多的学琴儿童学习马思聪的作品,让其中蕴含的大仁大爱通过作品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