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提升视障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保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提升视障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保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或称为信息能力、信息素质,是指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高效获取、善于利用和正确评价信息的能力。它包括信息学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对信息的敏感度和信息获取、整理、利用、评价的能力。针对学校网络软硬件设施的配备使用、信息课程的编制实施、特色资源建设和新技术的应用等保障体系,结合视障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心理特点,对视障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作了几点浅层的分析。

关键词:信息素养;视障学生;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05-0047-02

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网络信息的传播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使信息素养与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知识素养、身体素养、心理素养一样成为学生基本素养的构成要素,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全体社会成员适应信息社会和进行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与基本条件。

随着校园网络的普及,计算机和网络进入到学校,把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信息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视障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凸现出信息提取便捷、资源充分共享、即时互动交流的强大优势,为培养和提升视障学生信息素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一、注重设施配备和师资培训,提供“软、硬”件保障

首先,学校自身要加大对软、硬件设施的投入,购置计算机及多媒体设备,组建网络教室、校园网和“云计算”网络等,逐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备。构建一个高速率、高效能、安全可靠、便于管理、可扩展的网络,满足数字、语音、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及综合科研信息传输和处理的需求。要拥有完善的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体系、数据存储中心、服务器中心、高性能自动录课系统、公共基础数据库、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及目录服务、服务师生的基础服务平台和特殊教育学校安防与日常管理系统。

其次,在师资培训方面,要从培养校长、教师的信息素养入手,加大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实现教育理念的更新,达到“校长通、骨干精、全体教师会”的要求。视障学生认知的特殊性及盲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发展趋势,更需要从事盲教育的每一位教师既是信息的需求者,又是信息的提供者,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熟练使用各种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参与校园网资源建设等。教师只有培养和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视障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培养视障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全面实施和推动素质教育。

最后,要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利用程度,保证网络教室向师生开放的时间,合理安排视障学生课余上机时间,让视障学生能用计算机进行最优化的学习。

二、注重课程开发,提供信息课程保障

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立体的有层次的信息课程来实现。

(1)针对学校计算机网络配备的实际和视障学生的特点,可编制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校本课程。做到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内容合理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评价多元化、学生能力层次化(低视生与全盲生不同),理念上要实现“计算机工具论”到 “信息素养培养论”的转变。

(2)注重各学科的计算机应用辅助教学,创设开放性的、生动活泼的、视障学生亲身参与的教学活动,给他们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视障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使他们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和提升视障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在视障学生的美工课中,可通过网络查找与主题有关的背景音乐,让视障学生在轻松舒缓的音乐中完成作品创作,达到有效学习,激发创作热情和灵感,做到美工创作与音乐的有机结合。

(3)充分运用网络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生喜爱并能兼容盲用读屏软件的网络课程,通过网上教学指令,进行学习指导,开展课程学习活动;通过超文本链接与学习资源(文献、资料、素材、案例等)的提供,让视障学生的学习、讨论空间得以延伸与拓展。结合多种媒体的展示,强化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对课程学习的支持作用。

三、研发特色资源,提供信息资源无障碍保障

盲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源建设不仅要有全新的教育观和基于数字化条件的教育理念,还需要教师和视障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作支撑。数字化资源的研发者大多来源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数字化资源的质量。再者,学生是信息资源的最大受益者,其信息素养也直接影响“学”的成效,因此,信息资源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信息资源的建设是校园网应用的基础,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规划。

(1)建设开发教学信息资源、学生学习资源、支持软件资源、管理信息资源、休闲娱乐资源等有特色的资源,为本校的广大师生服务。信息资源的建设,除了自主开发外,还可以采用购买、网络下载、各学校之间共享等方式引进一些优质的资源。

(2)充实信息资源的同时,充分利用日益发展成熟的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光电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综合电子应用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的计算机系统和设备,扭转“书本中心”的倾向,形成支持视障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资源,创设一个供视障学生查询、筛选、整理信息的无障碍化环境。

四、利用网络新技术,提供互动平台保障

网络上的大量信息,普通人群可以随时查询获取,而对于视障学生,由于自身缺陷和盲用软件的局限性,他们上网获得的信息比较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关特殊教育和残疾人的各类网站(主页)已经有二、三百个。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也逐步意识到网络的重要性,相继在互联网上了自己的主页或网站。但大多数的网站内容单一,只能起到简单介绍各自单位的作用,真正适合视障学生使用的网络资源非常缺乏。

电子白板、电子书包等新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搭建了桥梁。这些教育新技术、新手段以其生动性、直观性、选择性为个性化学习打开了方便之门。这就要求盲校教师必须广泛地收集各种分散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注意加强不同学校、不同教育部门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创建适合视障学生进行探究、主动学习的主题网站,构筑起视障学生的网络课堂,形成一个多样性、典型性、新颖性、结构化、智能搜索化的网络学习资源。视障学生可以用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形式,与同伴、专家及其他读者合作,作品并进行交流。教师也可随时与学生沟通,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针对每位视障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辅导,加强师生、生生之间跨时空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一个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平台。

五、加强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提供信息道德保障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甚至有害的垃圾信息泛滥。无疑会给学生的道德发展造成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信息伦理道德失范。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在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全过程中,要克服单纯技术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因此,加强视障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他们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树立端正的认知态度迫在眉睫。

首先,应及时对视障学生进行网络安全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让他们知道危险并懂得如何避免,绕开互联网上的大多数陷阱。

其次,教育视障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说的话、不做的事,在虚拟的网际空间同样不说不做。

最后,要对自己的网上行为负责,负责任地、使用、交流信息,具备信息时代公民的人格教养。

总之,信息素养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在盲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认真地界定视障学生的信息素养应包括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培养提升,而且应将视障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改革、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大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认真解决。也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盲教育教学的现代化进程。